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春摘花卉,沿襲傷剽盜。”詩句出處:《薦士》;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曾經聖人手,議論安敢到。 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操。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 中間數鮑謝,比近最清奧。齊梁及陳隋,眾作等蟬噪。 搜春摘花卉,沿襲傷剽盜。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興得李杜,萬類困陵暴。後來相繼生,亦各臻閫奧。 有窮者孟郊,受材實雄驁。冥觀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紆馀,奮猛卷海潦。 榮華肖天秀,捷疾逾響報。行身踐規矩,甘辱恥媚灶。 孟軻分邪正,眸子看瞭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鎮浮躁, 酸寒溧陽尉,五十幾何耄。孜孜營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誰,指註競嘲傲。聖皇索遺逸,髦士日登造。 廟堂有賢相,愛遇均覆燾。況承歸與張,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噓,強箭射魯縞。胡為久無成,使以歸期告。 霜風破佳菊,嘉節迫吹帽。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 彼微水中荇,尚煩左右芼。魯侯國至小,廟鼎猶納郜。 幸當擇珉玉,寧有棄珪瑁。悠悠我之思,擾擾風中纛。 上言愧無路,日夜惟心禱。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 通波非難圖,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後時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簞犒。微詩公勿誚,愷悌神所勞。 |
【註釋】:
搜:
(一)①尋找;尋求。《莊子·秋水》:“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②搜查;搜索。《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臣居魯,樹三人,皆為令尹;及虎抵罪於魯,皆搜索於虎也。”(虎:魯季氏傢臣陽虎自稱。) (二)shǎo [搜攪]擾亂。韓愈《嶽陽樓別竇司直》:“炎風日搜攪。”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②年;歲。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③生機;生命。歐陽修《奉使道中寄垣師》:“塞垣春枯積雪溜,沙礫威怒黃雲愁。”(塞垣:指長城。溜:流水。)④指年輕女子的形態。崔玨(jué)《有贈》:“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諺雲:‘蓬開先百草,戴瞭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⑦指酒。司空圖《詩品·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摘:
(一)①采摘。左思《嬌女詩》:“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②選取。《文心雕龍·才略》:“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矣。”③指摘;責備。傅毅《舞賦》:“摘齊行列。”(指摘行列,使之整齊。) (二)tì ①剔拔。《淮南子·齊俗》:“柱不可以摘齒。”②撥動。元稹《黃明府》:“便邀連榻坐,兼共摘船行。”③揭發。《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蒞任之後,摘伏發隱,不畏豪橫。”(蒞:到。伏:隱秘的壞人壞事。)花:
①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②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朵。楊萬裡《李花》:“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③形狀像花的東西。庾信《寒園即目》:“雪花深數尺。”④不隻一種顏色,有花紋的。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箋碧間紅”。⑤模糊迷亂。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卉:
百草的總稱。王粲《公宴詩》:“百卉挺葳蕤(wēi ruí)。”(挺:直立。葳蕤:草木茂盛。)《詩經·小雅·出車》:“春日遲遲,卉木萋萋”。沿:
①順著水道而下。《左傳·文公十年》:“(子西)沿漢溯江,將入郢。”(子西:楚大夫。)②順著。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③遵循;因襲。《禮記·樂記》:“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宋書·恩幸傳》:“因此相沿,遂為成法。”(遂:就。)襲:
①加衣;穿衣。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②層;重。沈約《郊居賦》:“孤嶝(dèng)橫插,洞穴斜經;千丈萬仞,三襲九成。”③重復;再次。《左傳·哀公十年》:“事不再令,卜不襲吉。”(再令:再次發命令。吉:指問吉兇。)④因循;沿襲。《史記·秦始皇本紀》:“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⑤世襲;繼承封爵或職位。《史記· 秦始皇本紀》:“太子胡亥襲位。”⑥侵襲;熏逼。《淮南子·精神》:“憂患不能入也,而邪氣不能襲。”⑦襲擊;乘人不備而進攻。《舊唐書·黃巢傳》:“乃襲破沂州據之。”⑧量詞。用於衣服等。相當於“副”、“套”。黃滔《奉和翁文堯蒙恩賜金紫》:“面蒙君賜自龍墀(chí),誰是還鄉一襲衣?”(龍墀:帝座前的臺階。)傷:
①人或動物身體受到損傷。《春秋·宣公三年》:“郊牛之口傷。”(郊:祭祀名。)②傷口;創傷。《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吳起懷瘳實而吮傷。”③傷害;損害。《周易·節卦》:“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④妨礙。杜甫《陳拾遺故宅》:“位下曷足傷?”⑤憂愁;悲傷;憂傷。《詩經·小雅·杕杜》:“女心傷止。”(止:句末語氣詞。)⑥喪祭。《管子·君臣下》:“明君飾食飲吊傷之禮。”⑦嫌;失之於。《北史·蘇威傳》:“所修格令章程,並行於當世,頗傷瑣碎。”⑧太;過度。齊己《野鴨》:“長生緣甚瘦,近死為傷肥。”剽:
(一)①搶劫;掠奪。《鹽鐵論·周秦》:“今殺人者生,剽攻竊盜者富。”②削除。《後漢書·賈復傳》:“乃與高密侯鄧禹並剽甲兵,敦儒學。”(甲兵:軍隊。敦:推崇。)③輕疾。《周禮·考工記·弓人》:“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則其為獸必剽。”④竊取;抄襲。歐陽修《絳守居園池》:“孰雲己出不剽襲。” (二)biǎo 末梢。《荀子·賦》:“長其尾而銳其剽者邪。”(長其尾:指線。銳其剽:指針尖。)剽盜:
剽劫,搶劫。《新書·憂民》:“~~攻擊者,興繼而起。”盜:
①偷竊。《荀子·修身》:“竊貨曰盜。”②強盜。《莊子·盜蹠》:“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③搶劫。《史記·田叔列傳》:“虜大入塞盜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