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抒情散文。全文很短,只有一百一十九字,但写得层次井然,意义深刻。
全文可分作两段。
文章一开始,作者首先总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然后由一般到具体,列举晋陶渊明独爱菊,唐代以来世人又特重牡丹。作者举此两例,是很自然的。说其自然,是因为陶渊明被后人推为“古今隐逸之宗”,他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恬淡生活成了后世文人的一种理想追求。作为十分讲求内心修养的理学家周敦颐,对陶渊明也不无赞赏,而况作者又正卜居庐山之下,这里,正地近陶渊明的故乡。至于牡丹,世人爱牡丹之“盛”,自唐代以来一直如此,其时,洛阳牡丹甲天下,被人视为“国色”,叹为“奇赏”。周敦颐结庐匡山,当他爱赏莲花,不能不联想到自唐代以来世风之重牡丹。往下,作者紧接一转语:“予独爱莲”。与前两者形成对比,文章顿起波澜。在古代诗文中,说花道柳,多非实指,常有喻意,从《离骚》以来大率如此。《爱莲说》亦意在托物言志,借莲花以说君子,而作者所用手法,是将事物或将事物的某种特征以象征人,摄其神理,亦物亦人,达到形神兼备。接下几句,作者写莲花之可爱,笔笔扣住莲花的具体特征,又句句是对君子品格的描绘与赞美,虚实相济,具有象征意义。这数句写得很有层次,作者首先从外在环境写到莲花本身,接着,作者进而写莲花的表里特征,最后,作者又写人们观赏莲花时的感觉,形象地再现了君子的品格。
文章的第二段,是作者对菊花、牡丹、莲花三者的评说。在写法上,作者仍然采用烘托对比的方法,以“得众爱”的牡丹和陶潜后鲜有人爱的菊花来突出自己对莲花的厚爱,表现出不同流俗的思想情趣。要深入理解作者的这一思想情趣,还须联系作者的理学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思潮。
宋代理学,是一种新的儒学,它不仅对传统的儒家经典作出了新的解说,而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佛老思想的因素。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在讲到周敦颐的这篇《爱莲说》时,曾引证了《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中对莲花的“在泥不染”和香、净、柔软、可爱四种“德”的解说,这种看法是可以成立的。佛教的这种理论,不仅影响了周敦颐的道德观,而且也可能就是这篇《爱莲说》艺术构思的诱因之一。佛教是逃避人世的,在佛教中的莲花也是超凡出尘的,但周敦颐用莲花为寓托物而写的这篇《爱莲说》,其思想倾向并非与之尽合。作者笔下的“莲花”,是处在尘世的嚣杂之中而能保其清洁,其心正,其意诚,中无欲望杂念窒塞,持静守虚,品性不凡。它既不同于菊花之避世,更不同于牡丹之媚俗,它是入世而不拘于世,用世而不媚于世,是君子而不是隐者,更不是追逐名利的达官贵人。这与佛教中莲花的寓意是有一定区别的,其间融和着儒家的修身用世的思想。《爱莲说》形象地体现着周敦颐的道德观,反映出宋代理学十分注重内在修养、强调以品格为世人楷模的特点。当然,作者通过莲花的具体形象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有其局限性的。他所推崇的道德修养,是完全以封建规范为准绳,而且表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趣。但是,如果我们剔去这些糟粕,着眼于作者对美好贞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则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是十分可取的。在艺术处理上,前一段是具体描绘,这一段是加以点示;前段的描绘笔笔精采,此段的点示在在意深,两段相互辉映,缺一不可。
总的说来,周敦颐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托物言志,词近情遥,含意很深刻,艺术表现也很成功。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19-12-19]
-
黄庭坚《寄黄几复》
[2019-12-19]
-
柳永《雨霖铃》
[2019-12-19]
-
温庭筠《商山早行》
[2019-12-19]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