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完《笑傲江湖》后,又于1969年10月开始推出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此后金庸宣布金盆洗手,从此不再写武侠小说了。对于广大“金迷”们来说,这一封笔真是一个重重的打击。他们不能理解金大侠的武侠小说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为何好好的就不写了呢?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答案就在《笑傲江湖》一书之中。金庸是倦鸟思归,《笑傲江湖》是金庸隐退的“宣言书”,到了《鹿鼎记》已是“无武无侠”。金庸的武侠小说,由梦幻回到了现实,所以是该收笔的时候了。
从出世到入世,金庸和他的武侠小说完成了一个轮回。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15部武侠小说最后的一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无武无侠”的武侠小说,也是金庸小说中最奇妙的一部武侠小说,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人代笔。金庸先生的这部封笔之作,应该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功夫盖顶、返璞归真的程度。
金庸先生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到《侠客行》《天龙八部》,可以说越写越好,而且到了顶峰,《天龙八部》已写到了“非人的世界”。因此,金庸先生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在封笔之作里反而写其真。小说中的主人公韦小宝虽然不武不侠,无爱无情,但韦小宝的“宝衣、匕首、蒙汗药”以及“开溜、豪赌、机动功”等等则完全属实了。金庸前面的主人公如郭靖的功夫并不是凡人所能及的,杨过的钟情、段誉的痴情、虚竹的迂腐、萧峰的神通、石中坚的机缘等这些只能作为神话中人,不似韦小宝之真。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后记》中也承认过“《鹿鼎记》已然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鹿鼎记》既然已不太像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当然写不下去了。金庸的封笔,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鹿鼎记》与金庸先生的其他武侠小说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和不同,是一个异数的特例。它是如此的让人惊疑和迷惑,以至于有人怀疑此书是否真的是金庸先生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人在为金庸先生代笔。
韦小宝是一个妓女的儿子,在市井中长大,自幼学会了耍赖,学会了骗人,学会了讲义气,挨打受骂如家常便饭。而且因仗义救了江湖大盗茅十八,也因此离开了妓院,开始了他的奇遇生涯。
韦小宝的奇特际遇也是绝无仅有的。他既是反满抗清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弟子,天地会青木堂堂主,同时又是康熙皇帝前的红人;他既对师父陈近南毕恭毕敬,衷心佩服,又对皇帝忠心耿耿,最终还做了清王朝的鹿鼎公。天地会叫他去刺杀皇帝,他不干;皇帝喊他去灭天地会,他也不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对皇上尽忠,对朋友尽义”。当忠义不能两全时,他就决定:“老子不干了!”于是率领七位美貌的夫人,以不足20岁的年纪“告老还乡”了。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一书的《后记》中写道:
有些读者不满《鹿鼎记》,为了主角韦小宝的品德,与一般的价值观念太过违反。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然而韦小宝是不能代入的。……
但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写。在康熙时代的中国,有韦小宝那样的人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写一个人物,用意并不一定是肯定这样的典型。……
小说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实的。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小说并不是道德教科书。
一般武侠小说作品的写法,都是把小说中的人物公式化、概念化,主人公便是大英雄,高、大、全,基本上没什么大的缺点。而金庸能成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大师与匠人的区别正在于此。
韦小宝与其他武侠小说的主角大大不同,他既不会什么武功,也不是什么侠客,只是一个小无赖。但韦小宝却总能因祸得福,总是那么有运气,总是那么轻松游戏地得到成功。
最后韦小宝出入于宫廷,成名于朝野。他不学又“有点术”,不侠而又“有点义气”。韦小宝有韦小宝的本事,靠在妓院听书与看戏学得“满腹文化”,靠在妓院混饭的经验,就能学得了阿谀奉承、厚颜无耻、见风使舵的功夫。
韦小宝能把庄重的宫廷、森严的政治舞台当成市井的赌场。而奇就奇在他虽不是“大善”但也不是“大恶”,既非“大忠”又非“大奸”,既不是“大义”也不是“大逆”。韦小福运气好得简直难以想像,他在清廷中混得好,在社会的各个层次中混得好,在国外也能福星高照,左右逢源,甚至“艳福”齐天,一口气娶了七位美貌的夫人。书中这样写道:
韦小宝道:“幸亏我本事起码得紧,皇上什么都强过我的,因此不会忌我。我只有一件事强过皇上,除此之外,什么都是万万不及的。”
阿珂道:“你哪一件事强过皇帝了?”韦小宝道:“我有七个如花似玉的夫人,天下再也找不出第八个这样美貌的女子来。皇上洪福齐天,我韦小宝是艳福齐天。咱君臣二人各齐各的,各有所齐。”他厚了脸皮胡吹,七个夫人笑声不绝。
确实,韦小宝的艳福不浅。他的七位夫人,除了美貌外,值得夸耀的还有七位夫人都各有极为奇特的身份来历,那是连做皇帝的也不一定能得到的。七位夫人中双儿是一位官宦人家的丫头,皇帝是不愿要的;曾柔是王屋山强盗的女儿,皇帝是不敢要的;沐剑屏是沐王的千金,沐王府是反满抗清的,皇帝是要杀的;方怡是沐王府的武士;苏荃是叛国通敌的神龙教教主的妻子;阿珂则是李自成的女儿;建宁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妹妹。因此韦小宝对此是得意非凡的。
韦小宝的几位夫人,真让人瞠目结舌!双儿是主人送给他的;曾柔是他赌来的;方怡是救情人心切违心答应的;沐剑屏是他软硬兼施与他有了“肌肤之亲”后无可奈何的;建宁公主是在送亲路上与他有了关系的;而苏荃与阿珂,则是在扬州丽春院中中了迷药被他奸污的。韦小宝和他的几位夫人有爱情吗?这一点其实很难说。最起码在小说的最后,韦小宝和他的夫人们传统中国式一夫多妻式的婚姻,表现出来的是其乐融融。对于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那么简单和武断。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答案就在《笑傲江湖》一书之中。金庸是倦鸟思归,《笑傲江湖》是金庸隐退的“宣言书”,到了《鹿鼎记》已是“无武无侠”。金庸的武侠小说,由梦幻回到了现实,所以是该收笔的时候了。
从出世到入世,金庸和他的武侠小说完成了一个轮回。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15部武侠小说最后的一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无武无侠”的武侠小说,也是金庸小说中最奇妙的一部武侠小说,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人代笔。金庸先生的这部封笔之作,应该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功夫盖顶、返璞归真的程度。
金庸先生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到《侠客行》《天龙八部》,可以说越写越好,而且到了顶峰,《天龙八部》已写到了“非人的世界”。因此,金庸先生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在封笔之作里反而写其真。小说中的主人公韦小宝虽然不武不侠,无爱无情,但韦小宝的“宝衣、匕首、蒙汗药”以及“开溜、豪赌、机动功”等等则完全属实了。金庸前面的主人公如郭靖的功夫并不是凡人所能及的,杨过的钟情、段誉的痴情、虚竹的迂腐、萧峰的神通、石中坚的机缘等这些只能作为神话中人,不似韦小宝之真。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后记》中也承认过“《鹿鼎记》已然不太像武侠小说,毋宁说是历史小说。”《鹿鼎记》既然已不太像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当然写不下去了。金庸的封笔,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鹿鼎记》与金庸先生的其他武侠小说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和不同,是一个异数的特例。它是如此的让人惊疑和迷惑,以至于有人怀疑此书是否真的是金庸先生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人在为金庸先生代笔。
韦小宝是一个妓女的儿子,在市井中长大,自幼学会了耍赖,学会了骗人,学会了讲义气,挨打受骂如家常便饭。而且因仗义救了江湖大盗茅十八,也因此离开了妓院,开始了他的奇遇生涯。
韦小宝的奇特际遇也是绝无仅有的。他既是反满抗清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弟子,天地会青木堂堂主,同时又是康熙皇帝前的红人;他既对师父陈近南毕恭毕敬,衷心佩服,又对皇帝忠心耿耿,最终还做了清王朝的鹿鼎公。天地会叫他去刺杀皇帝,他不干;皇帝喊他去灭天地会,他也不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对皇上尽忠,对朋友尽义”。当忠义不能两全时,他就决定:“老子不干了!”于是率领七位美貌的夫人,以不足20岁的年纪“告老还乡”了。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一书的《后记》中写道:
有些读者不满《鹿鼎记》,为了主角韦小宝的品德,与一般的价值观念太过违反。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然而韦小宝是不能代入的。……
但小说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创造人物:好人、坏人、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等等,都可以写。在康熙时代的中国,有韦小宝那样的人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写一个人物,用意并不一定是肯定这样的典型。……
小说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实的。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小说并不是道德教科书。
一般武侠小说作品的写法,都是把小说中的人物公式化、概念化,主人公便是大英雄,高、大、全,基本上没什么大的缺点。而金庸能成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大师与匠人的区别正在于此。
韦小宝与其他武侠小说的主角大大不同,他既不会什么武功,也不是什么侠客,只是一个小无赖。但韦小宝却总能因祸得福,总是那么有运气,总是那么轻松游戏地得到成功。
最后韦小宝出入于宫廷,成名于朝野。他不学又“有点术”,不侠而又“有点义气”。韦小宝有韦小宝的本事,靠在妓院听书与看戏学得“满腹文化”,靠在妓院混饭的经验,就能学得了阿谀奉承、厚颜无耻、见风使舵的功夫。
韦小宝能把庄重的宫廷、森严的政治舞台当成市井的赌场。而奇就奇在他虽不是“大善”但也不是“大恶”,既非“大忠”又非“大奸”,既不是“大义”也不是“大逆”。韦小福运气好得简直难以想像,他在清廷中混得好,在社会的各个层次中混得好,在国外也能福星高照,左右逢源,甚至“艳福”齐天,一口气娶了七位美貌的夫人。书中这样写道:
韦小宝道:“幸亏我本事起码得紧,皇上什么都强过我的,因此不会忌我。我只有一件事强过皇上,除此之外,什么都是万万不及的。”
阿珂道:“你哪一件事强过皇帝了?”韦小宝道:“我有七个如花似玉的夫人,天下再也找不出第八个这样美貌的女子来。皇上洪福齐天,我韦小宝是艳福齐天。咱君臣二人各齐各的,各有所齐。”他厚了脸皮胡吹,七个夫人笑声不绝。
确实,韦小宝的艳福不浅。他的七位夫人,除了美貌外,值得夸耀的还有七位夫人都各有极为奇特的身份来历,那是连做皇帝的也不一定能得到的。七位夫人中双儿是一位官宦人家的丫头,皇帝是不愿要的;曾柔是王屋山强盗的女儿,皇帝是不敢要的;沐剑屏是沐王的千金,沐王府是反满抗清的,皇帝是要杀的;方怡是沐王府的武士;苏荃是叛国通敌的神龙教教主的妻子;阿珂则是李自成的女儿;建宁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妹妹。因此韦小宝对此是得意非凡的。
韦小宝的几位夫人,真让人瞠目结舌!双儿是主人送给他的;曾柔是他赌来的;方怡是救情人心切违心答应的;沐剑屏是他软硬兼施与他有了“肌肤之亲”后无可奈何的;建宁公主是在送亲路上与他有了关系的;而苏荃与阿珂,则是在扬州丽春院中中了迷药被他奸污的。韦小宝和他的几位夫人有爱情吗?这一点其实很难说。最起码在小说的最后,韦小宝和他的夫人们传统中国式一夫多妻式的婚姻,表现出来的是其乐融融。对于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那么简单和武断。
- 上一篇:第八回 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无见因
- 下一篇:金庸的政治意识可以追溯到少年
发布时间:2019-06-0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xiaoshuo/jinrong/15749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