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
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
明昌远堂李仕弘刊本《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正文书影
明昌远堂李仕弘刊本《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牌记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华光天王南游志传》,又名《华光天王传》、《南游记》、《南游志传》、《南游华光传》。四卷十八回。题“三台馆山人仰止余象斗编,书林昌远堂仕弘李氏梓”。余象斗,又名世腾、象鸟,字仰止、文台、子高、元素,号仰止子、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福建建阳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昌远堂李仕弘刊本,藏英国伦敦博物馆;清嘉庆十六年(1811)《四游记》合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道光十年(1830)《四游记》合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小蓬莱仙馆《四游记》合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昌远堂李仕弘刊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游记》排印坊刊本。
灵鹫山后有一洞,洞主独火大王,这日去灵山听如来讲经。因不满斋筵而与如来弟子争执,被如来法堂前油灯修炼而成的妙吉祥放出三昧真火烧死。妙吉祥因触犯佛规,带着如来所赐“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风,风中无影;四通水,水中无碍;五通火,火里自在——的神能和可见三界的天眼,罚入马耳山马耳家投生,取名三眼灵光。
灵光未生时,其父死于与龙王的战斗中。灵光生后,人小志大。杀死又来挑衅的龙王,报了父仇。后游灵虚殿,盗走金枪,放走火蛛精,被紫微大帝困死九曲珠内。飘荡无依的灵光之魂,被妙乐天尊送至斗梓宫炎玄大王处投生,名叫三眼灵耀。
灵耀长成后,即拜妙乐天尊为师,授十八般武艺,变化无穷。得师父金刀,炼成三角金砖宝藏。其时,中界风之精、火之精在飞帘洞中作怪。玉帝就命神通广大的灵耀下去,收伏了风、火两怪,并得风、火两轮法宝,得胜回朝,被封为火部兵马大元帅。玉帝因下界献了一支三界皆闻香味的琼花,举行“琼花会”。灵耀不满宴主金枪太子作为,大闹“琼花会”,被玉帝削职,又受欺压。终于反出天宫,走下中界,自号为华光天王,拜朝真山洪玉寺火炎王光佛为师。后随师父上天曹,看望父母,并潜入天门,行刺太子。打破梭婆镜,放走金睛百眼鬼、吉芝陀圣母。被天兵天将围捉,大败而走。被北方玄天上帝收服,指示华光南下,火烧了南天宝得关。入中界,在绿水芙蓉洞,收千里眼、顺风耳聪明二大王;在千田国显灵,收火漂将。后巡游天下,来到师父面前。闻玉帝招兵买马捉拿自己,听师言,投胎南京萧长者家躲难,恰投在女妖吉芝陀圣母所变的假范氏腹中(萧原妻范氏已被其吃掉)。生下华光后,吉芝陀吃人本性不改,被龙瑞王捉上云端,打入酆都。
华光出外寻母。为打听母亲下落,假太乙救苦天尊讲经说法,以问消息。哪知却被上天疑为必有反乱之心,又派天兵天将捉拿华光,但屡战屡败。后如来说明:华光下中界、收五鬼、除民害,有功于天,并无反意。因此玉帝让华光官复前职,权坐中界,永受香火。华光因母不知去向,就找龙瑞王要人、和观音佛母斗法、占清凉山,逼得文殊、普贤上天曹告状。玉帝派哪吒带兵出战,互有胜负,后被辟瘟使者骗去金砖。华光无奈之下,也骗得凤凰山玉环圣母金塔。在与圣母之女铁扇公主战斗中,由相识而结成良缘。不久别妻,再次寻母。途中,闹蜻蜓观,收降落石大仙;闹东岳庙,闹阴世……后得师父火炎王光佛指示,得知生母被龙瑞王押在酆都受苦,日间铜棒三十下,夜间铁棒不离身。于是,华光变天使,变天尊,三下酆都,中界任其驰骋,下界为之所乱,终于将母亲——吉芝陀圣母救了出来。
哪知,圣母本性不改,仍要吃人。华光闻吃了王母娘娘金岳园中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子、三千年成熟的仙桃,就不想吃人,就变作齐天大圣,来到金岳园偷取仙桃。给母亲吃桃后,果然不再吃人,心中十分高兴。但华光此举却使大圣蒙冤,受到玉帝责问。大圣有口难辩。众臣保奏,限一月查出下落,否则就要送去西天,与如来问罪。大圣到南海观音佛母处询问,方知是“闹三界”的华光假冒偷桃。大圣知后大怒,回花果山,点起父子兵,杀到华光住地离娄山,喊战连天。交战中,华光被大圣之女月孛星拷动骷髅头,即头痛眼昏,败回山洞,二日之内将自死。
华光师父知华光与齐天大圣大战,必落月孛星之手。特出面向大圣说明缘由,担当一切责任。化干戈为玉帛,使大圣与华光结为兄弟。华光也得玉帝赦免。于是吩咐手下人等,看守院庙田产,遍游天下。逢灾救灾,遇难救难。
却说灵山世尊,见华光母亲救出、功成圆满,仍不肯皈依佛道,只管在中界游荡。于是叫弟子变作凡人,去做砍手变龙、砍脚变狮的神仙把戏,哄他学法,骗他上山。华光果然中计,来到如来面前,无法再反,情愿皈依佛道。如来指明前因后果。玉帝加封华光为玉封佛中上善五显灵官大帝,永镇中界,万民求男生男,求女生女;买卖一本十利;读书者金榜题名。感显应验,永受祭享。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2019-05-13]
-
《万锦情林》
[2019-05-13]
-
《三国志演义》
[2019-05-13]
-
《三教偶拈》
[2019-05-13]
-
《三教同原录》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