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趨潭底,三光懸鏡中。”詩句出處:《與諸公遊濟瀆泛舟》;是唐朝詩人李頎的作品。
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詔書視三公。分官禱靈廟,奠璧沉河宮。 神應每如答,松篁氣蔥蘢。蒼螭送飛雨,赤鯉噴回風。 灑酒佈瑤席,吹簫下玉童。玄冥掌陰事,祝史告年豐。 百谷趨潭底,三光懸鏡中。淺深露沙石,蘋藻生虛空。 晚景臨泛美,亭皋輕靄紅。晴山傍舟楫,白鷺驚絲桐。 我本傢潁北,開門見維嵩。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壇東。 左手正接 罒離,浩歌眄青穹。夷猶傲清吏,偃仰狎漁翁。 對此川上閑,非君誰與同。霜凝遠村渚,月凈蒹葭叢。 茲境信難遇,為歡殊未終。淹留悵言別,煙嶼夕微濛。
|
【註釋】:
百:
①數詞。十的十倍。《漢書·律歷志上》:“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紀:記數。協:合。長:增多。)②指虛數,眾多的。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谷:
(一)gǔ ①兩山之間的水道或夾道。《墨子·親士》:“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②喻困境。《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③山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二)yù [吐谷渾]見“吐”。趨:
(一)①疾行;快步走。《論語·微子》:“孔子下,欲與之言;[接輿]趨而辟(bì)之,不得與之言。”(接輿:楚人名。辟:同“避”。)②禮節性地小步快走,以示恭敬。《莊子·說劍》:“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③奔赴。翁大立《吳謳》:“侵晨趨城府,薄暮遍鄉鄰。”④追求;投向。《淮南子·原道》:“禹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葛洪《抱樸子 · 外篇·交際》:“世俗之人,交不論志,逐名趨勢。”⑤趨向。蘇洵《六國論》:“日削月割,以趨於亡。”[趨舍]進退。《韓非子·解老》:“人無愚智,莫不有趨舍。” (二)cù 同“促”。①催促。《漢書·高帝紀上》:“若不趨降漢,今為虜矣。”②急速。《莊子·徐無鬼》:“王命相者趨射之。”③短。《莊子·外物》:“有人於彼,修上而趨下。”潭:
① [名]水深的地方。即深淵。屈原《九章· 抽思》:“長瀨lai湍流,溯江~兮。”②[名]深水池。李白《贈汪倫》:“桃花~水深千尺。”底:
(一)①物體的底層或下面。柳宗元《酬賈鵬山人詩》:“青松遺澗底。”《南史·陸澄傳》:“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②下面。白居易《寒閨怨》:“燈底裁縫剪刀冷。”③事物的終端;盡頭。徐宏祖《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數轉達洞底。”④內部;裡面。楊萬裡《送吳敏叔待制侍禦致仕》:“自憐病鶴樊籠底。”(致仕:辭官歸傢。)⑤阻滯;不流暢。柳宗元《天說》:“人之血氣敗逆壅底。”⑥至;到達。《列子·天瑞》:“林類年且百歲,底春被裘。”⑦代詞。1. 表指示。相當於“此”、“這”。陸遊《遣興》:“小甑(zèng)吳粳底樣香。”(甑:蒸飯的瓦器。)2.表疑問。相當於“何”、“什麼”。范成大《雙燕》詩:“底處飛雙燕,銜泥上藥欄。”⑧通“砥”。1. 磨刀石。《孟子·萬章下》:“《詩》雲:‘周道如底,其直如矢。’”2.磨礪。《呂氏春秋·貴直》:“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盡果敢。”(二)de 相當於“的”。表領屬關系。今通用“的”。《朱子語類·小學》:“那是做人底樣子。”三:
①基數詞。《周易·解》:“田獲三狐。”(田:打獵。)②序數第三。《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數或多次。《史記·魯周公世傢》:“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光:
①光亮;光輝。《墨子·尚賢中》:“若日之光,若月之明。”李白《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亮;光明。《楚辭·九章·涉江》:“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③光采;風采。《莊子·盜蹠》:“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也指華美。《詩經·大雅·韓奕》:“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④光榮;榮耀。《漢書·禮樂志》:“下民之樂,子孫保光。”司馬遷《報任安書》:“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⑤時光;光陰。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青軒:官員坐的有青綢障蔽的車。)⑥景物;景色。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⑦發揚光大。諸葛亮《前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⑧光滑。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jué),刮垢磨光。”(抉:挑出,剔出。)⑨指禮樂文物。《周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中:
(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 (二)zhòng 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