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倾谈》
俗话倾谈
清同治九年(1870)广州五经楼藏板本《俗话倾谈》扉页书影
清同治九年(1870)广州五经楼藏板本《俗话倾谈》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两集四卷十八则。题“博陵纪棠氏评辑”。评辑者邵彬儒,字纪棠,广东四会人。成书于清同治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同治九年(1870)广州五经楼藏板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同治华玉堂刊本,藏英国伦敦博物院;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藏英国伦敦博物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文裕堂排印本,藏英国伦敦博物院。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华玉堂刊本及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五经楼藏板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华玉堂刊本及五经楼藏板本。
一集卷上
横柴纹
康熙年间,重庆府人安维程,为人平和,四十身亡。其妻沈氏,人号“横柴纹”,喻其性格极偏颇,固执而倔强,不循道理,随意而发。生有二子,长名大成,生来孝顺;次名二成,一片愚顽。长子取妻郑珊瑚,禀性和顺,奉事婆婆极为孝敬,而沈氏视之如眼中钉,动辄厉声责骂,家里没有安宁之日。大成事母极孝,无奈便与珊瑚一纸休书。珊瑚如当头泼下盆冷水,自思进退无门,便自寻短见,一死了之,幸被邻人救下。横柴纹复破口大骂。珊瑚无颜回娘家,只好往大成的姨母家暂住。不日横柴纹又为次子二成娶亲。二媳周臧姑性情凶悍,人称“霸巷鸡”,婆婆说话一句不中意,就顶嘴骂十句,睡到日高三丈方才起身,喝令婆婆洗碗洗碟,煮菜煮饭,稍不遂意,就大声喝骂。此时横柴纹斗她不过,灭了威风,只得忍气吞声。横柴纹气恼成病,故而大成请姨母过来为娘作伴。姨母的媳妇天天使人送来鱼肉、水果、点心,横柴纹不时夸奖大姐有个好媳妇。大姨说:晓得做好家婆,便有好媳妇,且称赞珊瑚性情如何如何好,此时横柴纹只能唉声叹气,悔恨不已。大姨方说明珊瑚没有改嫁,出走之日起一直在她家织布度日,而所有食物孝敬,皆她积钱买来。横柴纹惊喜不已,接珊瑚回家,并痛改前非,善待珊瑚。
七亩肥田
雍正年间,潮州普阳县来了一个新知县,审事甚明白。县中有兄弟二人,长曰陈亚明,次曰陈亚定。自父亲陈智去_世后,留下肥沃之田七亩,两人眼巴巴看着,都想独占,故而兄弟争吵不已。请来亲族调解,不能解决,无奈之下,告之于县官。县官问明缘由,审理之时,亚明出示父亲分单,上写:“此田交与长子收领。”亚定亦出示父亲执照,上写:“七亩余田交亚定永远耕管。”县官说:你们双方都在理,唯你父无理,要打开棺材查问,为何既写执照,又写分单,致使兄弟相争。兄弟俩面有难色,默然不语。县官又命二人各伸出一只“不痛之足”,用夹棍夹之,能忍住不说痛者,将田给他,二人回答没有不痛之足。县官又命差役将二人各锁一脚,使同席而食、同床而睡。初时,兄弟俩尚愤愤不平,总无言语,三日后有悔恨之意,第四日兄弟相与讲话,晚间同席,相与劝慰。县官又问二人各有几子,答称各有二子。县官说既各有二子,长大之后,势必相争,不如各去一儿送养济院交与乞食头儿做亲儿。兄弟俩方才懊悔,犯不着为七亩肥田打官司,各说服其妻,以七亩肥田为春秋祭祀之用。
一集卷下
邱琼山
邱琼山,广东琼州琼山人。其祖邱普,乐施好善,救济贫困。遇灾荒年,煮粥以救乡邻,并设义冢,故生者含其恩,死者得其所矣。邱琼山八岁在塾中,与归田官之子一起学作对联。塾师赞之。轮着归田官之子,塾师说不通。归田官召来琼山,亲自出对。归田官出“谁谓犬能欺得虎”命对,琼山对曰“焉知鱼不化为龙”。归田官大为叹服。自此加意培护琼山。后琼山中进士、点翰林、升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其祖邱普红颜白发,老而康健,始信苍天不负好心人。
积福儿郎
明朝浙江鄞县有杨忠谏,家中贫苦,以开馆收教蒙童为生。其立身处世有三大善处:教人以道,奉亲以诚,怜孤寡以义,故声望日著。杨姓之族分数房,忠谏一房最弱,每为别房所欺。同族有杨崇兰者,强横霸道,二子亚况、亚悌,行事惯为刁恶。杨氏祖业由崇兰把持独理,中饱私囊。一日忠谏要求崇兰清计祖产,使合族见个分明,杨崇兰由此怀恨在心,使二子在路上寻衅,毒打忠谏。众兄弟欲去告官,为忠谏所阻,谓久之必自毙。后二子经商至岳州,经洞庭湖遇巨风,舟覆沉水而死。崇兰自此家境日益衰败,有时路遇杨忠谏,羞惭不已,常掩面而过。
闪山风
山西富商关某,在金陵放账,索账时常持刀对债户相逼,又结交衙门差役,仗势欺人,逼死人命,故有“闪山风”诨号,言其为无情之暴风也。乡民朱大宽以卖菜为生,好赌,曾向闪山风借钱一千文,计及一年,共计本息三两,一时无法归还。关某破口大骂,并将刀柄递向大宽,说:“有刀在此,现时你不杀我,便是我杀你,立即了结此事。”大宽气极,接过刀柄便向关某刺去。闪山风掩住伤口,走到街上,米铺店王其勉请关入店饮茶息怒。闪山风刚坐下,血从腹中冲出,满地红水横流,一命呜呼。街坊地保鸣官,山西客商联名控告。官府以为街上并无血迹,断定王其勉为凶手。严刑之下,王只得胡乱招供,但交不出凶器,又挨了几次打。其勉之子亚勤确信其父并未杀人,故而写一纸贴于当众之处,言如凶手能自己承认,即奉上银子五百两。朱大宽原本也甘心抵命,因老母要供养,故而迟疑,现在既无后顾之忧,便接银回家,携刀到官府自首,将事情原委详细说明。官府听了大宽供词,看此刀与伤口也相符,又探知闪山风常持刀索债,逼人卖子卖女,逼死人命者屡屡有之。县官以为闪山风死有余辜,判大宽减罪一等,充军黑龙江。大宽后遇赦,回家赡养母亲。
九魔托世
浙江湖州归安县财主王柱伟,娶妻金氏,生有九子,有家财十万,真可谓人财两旺。某年大饥荒,死人遍地。夫妻两人商量,安能见死不救。于是施粥赈灾。远近百余里内,灾民扶老携幼,蜂拥而至。柱伟为此破费家财七万。至田禾将熟,饥民方各自归家。此后柱伟千里传名,人人颂其功德。不料自赈饥后,其九子连连得病,不满两年,相继天亡。人皆叹息,谓天眼无珠。夫妻欲寻短见,自思不明原委,死亦不甘,便请人扶乩。乩言谓柱伟之父生前贪财重利,刻薄成家,天神震怒,分送九魔下降。九魔者,王家之败家精也,长大后吃喝嫖赌,要将王家积聚之财败个精光。如今柱伟夫妇结了善缘,天帝收回九魔,另赐五个好儿子,将来登科及第,大显门庭。后果生五子。
饥荒诗
明朝景泰五年,朝廷使周文襄往陕西开仓赈灾,回复之本章中有两首诗,其诗真字字血泪,语语伤心。
(一)
萧萧行马过长安,满目饥民不可看。
十里路埋千百冢,一家人哭两三般。
犬衔骸骨人将朽,鸦啄骷髅血未干。
寄语当朝诸宰辅,铁人闻看也心酸。
(二)
艰难百姓也堪悲,大小人民总受饥。
五日不烧三日火,一家关闭九家离。
只鹅才换三升谷,斗米能求三岁儿。
更有两般堪叹处,地无荒草树无皮。
瓜棚遇鬼
沧州河间县上河涯陈四,以卖瓜菜度日。一晚在瓜田看守,遇鬼。一鬼言:陈四要不了两天当死。另一鬼则说:陈四邻居财主婆失钱两千,怀疑婢女偷去,天天鞭打不止。陈四之母不忍心,谓婢偷与不偷尚属无凭,然天天遭打,有死无生,实为可悯。于是将自己衣裳首饰尽行抵押,得钱两千,交与财主婆,承认钱是她偷的,救了此婢。灶君将此事上奏天帝,城隍查得陈四之母有此阴功,应有子养老,故将其子添寿十二岁。陈四闻之欣喜,奉养老母,福寿而终。
鬼怕孝心人
清顺治十三年,山西晋城大瘟疫。顾亚成之子远出,其媳钱氏暂住娘家。钱氏闻公婆俱染重病,急欲归探。是时亲朋好友皆不敢过门探问,故其母止之,曰瘟疫谓之有牙老虎,若撞上连你也遭死。钱氏说翁姑有病,不归奉事,与禽兽何异,便急急起行。群鬼谓孝妇归家,皆走避。 钱氏入门,病者皆能起坐。 钱氏精心调理,公婆及姑叔等皆很快痊愈。
张阎王
杭州秀才张继兴,品行不端。某日见一妇人装鬼弄神以骗人,大怒,以掌击其嘴,言其妖言惑众,称己若做阎王,必断其颈。不数日,此妇颈上生疽而死。人皆谓张有灵验,谓之“张阎王”。又数年,张继兴梦鬼神召见,言其责巫婆虽然在理,但本人亦非正经人物,令其自供平生作恶之事。张继兴又见中坐之神像,与己之面貌相同,方惊异前生果阎王也。后张继兴三次遭雷打,死而复生,自此勤于修善积德。
修整烂命
论修善之有益。有云:“……说天地生人,原为有用。生你出来,利益人。若生你出来难为人,你难为人,人难为你,岂得成个世界……”
二集卷上
骨肉试真情
香山县有明氏兄弟,兄名克德,娶妻凌氏,弟名俊德,尚未婚娶。克德与钱、赵二无赖为友,常在家吃喝玩乐。俊德见钱、赵常来搅扰,俱是无益之谈,渐生怒气。钱、赵亦知其憎厌,故常在克德面前挑拨离间。克德自此与兄弟如仇人,不时打骂。凌氏苦劝其夫,不听,终将其弟驱赶出门。一日凌氏心生一计,杀死大狗,扮作人形,置于后园中。克德夜间大醉归来,凌氏附耳说有人移尸嫁祸,使克德急请钱、赵来协助掩埋尸体,钱、赵皆托辞不肯来。凌氏又说患难见真情,不如去请二叔,俊德果然回家协助掩埋。自此克德与钱、赵日益疏远,俊德也辞了东家,回来耕种。钱、赵又来沾光,克德无心接待,皆悻悻而去。一日钱、赵相逢,说克德无情,便去探寻埋尸之新坟,再唆使一乞儿告于官府。县官审问后开棺,却是狗尸,凌氏遂将事情原委说清楚。县官严办钱、赵,并盛赞凌氏之贤德,说她能感化丈夫,和好兄弟,乃天地间第一奇人。
泼妇
乾隆间浙江温州府有一农家,姓齐名仲良,生二子。长名思贤,娶妻慎氏,颇有姿色,加以聪明伶俐,说话尖新,思贤视为掌上明珠,每外出经商回家,将一半钱财与妻,交一半父母。慎氏见丈夫如此珍爱,便矜持起来,所得钱财,置衣裳,打首饰,拜神看景,肆无忌惮。其母劝思贤将银子交与父亲,代他买田置地,何必多与妻浪费。思贤不答,归告其妻。其叔思德劝其嫂,两下说话越来越重,慎氏恼怒,自缢身亡,以图嫁祸齐家。慎氏父母果来大闹,说要去告官。齐仲良怕告官受累不浅,请人赔话,慎氏父母说要偿田三十亩才肯干休,仲良无奈依从。思贤归来,不去劝慰父母,日夜啼哭,只可惜死了好老婆。仲良赔了田产,子又不孝,愤而投河自尽。仲良之妻痛丧其夫,直至慎家吵闹,扭住亲家之胸,死死不放,要与其跳水死。媳之父母无奈,只得交还前田,又再补偿三十亩。媳之父又心生忿恨,吊死齐家门口。两亲家以一死一讹,一讹一死,讹无尽头。故而两村父老出来排解,着齐家交还三十亩田了事,事遂平息。
生魂游地府
福建漳州丁兰吉,别号梦灵。九月九日,乘兴登高,坐在山顶,自斟自饮。忽起风来,吹卷地上黄叶,团团滚滚,极似有情,即奠酒三杯,地上黄叶旋转而去。兰吉似醉而醒,见一青衣人,自称阴司差,言赐美酒,何以为酬? 兰吉请其领着往十八层地狱一游。青衣人即相引而行,见各色人物,有的垂头丧气,有的欢天喜地。忽然牵得一犯来,头带顶,脚着靴,颈挂朝珠,身穿袍带,昂昂而来,总无畏惧,原是一个治百姓的官太爷。狱卒说此人阎王爷已审过,说他刻剥百姓,其罪重于贼,吩咐要打八百。此官又肥又白,肉多骨少,打了几棍,就叫苦连天,大声喊叫,说不愿做官,愿认做贼。兰吉看了一层又一层,尽是在阳间作恶,在阴间受罪之人。看了多时,青衣人领兰吉回到山头,山鸟鸣叫一声,即时惊醒,日色已半落西山。
借火食烟
嘉庆初年福建厦门龚承恩,家财三十余万,势压一方。为建造高楼大屋大花园,工匠成百,龚财主在床上抽着鸦片督工。一日午后,一个泥水匠在烟灯上借火吸烟,龚承恩勃然怒骂。此人羞惭满面,忿忿不平,向木匠借来大斧,将龚承恩杀死,凶手当场被捉。龚府告到衙门,凶手拘到,自思必死无疑。有厦门同知吕有才使人教凶手言,曰杀人之事皆主人之妾所指使,即可减罪一等。凶手大喜,升堂时果云所教之言。差官即去龚家锁其妾,合家知妾冤枉,知若到官门,必受苦刑,逼其供认,若已供认,定要处死。合家商量,即送银二万两,遂免追究。官又教凶手言,曰杀人之主意实出于其妻,官又传票锁其妻。妾不肯出,妻安肯从? 龚家又抬银二万两送官,官受银后,即勾销拘妻之传票。第三堂又审凶手,官大声喝骂,说此案与妻妾无关,何得乱说牵连,遂将凶手正法。
二集卷下
好秀才
明朝天启时,昆阳曾恭禹娶妻颜氏,生子亚成,养至七、八岁,贼乱起,妻与子俱被贼捉去。乱定之后,恭禹续娶填房孔氏,又娶妾杨氏。孔氏生亚孝、亚忠、亚信三子,杨氏生亚悌、亚仁、亚义三子。六子顺序之名为孝、悌、忠、信、仁、义,俱是好字眼。然其中惟亚悌为秀才,人品好,依理行事,其余五子,俱是招惹是非、性情暴戾之徒。恭禹死,兄弟分户异居,亚孝以亚悌为庶母出而卑视之。亚悌之母杨氏死,亚孝不准庶母葬先父墓旁,且不为丧礼。又一年,亚孝之妻死,亚悌尽礼,俯伏而哭。亚仁、亚义以亚孝不为己母着丧服,遂隔墙饮酒作乐,亚悌力劝不成,遂移居于外。亚成从贼中逃出,亚悌赠以田地房产,亚成十分感激。亚成自幼入贼,杀人无数,且长得又高又大,凶暴之气百倍于人,故众人皆惧之。亚成择日移庶母之棺葬于父墓旁,令各人孝服相从,亚孝等皆不敢出声。其时亚孝亦生五子,二为妻所生,曰继业、继德,二为妾所生,曰继功、继绩,一为婢所生,曰继祖,五子俱学其父之样,终日吵闹不休,只想寻仇作对。继祖不能存身,从二叔亚悌住。后亚孝二子继业、继功、二媳冯氏、曹氏斗殴死,亲家率众来闹,各有所伤。官府将曾家男女捉去,幸亚悌向官府求情,方得释放,自此皆奉亚悌为主,故而家中相安。
砒霜钵
清道光年间,金陵邬家治娶妻梁氏,为人忤逆凶毒,人称“砒霜钵”。家治父子外出谋生,有老母年近七十,双目失明,砒霜钵不令温饱,且常虐待之。一日婆婆不服,与之斗口。孙媳妇韩氏,性颇和顺,多方劝解,两人归房。砒霜钵怒不可遏,乘媳妇韩氏不在,取了绉纱包头带,打个活结,向盲婆婆头上一套,不久勒死。韩氏进屋,砒霜钵要她不得泄露。韩氏心内叫苦,泪流满面。砒霜钵便大哭起来,邻里闻哭声过来探问,告之曰:“婆婆吃了四大碗腊肉鸡蛋葱花炒饭,食完口渴,又喝了一大煲茶,饱得两脚伸直而死,现有孙媳作证。”邻居也无从怀疑,只说了饱死胜过饿死一类话。不久其夫及子归来,丧事已经办了二十日,自以为高枕无忧,逍遥自在。不过半年,砒霜钵忽生大病,寒热交作,冷如冰冻,热似火烧,呼疼叫痛三四天,四体开裂而死。
茅寮训子
清康熙间,有人名同珍,官为宫詹,故人称宫詹同珍。中年丧妻,续娶填房汪氏,秀丽贤淑,待前房三子如己出。同珍性气刚直,遇事不合,便忿忿不平,后因一件案子办得太烈,致削职抄家,产物一空,渐成贫困,汪氏极力支撑。后同珍死,汪氏年方二十二,家中一贫如洗。汪氏痛不欲生,原决意与夫同亡,只为抚养诸儿,才硬着心肠咬牙挺住。汪氏教子苦读,十年之中,历尽千辛万苦,三子皆登科甲,汪氏卒封一品夫人。考其一生品格:其貌美而正,其气清而静,其心切而平,其志坚而苦。时皆以之为楷模。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2019-05-13]
-
《万锦情林》
[2019-05-13]
-
《三国志演义》
[2019-05-13]
-
《三教偶拈》
[2019-05-13]
-
《三教同原录》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