“曲沼疑瑤鏡,通衢若象筵。”詩句出處:《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浮精離碧海,分照接虞淵。 迥見孤輪出,高從倚蓋旋。二儀含皎澈,萬象共澄鮮。 整禦當西陸,舒光麗上玄。從星變風雨,順日助陶甄。 遠近同時望,晶熒此夜偏。運行調玉燭,潔白應金天。 曲沼疑瑤鏡,通衢若象筵。逢人盡冰雪,遇景即神仙。 引素吞銀漢,凝清洗綠煙。皋禽警露下,鄰杵思風前。 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劍沉三尺影,燈罷九枝然。 象外形無跡,寰中影有遷。稍當雲闕正,未映鬥城懸。 靜對揮宸翰,閑臨襞彩箋。境同牛渚上,宿在鳳池邊。 興掩尋安道,詞勝命仲宣。從今紙貴後,不復詠陳篇。
|
【註釋】:
曲:
(一)①彎;不直。與“直”相對。《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②不正;不公正;不正派。《戰國策·秦策五》:“趙王之臣有韓倉者,以曲合於趙王。”陸賈《新語·辨惑》:“懷曲而合邪。”(合:迎合。邪:偏邪。)③局部;一部分。《淮南子·繆稱》:“察一曲者,不可與言化。”④委婉曲折。元結《惡(wù)曲篇》:“未嘗曲氣以轉聲,曲辭以達意。”⑤泛指彎曲之處。吳融《壁畫折竹雜言》:“渭曲逢,湘江別。”(渭:水名。)⑥偏僻之處。嚴忌《哀時命》:“塊獨守此曲隅兮。”(塊:孤獨。隅:角落。) (二)qǔ ①韻文的一種。通常指宋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裁相近,但格式較為自由。分戲曲、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②歌曲。王褒《長安有狹邪行》:“塗歌楊柳曲,巷飲榴花樽。”(塗:同“途”。樽:酒器。)③樂曲。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一:“請君莫奏前朝曲。”沼:
水池。《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漢書 ·公孫弘傳》:“龜龍遊於沼。”疑:
①疑惑;猜疑;懷疑。《孫子·謀攻》:“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韓非子·說難》:“其傢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智:用如意動。認為聰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見:被。)又為名詞。疑問。《列子·湯問》:“其妻獻疑曰……”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②猶豫。《韓非子·解老》:“必成功,則其行之也不疑。”《呂氏春秋·不廣》:“成教垂名,於此乎在矣,君其勿疑。”③畏懼。《管子·小問》:“駮食虎豹,故虎疑焉。”劉蛻《與京西幕府書》:“富貴固不足疑其來,爵土固不足畏其大。”④相似。《呂氏春秋·疑似》:“疑似之跡,不可不察。”⑤古代官職名。《禮記·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師、保、丞:官名。)⑥通“擬”。比擬。《呂氏春秋·慎勢》:“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賈誼《論積貯疏》:“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瑤:
①美玉;像玉一樣的美石。《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②比喻珍貴美好,常用作美稱。劉炳《春夕直左掖懷周侍禦》:“憶我同袍人,何繇(yóu)共瑤席。”(直:同“值”。值班。左掖:諫官官署。繇:同“由”。)通:
①通向;通到。陳壽《隆中對》:“西通巴蜀。”《列子·湯問》:“指通豫南,達於漢陰。”②通行;通過。陶淵明《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③貫通;沒有阻礙的。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④順暢;暢通。范仲淹《嶽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⑤疏通。《史記·秦始皇本紀》:“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北史·宇文愷傳》:“今錄其疑難,為之通釋,皆出證據,以相發明。”(發明:闡明。)⑥流通;交換。薛福成《變法》:“環大地九萬裡之內,罔不通使互市。”(罔:無。)⑦交往;溝通。《左傳 · 桓公七年》:“衛孫桓子來盟,始通。”周密《齊東野語》卷十:“既貴,恥其傢微,陰有所遺,而絕不與通。”⑧四通八達的。《晉書·列女傳》:“恨不得梟(xiāo)汝首於通逵,以塞大恥。”(梟:斬首懸掛。逵:大路。)⑨知曉;通曉。《呂氏春秋·謹聽》:“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嵇康《釋私論》:“是故言君子,則以無措為主,以通物為美。”⑩開通;開明。《漢書·孝成趙皇後傳》:“知陛下有賢聖通明之德,仁孝子愛之恩。”(11)傳達;通知。《周禮·天官·內豎》:“內豎掌內外之通令。”(12)全部;整個。曹植《與吳質書》:“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瞑:同“眠”。)(13)共同的;通常的。《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義也。”司馬光《為龐相公再讓宰相表》:“臣聞量能授職者,人主之通術。”(14)(馬)糞。《後漢書·戴就傳》:“乃臥就覆船下,以馬通熏之。”(15)量詞。1. 用於文書,表示一份。《世說新語·文學》:“無不傳寫,各有一通。”2. 用於擊鼓。相當於“陣”、“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傳吏疑其偽,乃椎鼓三通。”通衢:
①四通八達的路。《舊唐書·李揆傳》:“有~~殺人置溝中者。”②比喻通顯之路,仕途。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時來茍冥會,踠轡憩~~。”衢:
①四通八達的大路。《左傳·定公八年》:“林楚怒馬,及衢而騁。”《晉書·羊祜杜預傳論》:“江衢如砥。”(砥:磨刀石。)②樹枝交錯、分杈。《山海經·中山經》:“(桑)大五十尺,其枝四衢。”若:
①從;順從。《詩經·大雅·烝民》:“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②選擇。《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是:指仲山甫。)③好像;如同。《莊子·逍遙遊》:“其翼若垂天之雲。”④代詞。1. 人稱代詞。相當於“你”、“你的”。《史記·項羽本紀》:“虞兮虞兮奈若何?”2.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論語·憲問》:“君子哉若人!”⑤連詞。1.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其不才,君可自取。”2. 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或者”。《漢書·惠帝紀》:“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滿十歲有罪當刑者,皆免之。”⑥詞尾。用在形容詞後,表示“……的樣子”。《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愀qiǎo然:容色變動的樣子。超若:悵惘的樣子。)[若夫]至於。范仲淹《嶽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象:
①動物名。《孟子·滕文公下》:“驅虎豹犀象而遠之。”②象牙的省稱。歸有光《項脊軒志》:“持一象笏至。”③形象;景象。《莊子·達生》:“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④征兆;象征。《左傳·襄公九年》:“國亂無象。”⑤相貌;圖像。後作“像”。《晉書·顧愷之傳》:“嘗圖裴楷象,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⑥摹擬;描繪。韓愈《賀皇帝即位表》:“儀而象之,以永多福。”(儀:容貌。)⑦仿效;效法。《墨子·辭過》:“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⑧相似。後作“像”。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筵:
①竹制的墊席。《左傳·昭公元年》:“圍佈幾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圍:指楚國的公子圍。莊、共:指楚莊王、楚共王。)《詩經·大雅·公劉》:“蹌蹌濟(jǐ)濟,俾(bǐ)筵俾幾。”(蹌蹌、濟濟:有威儀的樣子。俾:使。幾:矮桌。)②席位;座位。孔稚珪《北山移文》:“爾乃眉軒席次,袂(mèi)聳筵上。”(爾:如此。軒:揚起。席次:座上。袂:衣袖。)③酒席;宴會。李商隱《行次西郊作》詩:“五裡一換馬,十裡一開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