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璫丁丁聯尺素,內記湘川相識處。”詩句出處:《燕臺四首·秋》;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月浪沖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雲屏不動掩孤嚬, 西樓一夜風箏急。欲織相思花寄遠,終日相思卻相怨。 但聞北鬥聲回環,不見長河水清淺。金魚鎖斷紅桂春, 古時塵滿鴛鴦茵。堪悲小苑作長道,玉樹未憐亡國人。 瑤琴愔愔藏楚弄,越羅冷薄金泥重。簾鉤鸚鵡夜驚霜, 喚起南雲繞雲夢。雙璫丁丁聯尺素,內記湘川相識處。 歌唇一世銜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
【註釋】:
雙:
①兩個;一對;成雙的。《三國志·吳書·吳主權》:“權投以雙戟。”②偶。與“單”相對。《宋史·禮志十九》:“隻日視事,雙日不坐。”(隻:單。視事:辦理公事。坐:指坐堂辦公。)③匹敵。《史記·淮陰侯列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璫:
①屋椽頭的玉質裝飾。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華榱璧璫,輦道纚屬。”②耳墜。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③漢代武官的冠飾。《後漢書·朱穆傳》:“假貂璫之飾,處常伯之任。”(假:借用。常伯:即侍中,官名。)④宦官的代稱。馮桂芬《明征士劉孝惠先生像題詞》:“璫豎肆毒,奸相樹門戶。”(肆:放肆。)丁:
(一)①天幹的第四位。②健壯。《論衡·無形》:“齒落復生,身氣丁強。”③成年男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無何天寶大征兵,戶有三丁點一丁。”④人;人口。《南史·何承天傳》:“計丁課仗。”⑤從事某種勞動的人。范成大《詠懷自嘲》:“園丁應竊笑,猶自說心灰。”⑥遭逢。《後漢書·岑彭傳》:“我喜我生,獨丁斯時。”⑦指遭逢父母喪事。《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孝建三年》:“竣丁父憂,裁逾月,起為右將軍。”(竣:人名。裁:通“才”。) (二)zhēng [丁丁]擬聲詞。《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聯:
①連接;連續。王褒《洞簫賦》:“吟氣遺響,聯綿漂撇,生微風兮。”(吟:歌詠。漂撇:浮泛沖擊。)張衡《西京賦》:“繚垣綿聯四百餘裡。”②聯合。杜牧《郡齋獨酌》:“聯兵數十萬,附海正誅滄。”(附:靠近。滄:古地名。)③連綴。東方朔《七諫·沈江》:“聯蕙芷以為佩兮。”④對偶句;對聯。鄭谷《中年》:“衰遲自喜添詩學,更把前題改數聯。”尺:
(一)①長度單位。十寸為一尺。古代以六寸或八寸為一尺。《荀子·非相》:“身長七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②尺子,量長度的器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③喻微,少。陸機《長歌行》:“尺波豈徒旋。”(徒:空。)④尺脈(中醫診脈時第三指所按之處)的簡稱。《難經》:“脈三部:寸、關、尺。”[尺牘]書信。牘,木板。古代書寫用狹長的竹簡或木板,長約一尺,故書信稱尺簡或尺牘。如用絹帛,則稱尺素。《漢書·陳遵傳》:“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jǔ)以為榮。”(書:寫字。主:指收信人。去:收藏。)也泛指書寫的文字。《後漢書·北海靖王傳》:“帝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驛馬:傳遞公文的馬。) (二)chě 我國古代音樂工尺譜的記音符號之一。尺素:
書信的代稱。古時用帛絹書寫,通常長一尺,故稱。張九齡《當塗界寄裴宣州》:“委曲風波事,難為~~傳。”素:
①生絹。古詩《上山采蘼蕪》:“織縑(jiān)日一匹,織素五丈餘。”(縑:細絹。)②本色;白色。《呂氏春秋·當染》:“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蒼:青綠色。)③顏色單純;不艷麗。特指兇喪之事所用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④質樸;不加修飾。《呂氏春秋·知度》:“不雕其素。”⑤蔬菜瓜果等食物或不帶葷腥的食品。《漢書·霍光傳》:“居道上,不素食。”⑥真情;誠心。後作“愫”。蘇軾《徐州謝上表》:“惟有樸忠之素,既久而猶堅。”⑦副詞。1.向來;一向。《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項羽亦素聞張耳賢。”2.空;白白地。《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內:
(一)①裡面。跟“外”相對。《左傳·定公八年》:“與陽氏戰於南門之內。”引申為內心。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②內室。《漢書·晁錯傳》:“先為築室,傢有一堂二內。”③舊稱妻妾。《左傳·僖公十七年》:“齊侯好內。”④皇宮。白居易《長恨歌》:“西宮南內多秋草。” (二)nà①接納;交納。後作“納”。《史記·秦始皇本紀》:“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②結納;結交。《孟子·公孫醜上》:“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記:
①記載;記述。《尚書·皋陶謨》:“撻以記之。”(撻:擊打。)《左傳·僖公七年》:“夫諸侯之會,其德刑禮義,無固不記。”②記住;與“忘”相對。晏幾道《臨江仙》:“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③史書。《鹽鐵論·結和》:“藏於記府。”④舊時的公文。《文心雕龍·書記》:“公府奏記。”⑤印章。《宋史·職官志七》:“鑄銅記給之。”湘:
①水名。今名湘江,在湖南省。屈原《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②通“鬺”。烹;煮。蘇軾《元修菜》:“烝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川:
水道;河流。《周禮·考工記·匠人》:“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商君書·弱民》:“濟大川而無舡(xiāng)楫。”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②遞相;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呂氏春秋·疑似》:“為高葆禱於璐,置鼓其上,遠近相聞。”③質地;實質。劉峻《辯命論》:“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達,皆擯斥於當年,韞(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傑。韞:藏。)[相對]相向。元稹《與李十二夜飲》:“寒夜燈前賴酒壺,與君相對興(xìng)猶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細看。《詩經·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②占視。迷信者看外形而斷定人與事的吉兇禍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雖善而心術惡。”④輔佐;扶助。《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輔佐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吏。《史記·魏世傢》:“傢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賢相。”2.漢代另指諸侯國的實際執政者,地位相當於郡太守。《後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又使為相。《續資治通鑒長編·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彥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儀贊禮者。《淮南子·主術》:“口能言而行人稱辭,足能行而相者先導。”(行人:古時的外交官。)⑦選擇。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狀元花生滿路。”識:
(一)①知道;懂得。《莊子·天地》:“識其一不知其二。”②認識。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③識別。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新婦識馬聲。”④知識;見識。《荀子·法行》:“怨天者無識。” (二)zhì ①記住。《論語·述而》:“默而識之。”②標記。曹植《寶刀賦序》:“以龍熊烏雀為識。”處:
(一)①停留;休息。韓愈《答李翊書》:“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②居住。屈原《九章·涉江》:“幽獨處乎山中。”范仲淹《嶽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③安;存。《史記·李斯列傳》:“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④交往;相處。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與貴酋相處二十日,爭曲直,屢當死。”⑤處置;辦理。《孔雀東南飛》:“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⑥處罰。《晉書·食貨志》:“人間巧偽漸多,競濕谷以要(yāo)利,作薄絹以為市,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也。”(要:求取。) (二)chù 處所;地方。《漢書·張騫傳》:“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