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春望》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2019-05-13 可可诗词网-新课标中学生古诗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破:指唐都长安被安史叛军占据。此句说只有山河仍在,意渭其他皆已不存。下句言城中春日唯有草木丛生。感时:指感伤时局。此句说因感伤时局,看到花开也伤心落泪。恨别:怨恨与亲人离别。此句因怨恨与亲人别离听到鸟鸣也觉惊心。烽火:代指战争,此处指唐军与安史叛军的战斗。搔:抓挠。搔头是心绪烦乱时的动作。浑欲:简直要。不胜簪:说头发少得不能插簪子了。簪是古人用来插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

【鉴赏导示】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抒情诗。长安沦入安史叛军之手,看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了诗人的愁思。

【鉴赏】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肃宗在武灵(今属宁夏)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省富县)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困居长安。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于次年三月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情。全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郁蕴藉,自然深挚。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满目荒凉,山河依旧,世事全非。沦陷后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中。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以下皆由“破”而来,因此“破”有提携全篇的作用。此联为全诗创造了悲凉沉寂的气氛。颔联是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诗人由泛览满城草木一片凄凉转而推出花、鸟的特写镜头。对颔联两句诗的理解,诗评家有分歧,焦点在“溅泪”、“惊心”的是花、鸟还是人。一般的理解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因感时恨别,见了这娱人之物反而掉泪惊心。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前四句,“望”字统领,诗人的视线从都城到山河,由全城到花、鸟,感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这样,在景与情的变化中,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系念亲人。颈联写在战火中急切渴盼亲人家书的迫切心情。尾联写在此境际中愁绪满怀,搔首徘徊,顿觉白发稀疏、几不胜簪。“白发”、“搔”、“更短”突出了“愁”的结果。这些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情怀,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鉴赏要点】

[1]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情景相生,景情交融。[3]风格沉郁顿挫。[4]语言凝练。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