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吴音:作者所居信州(江西上饶),旧属吴国,故称该地方言为吴音。翁媪:老公公和老婆婆。无赖:顽皮。莲蓬:莲花开花后结的果实。莲蓬内有子(莲子),可吃。
【鉴赏导示】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终究壮志难酬。是宋代最杰出的词人,词作数量也居宋代词人之冠,达620多首。其词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和抗战恢复的雄心壮志。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这首词是他早期描写农村生活情景的词作之一。读来让人爱不释手。
【鉴赏】
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也是他写农村题材词作的代表。全词只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面貌鲜明地勾勒出来了。
词一开头写了农家生活环境。那低小的茅屋门前,一条溪水流过,在岸边青草的掩映下,显得清碧可爱,这是一幅清幽静穆的茅舍流水、碧草如茵的风景画!作者以此为景物背景。接着,作者又从人物方面下笔,写了茅舍的主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作者不直接说,而用疑问的口吻提出,这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其实,这对白发翁媪正是“茅檐”的主人。这两句也包含双方会心的微笑,彼此关心、爱慕、欢怡等种种情态。作者巧用“醉里”就把一对带有酒意的情深意挚而富有风趣的老夫妇的形象,鲜明传神地刻画出来了。
下片,转入写他俩的儿子。大儿埋头在小溪的东边锄豆田的杂草;二儿正聚精会神地编织着鸡笼;“溪头卧剥”四字,特别是“卧”字,写活了小儿的神态,也形象地展现出小儿躺着撒赖的神情动作。卧地不起是小孩子撒娇的特征,“卧剥”正体现了这一点。“卧”又含有懒的性质。他不站,不坐,而卧吃,足见其懒了。至于在溪头“卧剥”,又有了深一层的意义。也许“翁媪”说了他几句,他不仅不听,反而在溪边躺着剥莲蓬吃,这不正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景吗?这足见作者观察体悟入微。
这首词作者用六句话写了五个人物,而翁媪和小儿又写得栩栩如生。作者善于把握现实生活,摄取典型特征,如写“翁媪”抓住了“醉里”“相媚好”;写“小儿”,则抓住了溪头“卧剥莲蓬”,作者还通过慨括性强而色泽鲜明的语言,表现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鉴赏要点】
[1]名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结构之妙:以溪水流向贯串全篇。写一家五口,用笔有直率,有婉曲。[3]词风清新自然,为农词的代表作。
-
题柳·舒位
[2019-05-13]
-
题画(二首选一)·黎简
[2019-05-13]
-
述怀(其一)·蒋士铨
[2019-05-13]
-
述怀·胡朝梁
[2019-05-13]
-
书感·陈三立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