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憚吐捉勤,可歌風雨調。”詩句出處:《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雲日還浮飄。 上宰嚴祀事,清途振華鑣。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 村樹黃復綠,中田稼何饒。顧瞻想巖谷,興嘆倦塵囂。 惟彼顛瞑者,去公豈不遼。為仁朝自治,用靜兵以銷。 勿憚吐捉勤,可歌風雨調。聖賢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
【註釋】:
勿:
①無;沒有。與“有”相對。《墨子·兼愛下》:“貴賢罰暴,勿有親戚兄弟之所阿。”②副詞。不;不要。《韓非子·十過》:“韓康子欲勿與,段規諫曰:‘不可不與也。’”③表禁止。《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④助詞。用於句首,無意義。《左傳·僖公十五年》:“史蘇是占,勿從何益。”[勿勿]1.勤勉的樣子。《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君子守此終身勿勿也。”2. 急速;匆忙。杜牧《遣興》:“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憚:
①畏懼;害怕。《論語·學而》:“過則勿憚改。”《管子·乘馬》:“民不憚勞苦。”②通“癉”。勞苦;疲病。《詩經·小雅·大東》:“契契寤嘆,哀我憚人。”(契契:憂苦的樣子。寤嘆:難入眠而嘆息。)吐:
(一)①吐出。《荀子·賦篇》:“食桑而吐絲。”《詩經·大雅·烝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茹:吞。)②說出;發表。《論衡·效力》:“故其吐文萬牒以上,可謂多力矣。”(牒:書札。多力:多才力。)③露出;放出;開放。《抱樸子·守塉》:“陸無含秀之苗,水無吐穗之株。”楊萬裡《蘭花》:“雪徑偷開碧淺花,冰根亂吐小紅芽。”[吐谷(yù)渾]我國古代鮮卑族建立的王朝。鮮卑族本居遼東,後遷陰山,又度隴西,住今青海、新疆間,改稱吐谷渾。初唐時被李靖所破,後被吐蕃消滅。 (二)tù 嘔吐。《呂氏春秋·介立》:“兩手據地而吐之。”捉:
①[動]握著,持。《三國志·蜀書·宗預傳》:“孫權~預手涕泣而別。”②[動]捉拿,捕捉。《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曹公。”③[動]拾取。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而擲去之。”勤:
①勤勞;辛苦;勞苦。《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王建《賽神曲》:“新婦上酒勿辭勤,使爾舅姑有所苦!”②使之勞苦。《國語·周語上》:“佈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德而無勤民於遠。”③名詞,勤勞的事。張衡《思玄賦》:“幽獨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仄陋:出身卑微。遑:暇,偷閑。)④功績;功勞。《周書·賀拔勝傳》:“將軍首舉義兵,共除奸道,功勤未立,逆有此謀,可謂速禍,未見其福。”(逆:反。速禍:招禍。)⑤努力幹;積極用;做事盡力。《尚書·蔡仲之命》:“克勤無怠。”⑥幫助;援助。《左傳·僖公三年》:“齊方勤我,棄德不祥。”⑦慰問;慰勞。韓愈《送楊支使序》:“夫樂道人之善,以勤其歸者,乃吾之心也。”⑧殷切;殷勤。孫復《答張浻書》:“兩辱手書,辭意勤至。”⑨憂愁;憂慮。韋應物《送宣州周錄事》:“惟當存令德,可以解悁(juān)勤。”(悁:憂愁。)⑩經常;頻繁地;次數多。劉開《問說》:“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可:
(一)①同意。《左傳·隱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使以臣之言為可,願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為不可,久留臣無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④能夠;可以。《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⑤著實。《史記·田單列傳》:“吾懼燕(yān)人掘吾城外塚墓,僇(lù)先人,可為寒心。”(僇:通“戮”。殺。此指戮屍。)⑥適合;適宜。張翰《杖賦》:“方圓適意,洪細可乎。”李漁《笠翁一傢言·笠翁偶集·種植部》:“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瘦得渾如削,百般醫療終難可。”(渾:簡直。)⑧當著,對著。周邦彥《南柯子》:“曉來階下按新聲,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擊,奏。一方:一塊。)⑨副詞。1.表示估計,相當於“大約”。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2. 表示轉折,相當於“卻”。李白《相逢行》:“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3. 表示反詰,相當於“豈”“哪”。《史記·項羽本紀》:“騅不逝兮可奈何!”方幹《山中言志》:“潛夫自有孤雲侶,可要王侯知姓名?”(潛夫:隱居的人。) (二)kè [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君主的稱號。古樂府《木蘭詩》:“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帖:軍中文告。)歌:
①唱歌;歌唱。《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②歌曲;歌謠以及能唱的詩。許渾《夜泊永樂有懷》:“吳娃齊唱采蓮歌。”③贊頌;歌詠。班固《兩都賦·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頌魯。”風:
(一)①空氣流通的現象。《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②吹風;讓風吹。《孟子·公孫醜下》:“有寒疾,不可以風。”③比喻快速如風。《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④氣勢;勢頭。《晉書·劉毅傳》:“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⑤教化;教育。《周書·齊煬王憲傳》:“宣風導禮。”⑥風氣;風俗。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陸遊《遊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⑦景象;景色。楊萬裡《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⑧風度;風格。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⑨歌謠;民歌。《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驟:屢次。)⑩走失;散失。《尚書·費誓》:“馬牛其風。”(11)病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註引《典略》:“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12)諷誦。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誡。《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先風告(杜)建不改,於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審。)[風騷]《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的合稱。《宋書·謝靈運傳論》:“莫不同祖風騷。”(祖:效法。)也泛指詩文。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翰:筆。)調:
(一)①調動。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婿竟不調。”②轉換。徐陵《玉臺新詠·織婦》:“調梭輟寒夜,鳴機罷秋日。”③征調。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調其賦稅,以充軍實。”④計算。班固《漢書·晁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傢。”⑤音調。白居易《琵琶行》:“未成曲調先有情。”⑥人的才情風格。秦韜玉《貧女》:“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⑦古代的一種賦稅。漢末、魏晉有戶調,即按戶征稅。《三國志·魏書·趙儼傳》:“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唐代建立租、庸、調制度,仍按戶征調。⑧指聲調,即字音高低升降的音調。⑨腔調。(二)tiáo ①協調。洪亮吉《治平篇》:“水旱疾疫,即天地調劑之法也。”②調弄;彈奏。劉禹錫《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③嘲弄;調笑。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康僧淵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調之。”④馴養;調教。司馬遷《史記·秦本紀》:“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⑤烹調;調味。《戰國策·楚策四》:“故晝遊乎江河,夕調乎鼎鼐。”⑥音律和諧。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