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疯狂便少年”

        也许日后成熟的金庸韬光养晦,钝讷得多了,那是因为金庸已经达到了新的彻悟人生的境界。而金庸的少年时代,却是相当的不同,真正是一腔热血,敢想敢干,敢作敢为。
        金庸被联合高中开除之后,丝毫不见为此有什么“反悔”,依旧是一片古道热肠的少年侠气,最爱打抱不平。金庸在转入衢州中学后,第二年,也就是1941年初夏的一天,有位跟金庸非常亲近的同学,为了一点小事和一位老师争吵起来。那位老师三十多岁,自认为身高马大,盛气凌人,一边谩骂那位学生,一边走向前去想动手,还口口声声要开除他。那个同学被逼急了,声言道:“如果就这样无理开除我的学籍,那我就宁可杀头,也要先开除你的生命籍。”
        金庸对于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师道,记忆犹新。于是金庸奋笔疾书,写了一篇《一事疯狂便少年》寄到了《东南日报》。《东南日报》是沪杭沦陷前夕由杭州迁到金华的,这家当时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报纸,居然将金庸的文章登了出来。
        金庸的这篇文章并没有指名道姓,也不曾就事论事,而只是借题发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并且强调干大事、成大器者必须具有大无畏精神,敢于蔑视一切虚假的尊严和顽固的传统势力。文章还高度赞扬了19世纪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俊杰玛志尼的宏伟气魄。这篇文章的发表,在衢州中学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家都明白,作者所说的是什么事,指的是什么人,同学们人人争看,无一不拍手称快。
        由于以金庸为首的一些同学的声援,或许也怕那位“少年”万一真的“疯狂”起来,当初那位气势汹汹的老师,竟也渐渐变得识时务起来,不开除那位同学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金庸的这段轶事,真是很有意思。原来金大侠也会有“一事疯狂”的时候!成功后的金庸给我们一直是谦谦君子、忠厚长者的印象,很多人都无法想像金庸心中怎么会生出像郭靖、杨过、令狐冲这样的时代大侠出来的。
        其实金庸的内心原来实实在在地有慷慨热血、悲歌燕赵的豪侠之情怀,金庸的小说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他以写作的方式来消除他那些万丈豪情和内心块垒。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12-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xiaoshuo/jinrong/15737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