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葉鬱重重,藍花若榴色。”詩句出處:《雜曲》;是唐朝詩人李益的作品。
妾本蠶傢女,不識貴門儀。藁砧持玉斧,交結五陵兒。 十日或一見,九日在路岐。人生此夫婿,富貴欲何為。 楊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婦人貴結發,寧有再嫁資。 嫁女莫望高,女心願所宜。寧從賤相守,不願貴相離。 藍葉鬱重重,藍花若榴色。少婦歸少年,華光自相得。 誰言配君子,以奉百年身。有義即夫婿,無義還他人。 愛如寒爐火,棄若秋風扇。山嶽起面前,相看不相見。 丈夫非小兒,何用強相知。不見朝生菌,易成還易衰。 征客欲臨路,居人還出門。北風河梁上,四野愁雲繁。 豈不戀我傢,夫婿多感恩。前程有日月,勛績在河源。 少婦馬前立,請君聽一言。春至草亦生,誰能無別情。 殷勤展心素,見新莫忘故。遙望孟門山,殷勤報君子。 既為隨陽雁,勿學西流水。嘗聞生別離,悲莫悲於此。 同器不同榮,堂下即千裡。與君貧賤交,何異萍上水。 托身天使然,同生復同死。 |
【註釋】:
藍:
①蓼藍。一種草本植物,葉子可提制藍色染料。《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②藍色。《論衡·本性》:“至惡之物,不受藍朱之變也。”③佛寺。梵語伽藍的簡稱。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出內府財,厔建僧藍。”④姓。《戰國策》:“中山太守藍諸。”葉:
①葉子。《楚辭· 九歌·少司命》:“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②世;時期。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李勢在蜀既久,承藉累葉。”(李勢:人名。)蕭統《文選序》:“自炎漢中葉。”(炎漢:指漢朝。)③書頁。一張為一葉。王彥泓《寓夜》詩:“鼠翻書葉響,蟲逗燭花飛。”這個意義又寫作“頁”。鬱:
①文采盛貌。張協《七命》:“時文載鬱。”(載:助詞。)《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監:借鑒。二代:指夏、商。)②香氣濃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鬱鬱菲菲,眾香發越。”③通“薁”。果名,即山李。潘嶽《閑居賦》:“梅杏鬱棣之屬。”(棣:木名。屬:類。)④通“燠”。溫暖。劉孝標《廣絕交論》:“敘溫鬱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零:落。)重:
(一)①厚。《周易·系辭上》:“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②重量。《漢書·食貨志下》:“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徑:直徑。銖:二十四銖為一兩。)③分量大;程度深。與“輕”相對。《戰國策·齊策四》:“千金,重幣也。”④重要;貴重。《論語·泰伯》:“任重而道遠。”⑤重視;敬重。《韓詩外傳》卷一:“曾子重其身而輕其祿。”(祿:做官的俸祿。)賈誼《過秦論上》:“尊賢重士。”⑥加上;加重。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⑦莊重。《論語·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⑧慎重。《六韜·論將》:“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 (二)chóng ①重疊;重復。程垓《摸魚兒》:“重門深鎖,猶有夜深月。”②量詞。層。李白《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③副詞。1. 重新;再次。范仲淹《嶽陽樓記》:“乃重修嶽陽樓。”(乃:於是)2. 加上,表示更進一層。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紛:多的樣子。脩能:修飾的美態。脩,同修。)藍:
①蓼藍。一種草本植物,葉子可提制藍色染料。《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②藍色。《論衡·本性》:“至惡之物,不受藍朱之變也。”③佛寺。梵語伽藍的簡稱。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出內府財,厔建僧藍。”④姓。《戰國策》:“中山太守藍諸。”花:
①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②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朵。楊萬裡《李花》:“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③形狀像花的東西。庾信《寒園即目》:“雪花深數尺。”④不隻一種顏色,有花紋的。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箋碧間紅”。⑤模糊迷亂。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若:
①從;順從。《詩經·大雅·烝民》:“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②選擇。《詩經·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是:指仲山甫。)③好像;如同。《莊子·逍遙遊》:“其翼若垂天之雲。”④代詞。1. 人稱代詞。相當於“你”、“你的”。《史記·項羽本紀》:“虞兮虞兮奈若何?”2.指示代詞。相當於“此”、“這”。《論語·憲問》:“君子哉若人!”⑤連詞。1.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其不才,君可自取。”2. 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或者”。《漢書·惠帝紀》:“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滿十歲有罪當刑者,皆免之。”⑥詞尾。用在形容詞後,表示“……的樣子”。《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愀qiǎo然:容色變動的樣子。超若:悵惘的樣子。)[若夫]至於。范仲淹《嶽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色:
①臉色;表情;神色。《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饑色。”②怒色。《戰國策·趙策四》:“太後之色少解。”③姿色;美色。多用於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寡人好色。”④情欲。《孟子· 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⑤顏色;色彩。《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⑥景象;景色。《莊子·盜蹠》:“車馬有行色。”⑦種類;品類。《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樹下端然坐睡,不知是何色類?”⑧佛教用語。指人能感知的一切外物,與“空”相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陳子昂《感遇》之八:“空色皆寂滅,緣業亦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