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坐賓署,演孔刮老佛。”詩句出處:《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是唐朝詩人韓愈的作品。
梁維西南屏,山厲水刻屈。稟生肖剿剛,難諧在民物。 滎公鼎軸老,烹斡力健倔。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岔坲。 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茫漫華黑間,指畫變恍欻。 誠既富而美,章匯霍炳蔚。日廷講大訓,龜判錯袞黻。 樊子坐賓署,演孔刮老佛。金舂撼玉應,厥臭劇蕙鬱。 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齋慄。辭慳義卓闊,呀豁疚掊掘。 如新去耵聹,雷霆逼颶風日。綴此豈為訓,俚言紹莊屈。
|
【註釋】:
樊:
①馬負過重而不前。阮瑀《駕出北郭門行》:“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②關鳥獸的籠子;牢籠。《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③籬笆。黃庭堅《庚申宿觀音院》詩:“僧屋無陶瓦,剪茅蒼竹樊。”④編籬笆。《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jù)瞿。”(狂夫:愚鈍的人。瞿瞿:神情不安。)⑤邊緣。張九齡《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深俯東溪澳,遠延南山樊。”(澳:水的彎曲處。)[樊然]紛雜的樣子。《莊子·齊物論》:“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wū)能知其辯?”(塗:道路。惡:何。)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詩經·豳風· 七月》:“同我婦子,饁彼南畝。”(饁yè:送飯。南畝:指田地。)②兒子或女兒。《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此指兒子。《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此指女兒。③人的通稱,或指男;或指女。《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過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此。歸:出嫁。)④尊稱,多指男子。《詩經·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匪:非。愆qiān:錯,誤。)⑤動物的卵或幼小的動物。《詩經·小雅·小宛》:“螟嶺有子,蜾蠃負之。”(螟蛉mínglíng:一種吃禾心的害蟲。蜾蠃guǒluǒ:細腰蜂。)《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紳《憫農》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與天幹相配以紀日、紀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韓愈《息國夫人墓志銘》:“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憲宗年號。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時辰之一,即子時,自夜十一時至次日晨一時。⑨利息。《史記·貨殖列傳》:“子貸金錢千貫。”坐:
①坐。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臀部放在腳跟上。《左傳·宣公二年》:“坐而假寐。”《呂氏春秋·離俗》:“終日坐,不自快。”②座位。後來寫作“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史記·項羽本紀》:“請以舞劍,因擊沛公於坐。”又比喻容易,不費力。《孟子·離婁下》:“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敵,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日至:指冬至。)③據守;堅守。《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④訴訟人對質;對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莊子為坐。”(莊子:人名。)⑤犯罪;囚犯……獲罪。《晏子春秋·雜下》:“王曰:‘何坐?’曰:‘坐盜’”《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數歲,坐法去官,傢居長安。”也指判罪,定罪。《漢書·霍光傳》:“敢有毀者,坐之!”⑥徒然;白白地。李白《蜀道難》:“以手撫膺坐長嘆。”⑦因為;由於。古詩《陌上桑》:“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羅敷:美女名。)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⑧居住;停留。歸莊《黃孝子傳》:“父子坐旅中倘怳(tǎng huǎng)累月,因留過歲。”(惝怳:失意。累:數。)賓:
(一)①客人。《荀子·禮論》:“賓出,主人拜送。”②服從;歸順。《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國語·周語上》:“侯衛賓服。” (二)bìn 通“擯”。拋棄。《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以賓寡人也久矣。”署:
①佈置;部署。《墨子·雜守》:“署都司空大城四人。”②任用官吏。《後漢書·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次:次序)。③官署。《新唐書·李程傳》:“學士入署,常視日影為候。”④代理;暫任;兼攝。《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⑤簽名;題寫。《漢書·蘇武傳》:“署其官爵姓名。”《戰國策·齊策四》:“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記:賬簿。責:同“債”。)演:
①水長流。木華《海賦》:“東演析木,西薄青徐。”(析木:尾宿的別稱。是東方七宿之一。薄:靠近。青、徐:古九州二州名。)②引長;延及。江淹《為蕭太傅謝追贈父祖表》:“澤演慶世。”(慶:吉。)③水土氣通;滋潤。《水經註·濟水》:“川無滯越,水土通演。”④根據某種事理推廣、發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推演兵法,作八陣圖。”⑤演變;演化。胡應麟《詩藪·周漢》:“文姬自有騷體《悲憤詩》一章……《胡笳十八拍》或是從此演出,後人偽作。”(文姬:蔡文姬。)⑥演習;操練。薛逢《題籌筆驛》:“目對雲山演陣圖。”⑦表演。黃宗羲《柳敬亭傳》:“當時演史小說者數十人。”[演義]1.推廣、引申、發展原來的意義。《後漢書·逸民傳·周黨》:“文不能演義。”2.根據史料記載或傳說敷衍寫成的長篇小說。孔:
①通;通達。《漢書·西域傳上》:“辟(pì)在西南,不當孔道。”(辟:偏僻。當:處在某個地方。)②孔洞;窟窿。《賣油翁》:“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史記·田儋列傳》:“既葬,二客穿其塚(zhǒng)旁孔,皆自剄(jǐng),下從之。”(塚:墓。自剄:割頸自殺。下:指下到墓內。)《梁書·沈約傳》:“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革帶:皮腰帶。)③量詞。《徐霞客遊記·遊武彝山日記》:“崖端穴數孔。”(端:頂端。)④孔子的簡稱。《論衡》有《問孔篇》。⑤副詞。表示程度。甚;非常。《詩經·鄭風·羔裘》:“孔武有力。”(武:勇猛)。刮:
①刮削;摩擦。《史記·太史公自序》:“茅茨不剪,采椽不刮。”(茨:屋蓋。采椽:采木為椽。)②抉發;發掘。杜甫《畫鶻行》:“乃知畫師妙,巧刮造化窟。”蘇軾《祭張子野文》:“搜研物情,刮發幽翳。”③在物體的表面上塗抹;擦。陳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註引《江表傳》:“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④風勁吹。杜甫《前苦寒行》:“凍埋蛟龍南浦縮,寒刮肌膚北風利。”老:
①年歲大。《詩經·邶風·擊鼓》:“與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②衰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③老年人。《戰國策·齊策》:“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特用於對資深長者的敬稱。《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憖yìn:願)④老死;終老。死的諱稱。張溥《五人墓碑記》:“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⑤敬老,養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練,有經驗。歐陽修《為君難論》:“其父奢,趙之名將,老用於兵者也。”⑦對公卿大夫的總稱。《左傳·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也指大夫的傢臣《論語·憲問》:“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孟公綽:魯大夫。趙魏:都是晉國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祁奚:晉大夫。)⑨年久的;歷時久遠的。原來的(與“新”相對)。方苞《獄中雜記》:“而獄中為老監者四,監五室。”⑩陳舊的。歸有光《項脊軒志》:“百年老屋,塵泥滲漉。”(11)前綴。用於稱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動植物名。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佛:
(一)①佛陀的省稱。又稱浮圖、浮屠等。《後漢書·西域傳》:“西方有神名曰佛。”②佛教指修行功德圓滿,達到最高境界的人。蘇軾《贈杜介》:“何人識此志?佛眼自照瞭。”③指佛像。杜甫《山寺》:“前佛不復辯,百身一莓苔。”④佛教的省稱。韓愈《原道》:“不入於老,則入於佛。”(老:指尊奉老子為教主的道教。) (二)fú ①通“拂”。違拗。《法言·寡正》:“荒乎淫,佛乎正,沈(chén)而樂者,君子弗聽也。”(沈:沉溺;入迷。)②[仿佛]好像;似乎。揚雄《甘泉賦》:“猶仿佛其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