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2020-03-08 可可诗词网-外国文学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元史》

《元史》是记载蒙古族所建元朝始末的一部重要史籍,为纪传体史书。全书共计210卷,其中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次年开修,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讳为总裁,赵埙等16人为纂修,历时半年,修成159卷。三年,再度开修,纂修官除赵埙外,另更换14人,历时4个多月,续补出元顺帝一朝史事53卷。两次编修共为212卷,经宋濂等人合濂成210卷。《元史》以元代的十三朝实录和《经世大典》等史料为依据,也比较广泛地参考了从各地征集到的各种资料,因而该书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十三朝实录、《经世大典》等一些资料只能凭借《元史》才得以保存下部分内容。此外,《元史》对史料的剪裁、去舍上不同于他史,一般只对原始材料稍加改动,较少润饰,所以史料的价值更具真实性。再则,书中本纪、志的篇幅占全书的一半,其中一些蒙古人物由于元朝史馆资料不足,今天已难寻觅其事迹,而《元史》所收录的史料则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特点使《元史》作为研究元朝历史的基本史料,在史学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此书前后仅用331天修成,成书仓促,谬误甚多,《四库总目提要》指出:“书始颁行,纷纷然已多窃议,迨后来递相考证,纰漏弥彰。”此书编修出自众人之手,未进行认真的考订、互校,致使内容重复、脱漏、自相矛盾,译名不一,一人两传,姓名不全,张冠李戴等等问题屡出,严重影响此书的质量。钱大昕评述道:“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正因如此,《元史》成书后,学者、史家便作了大量的校勘,其中有朱右的《元史拾遗》、解缙的《元史正误》等。此外还有一些重修的《元史》,如明人胡粹中的《元史续编》、清人邵远平的《元史类编》、魏源的《元史新编》、曾廉的《元书》、民国屠寄的《蒙兀儿史记》、柯劭忞的《新元史》等。《元史》最早于洪武三年刻版刊行,嘉靖年间又有南、北两种监本,清代有武英殿本等。1935年商务印书馆将洪武残本与南监本合配,影印成百衲本《元史》。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元史》标点校勘本,进行了大量的校补订正,吸收了前人考订的成果,是目前较好的一部版本。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