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赏析

2024-08-26 可可诗词网-学生古诗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一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1181—1192),他常闲游于博山道中,风景如画,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把一首短短的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风华正茂而涉世不深,乐观自信但想法单纯,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之后,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思想单纯,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意思是说,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起到了“中间枢纽”的作用,由此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使只有四句话的上片,表达了一个很完整的意思。

古人登临多悲慨,如王粲《登楼赋》云:“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杜甫《登楼》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些名篇都将登临与“愁”字联在一起。中年以后的辛弃疾就有“怕上层楼”之句(《祝英台近·晚春》)。而他在少年时代“爱上层楼”,是想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的“愁情”。无愁而登楼觅愁,勉强诉说一通愁情,连自己也感到有点别扭。作者描述自己思想上这一矛盾现象,揭示了内心深处微妙的感情活动,非常真实地写出了他少年时代的精神面貌。

词的下片,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他一生力主抗战,恢复失土,一直为投降派所排挤,尽管“负管、乐之才”,却“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再看下面“欲说”两句,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欲说还休”,也见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词中的“欲说还休”已经是对“愁”字的一种概括,辛弃疾用它来表示自己愁闷已极,隐含着作者从“多少事”中激发起来的无限感慨,就很能反映出他饱经忧患的心理特征。同上片的叠句一样,这两句“欲说还休”也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所谓忧喜相寻,乐极生悲,处在十分复杂的矛盾转化状态中。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我们知道,他胸中的忧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但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表面上看,愁与秋似不相关,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色入心即为愁。同时,与登楼说愁一样,古人甚多悲秋之作;“悲哉,秋之为气也。”(《楚辞·九辩》)因此,“天凉好个秋”,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深沉含蓄,细细体味,真是愁绝!辛弃疾之善于抒情达意,于此亦可见出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