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禱依前聖,垂休冀厚生。”詩句出處:《渡西陵十六韻》;是唐朝詩人李紳的作品。
雨送奔濤遠,風收駭浪平。截流張旆影,分岸走鼙聲。 獸逐銜波湧,龜艨噴棹輕。海門凝霧暗,江渚濕雲橫。 雁翼看舟子,魚鱗辨水營。騎交遮戍合,戈簇擁沙明。 謬履千夫長,將詢百吏情。下車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禱依前聖,垂休冀厚生。半江猶慘澹,全野已澄清。 愛景三辰朗,祥農萬庾盈。浦程通曲嶼,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動,旗風虎豹爭。及郊揮白羽,入裡卷紅旌。 愷悌思陳力,端莊冀表誠。臨人與安俗,非止奉師貞。
|
【註釋】:
望:
①遠望。《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轍:車轍。靡:倒。)②盼望;期望。曹操《收田租令》:“欲望百姓親附。”《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③聲望;名望。《詩經·大雅·卷阿》:“令聞令望。”④有聲望的人或物。《左傳·昭公十二年》:“吾子,楚國之望也。”⑤怨恨;責怪。《新唐書·劉漢宏傳》:“漢宏恨賞薄,有望言。”⑥祭名。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尚書·舜典》:“望於山川。”⑦農歷每月十五。張溥《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望洋]亦作“望羊”、“望陽”。仰視;遠視。《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若:海神名。)禱:
祈禱。《淮南子·主術》:“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際。”(湯:商湯王。)依:
①靠著;挨近。《孫子兵法·行軍》:“依水草而背眾樹。”羅鄴《鸚鵡詠》:“玉檻(jiàn)瑤軒任所依。”(檻:欄桿。軒:窗。)②依靠;依托。《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焉:助詞。是。)曹操《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匝:周。)③依照。屈原《離騷》:“願依彭咸之遺則。”(彭咸:人名。則:準則。)④依戀。古詩《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⑤茂盛的樣子。《詩經·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依依]1.輕柔的樣子。《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2. 留戀;思戀的樣子。《楚辭·九思·傷時》:“志戀戀兮依依。”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勞勞:憂傷。)[依稀]仿佛;不清晰。劉禹錫《荊州道懷古》:“南國山川舊帝畿(jī),宋臺梁館尚依稀。”(帝畿:京都。)趙嘏《江樓舊感》詩:“風景依稀似去年。”前:
(一)①前進;向前。《左傳·昭公元年》:“二執戈者前矣。”②跟“後”相對。1.表示方位在前。李白《望廬山瀑佈二首》之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佈掛前川。”2.表示次序在前。《聊齋志異·狼三則》:“(屠)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3.表示時間在先。《禮記·檀弓上》:“子夏曰:‘我未之前聞也。’”③引導。《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 (二)jiǎn 同“剪”。消滅。《吳子·論將》:“進道易,退道難,可來而前;進道險,退道易,可薄而擊。”(薄:迫近;逼近。)前聖:
指前世聖人。《楚辭·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之所厚。”聖:
①通達事理;事事精通;超越常人。《孟子·盡心下》:“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大而化之:既表現出瞭光輝,又能融會貫通。)②聖明;品德智慧極高的人。《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禮記·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聖明者,述作之謂也。”③對某門學問、技藝有很高成就的人。《抱樸子·辨問》:“善刻削之尤巧者則謂之木聖。”④神通。佚名《鎖齊天大聖》第二折:“奉上帝敕令,著吾神統領十萬天兵,與此妖魔鬥聖,走一遭去。”⑤封建時代稱帝王或與帝王有關的事物。《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垂:
①邊疆。《荀子· 臣道》:“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②邊。王粲《詠史》詩:“妻子當立泣,兄弟哭路垂。”③垂掛。《莊子·逍遙遊》:“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④流下;滴下。李煜《破陣子》:“垂淚對宮娥。”⑤賜予。《鹽鐵論·本議》:“陛下垂大惠。”⑥流傳。《荀子·王霸》:“名垂乎後世。”⑦副詞。1.表時間。將近;快要。杜甫《垂老別》:“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2. 敬詞。猶“俯”、“惠”。曹植《朔風詩》:“君不垂眷,豈雲其誠?”(眷:顧念。豈雲句:還有什麼誠意可言?)休:
①休息。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者休於樹。”②停止;罷休。蒲松齡《促織》:“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③美善;吉祥。《詩經·大雅·江漢》:“對揚王休。”(報答和宣揚周王的美德。)④喜。《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我心則休。”⑤封建時代指丈夫離棄妻子。⑥副詞。不要。杜甫《戲贈友》:“勸君休嘆息。”⑦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瞭”、“罷”。呂勝己《南鄉子》:“笑道漁翁太拙休!”冀:
①希望;企圖。《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株:露出地面的樹根。)《世說新語·自新》:“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②古九州之一。指今陜西和山西間黃河以東,河南和山西間黃河以北,山東西北和河北東南部地區。《左傳·僖公二年》:“冀為不道。”厚:
①與“薄”相對。《莊子·逍遙遊》:“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②厚度。《天工開物·舟車》:“糧船初制底長五丈 二尺,其板厚二寸。”《墨子·備高臨》:“輪厚尺二寸。”③深。《左傳·宣公二年》:“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韓非子·難二》:“賞厚而信。”④多;豐厚。《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勞大者其祿厚。”⑤寬厚;厚道。《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⑥醇厚;味道濃。《韓非子·揚權》:“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⑦看重;厚道。《宋史·范仲淹傳》:“六曰厚農桑。”《呂氏春秋·審時》:“凡農之道,厚之為寶。”生:
①生長;長出。《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著;生存。《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韓非子·解老》:“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祿:俸祿。持:維持。)④產生;發生。《韓詩外傳》卷五:“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⑤生育;誕生。《左傳·隱公元年》:“莊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間,指人的一生;一輩子。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⑦生活;生計。柳宗元《捕蛇者說》:“鄉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呂氏春秋·適音》:“大饗之禮,上玄尊而俎生魚。”2.未加工煉制的。《洛陽伽藍記·城北》:“頭後垂二尺生絹。”⑨讀書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