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非遁世,尋勝肯迷邦。”詩句出處:《憶襲美洞庭觀步奉和次韻》;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作品。
聞君遊靜境,雅具更摐摐。竹傘遮雲徑,藤鞋踏蘚矼。 杖斑花不一,尊大癭成雙。水鳥行沙嶼,山僧禮石幢。 已甘三秀味,誰念百牢腔。遠棹投何處,殘陽到幾窗。 仙謠珠樹曲,村餉白醅缸。地裡方吳會,人風似冉厖。 探幽非遁世,尋勝肯迷邦。為讀江南傳,何賢過二龐。 |
【註釋】:
探:
①掏;摸取。《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guì)之盜而為守備。”(胠篋:從旁打開箱子。匱:同“櫃”。)②探測;測量。《商君書·禁使》:“探淵者知千仞之深。”③尋求;探尋。《徐霞客遊記·黃山遊日記》:“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遊快且愧矣。”④偵察;打聽。張籍《關山月》:“軍中探騎暮出城。”⑤做偵察的人。張籍《出塞》:“月冷邊帳濕,沙昏夜探遲。”(遲:回遲。)幽:
(一)①昏暗;深暗。《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遷:遷移。喬:高。)②隱晦;深奧。《荀子·正論》:“上周密,則下疑玄矣;上幽險,則下漸詐矣。”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靜。《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④隱藏的;不公開的。曾覿《海野詞·信傳玉女》:“幽期密約,暗想淺顰輕笑,良時莫負,玉山傾倒。”(玉山:喻品德容儀。)⑤囚拘;監禁。司馬遷《報任安書》:“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靜。王羲之《蘭亭集序》:“是足以暢敘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⑦舊指陰間。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些:語氣詞。)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南部一帶。[幽默]幽靜無聲。《楚辭·九章·懷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靜幽默。”(眴:同“瞬”。目轉動。孔:甚。) (二)yǒu黑色。《詩經·小雅·隰桑》:“其葉有幽。”非:
①違背;違反。《左傳·定公四年》:“無謀非德,無犯非義。”(無:不。謀:謀劃。犯:觸及。)②違理的事;過錯。與“是”相對。《莊子·齊物論》:“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③指責;譏諷;非議;非難。《呂氏春秋·審己》:“國人不說,大非上。”(說:同“悅”。上:指國君。)《荀子· 修身》:“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④不是。《莊子·秋水》:“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你。安:怎。)⑤無;沒有。左思《三都賦序》:“雖寶非用。”⑥副詞。不。《尚書·盤庚下》:“各非敢違卜。”( 卜:吉卜。)遁:
(一)①逃走;逃跑。《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諸侯救鄭,楚師夜遁。”(師:軍隊。)《莊子·則陽》:“遁其天,離其性。”②躲避;回避。蘇軾《阮籍嘯臺》:“阮生古狂達,遁世默無言。”③欺騙;欺瞞;蒙騙。《淮南子·繆稱》:“世莫不舉賢,或以治,或以亂,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史記·酷吏列傳》:“上下相遁,至於不振。”④隱匿;隱藏。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鬼無隱謀,物無遁形。”《孟子·公孫醜》“遁辭知其所窮。”⑤放縱。《呂氏春秋·本生》:“遁焉,性惡得不傷。”(二) qūn [遁巡]同“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漢書·陳勝項籍傳贊》:“九國之師循巡而不敢進。”世:
①古代稱三十年為一世。《論語 · 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仁:仁政成功。)②世代;父子相繼為一世。《戰國策·趙策四》:“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③繼承。《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大夫之義不得世。”④一代又一代;世代相承的。《漢書·樓護傳》:“父世醫也,護少隨父為醫長安。”⑤傢世;世系。《呂氏春秋·知化》:“殘其國,絕其世。”⑥人的一生;一輩子。王羲之《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相與:交往。俯仰:生活。)⑦時代;朝代。陶潛《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⑧人世;世界。《荀子·議兵》:“此世之所以亂也。”⑨當時的。《鹽鐵論·論儒》:“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尋:
①[量]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②[動]尋找。陶淵明《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向所志。”③[動]重溫。《公羊傳·成公三年》:“聘而言盟者,~舊盟也。”④[動]用,使用。劉向《說苑·敬慎》:“青青不伐,將~斧柯。”⑤[副]不久。李密《陳情表》:“詔書特下,拜臣郎中;~蒙國恩,除臣洗馬。”⑥[尋常] 1.[量]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尋常”指不長,或不寬。《韓非子·五蠹》:“佈帛~~,庸人不釋。”2. [形]普通,一般。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傢。”勝:
①(舊讀shēng)能承擔;經得起。《韓非子·揚權》:“枝大本小,將不勝春風。”(本:莖幹。)②(舊讀shēng)盡;完。《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③戰勝。跟“負”、“敗”相對。《詩經·周頌·武》:“嗣武受之,勝殷遏劉。”(嗣武:指周武王。遏劉:制止屠殺。)④勝過;超過。《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⑤克制:制服。《鹽鐵論·周秦》:“臧文仲治魯,勝其盜而自矜。”(矜:誇耀。)⑥優美的;美好的。范仲淹《嶽陽樓記》:“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⑦勝地或勝景。柳宗元《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見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勝。”⑧優良。王勃《滕王閣序》:“勝友如雲。”肯:
①附在骨頭上的肉。《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qìng)之未嘗。”(技:“枝”字之誤,指枝脈。經:經脈。綮:筋骨結合處。)②願意。《國語·晉語四》:“楚眾欲止,子玉不肯。”袁枚《祭妹文》:“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遊?”③贊同;同意。司馬光《涑(sù)水紀聞》卷五:“群臣奏事,大抵首肯而已。”④允許;許可。《戰國策· 趙策四》:“太後不肯,大臣強諫。”[肯綮]1.筋骨結合處。2.事情的關鍵或要害。宋濂《鄭景彝傳》:“有所質問,咸中肯綮。”迷:
①迷惑;迷亂。《詩經·小雅·節南山》:“天子是毗(pí),俾民不迷。”(毗:輔佐。俾:使。)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②遮阻;覆蓋。曾棨《維揚懷古》:“樓臺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維揚:即揚州。)③迷戀;陶醉。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徐中行《暮發滁陽》:“懸崖青欲滴,芳草綠堪迷。”(滁:水名。)又指沉醉於某一事物者。陶谷《清異錄·蕉迷》:“趙純節性喜芭蕉,凡軒窗館宇咸種之,時稱純節為蕉迷。”(咸:都;全。)④昏迷。《列子·湯問》:“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古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撲朔:跳躍的樣子。)邦:
①諸侯的封國。《詩經·大雅·皇矣》:“王(wàng)此大邦。”(王:指統治。)②泛指國傢。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邦以民為本。”③分封。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後。”(後: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