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文的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 叙事记叙文的阅读。
首先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这便于理清文章的思路,便于总体把握记叙的内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所写的材料不同,文章的要素出现的情况也不同,有的记叙文中,如果其要素是读者熟悉的,或者不交待也不影响阅读效果的,可以省略不交待。例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具体的时间、地点在文中就无法找到。而有时,表示时间、地点的这两个要素,交代得比较灵活,如“清晨”时候,可用“太阳快出来时”“朝霞已经满天”等描述性语言来表述。另外,记叙文的线索,有些是与标题有关,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是以一件珍贵的衬衫的由来为线索。但也有些记叙性的标题与线索并不完全一致,如杨朔的《荔枝蜜》不是以荔枝蜜,而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的,因此,在解题时,不能把线索与标题混为一谈。
第二,要理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记叙的顺序关系到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的划分;记叙的人称是文章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以“我”来写,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但限于“我”的所见所闻;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一般用于抒情性语句,整篇文章运用第二人称的较少;第三人称以“他”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在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时,应当结合记叙的顺序来考虑;在解答有关语句的作用时,除
结合内容和表达方式外,也应当注意人称的变换。
第三,要了解记叙文的详略和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的详略与文章的中心密切相关,一般说来,能突出文章主旨的情节、场面写得详,其余则略。记叙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除了记叙以外,则常常会用到描写、议论和抒情。运用描写,目的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阅读时,除分清文中属于什么描写外,更要弄清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中心意思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也有先议后叙,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含的意义,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的直接抒发对事物的思想感情,而大多则是借助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阅读时要注意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记人记叙文的阅读。
记人离不开叙事,因此,有关叙事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大多适用于记人记叙文;同样,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也大多适用于叙事记叙文,记人叙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第一,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活在社会中,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德就表现在社会行为中,我们分析人物思想性格,就要分析人物做了哪些事。
第二,通过分析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方法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之分,正面描写中又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通过别人的语言、行动来写人,也包括利用环境来烘托人物。而在一般的记叙性文章中,描写人物是以正面描写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来表现人物的,有时还通过细致具体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阅读时要注意从中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写景状物记叙文的阅读。
以描写山川风貌、自然景物、花鸟虫鱼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称为写景状物记叙文。其中所写景物既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人为的建筑等。
第一,要抓住作品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各种景物都有它各自的特点,花有花的形状,草有草的状态,品种不同形态不同,而同一景物由于季节、时间、气候等不同,又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特点,如同样是雨,春雨如烟如雾,显得细腻;夏雨急骤如豆,显得刚烈;秋雨连绵如诉,显得缠绵;冬雨寒气凛冽,显得冷峻。阅读时,既要注意抓住景物在某种条件下的外形特征,同时要注意从具体的描绘中概括其特点。
第二,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定点法。作者站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照观察的顺序,逐一将景物进行描绘,向读者展示具体的景物或场景,这是定点空间转换法。也可以站在一个点上,按照时序变化,将同一景物的变化状况加以描绘,这就是定点时序法。
②移步法。作者移步换景,将各种景物通过不同的观察点加以描绘,既可用不同角度写同一景物,也可用不同立足点写众多景物。
第三,揣摩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往往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认识感受,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即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我们阅读时应当缘景入情,这样才能把握写景中的深刻内涵。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我们阅读这类记叙文,要通过“物”的外形特征,弄清所言之“志”。
例一: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 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①什么?
[记叙]
②上面文字是从《香山红叶》里选出来的,这里写的是“梦赶泉”的来历,读者对它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是( )。
A. 与文章中心不相关,可删掉。
B. 用得好,吸引读者,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
C.用得好,使美丽的香山笼上了迷人的神话色彩。
D. 可用可不用。可用,因为它与香山有关。可不
用,因为它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
[C]
③ 上面文字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老向导讲述“梦赶泉”的来历。]
例二: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 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①联系整段文字来看,文中人物“困惑”的原因是
A.怯场心慌了。
B.想考取的心情过分迫切。
C.对听众的强烈反响感到突然。
D.苏林教授的严峻眼光。
[C]
②文中划线的句子,从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上看,各属于什么?
[修辞方法: 比喻。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③上面文字要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 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陈伊玲。侧面描写(听众反应)。]
例三:
我的脚前是一片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里,也发出白里透黄的光芒。眼前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下,被照得亮闪闪的,放射出蓝的、绿的、黄的、白的光,一切大自然的产物都像是宝石制成的了,宝石制成的东西却没有这样自然,秀美。眼前的一切又像是天工仙匠精心镶嵌的一幅华美的贝雕画,只怕天工仙匠也未必能想像出这样的画境。这时,我真觉得一切语言都不起作用了,连高明的画家也难以再现这美好的一切。这就是大自然的美。
①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阳光里的谷子。]
② 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这就是大自然的美。]
③从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赞美,喜悦。]
2.说明文的阅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从说明对象分,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从说明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条。
(1)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事物总要抓住特征,事物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呢? 一是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二是抓中心句。不少文章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的语句(即“中心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2)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往往要层次清晰地有条理地加以说明。阅读说明文时,要了解文章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就必须理清说明的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以时间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的演变过程,包括制作过程、建造过程等。
第二,以空间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构造形态等。包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从整体到部分等不同空间关系。
第三,以逻辑为序。有不少事理说明文,往往采用逻辑顺序来写,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等。
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是: 首先明确是哪类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往往以时间、空间顺序居多,而事理说明文则以逻辑顺序为主;其次,要找出体现说明顺序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时间顺序,往往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空间顺序,往往用方位名词;逻辑顺序,则往往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以及问答式的句子等)。另外,还可按行文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弄清文章的脉络,说明顺序就能理清了。
(3)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用图表等。任何一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特征的。因此,分析说明方法时,必须与分析事物的特征结合起来。
(4)揣摩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其中“准确”是主要特点,阅读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程度、数量、范围等的有关词语,这些词语往往起修饰限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可用删词法和换词法,与原句中的词进行比较。“简明”,是指说明性语言的简洁性,而“平实”,是指说明方式上的平实性说明文而言的,那些文艺性说明文,往往借助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方法,有时还叙述一个故事、引用一个典故、套用一个传说等,使语言具体、生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尤其是为了说明抽象深奥的事理,阅读时要注意与分析事物(事理)的特征结合起来。
例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① 从说明对象看,上面文字属于什么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② 上面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并举例)
[打比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例二: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①说明桥的第一个特点时用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据,打比方。]
②介绍这座桥的第二个特点时,说是“创造性的设计”,其原因是什么? (简要回答)
[节约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增加桥洞过水量,使桥身更美观。]
③ 上面文字说明赵州桥结构特点,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④文中引用张鷟的话,为了说明桥的什么特点?
[形态优美。]
3.议论文的阅读。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论证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
(1) 把握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怎样在文中找中心论点呢?①开头部分。大多数议论文中心论点在开头,作者提出论点以后然后分层进行论证。②结尾部分。这类议论文一般在开头提出一个论题,经过论证以后,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③中间部分。少数议论文先通过论题或某个事实,或某句名言的分析,然后提出论点加以论证。④文中归纳。极少的议论文,文中不直接出现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而是需要读者加以归纳。
(2) 理解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 一类叫事实论据。即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另一类叫理论论据(也称道理论据)。即用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来充当。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阅读时,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3) 分析论证方法。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分析论证方法,就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也有将论证方法归纳为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三类,举例论证就是摆事实,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就是讲道理,而对比论证既可以是事实的对比,又可以是道理的对比。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文中批驳对方论点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①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②批驳对方论据;③批驳论证。后两种方法的目的还是为了驳倒对方论点。
不管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论证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阅读时要加以注意。
(4)理清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结构的主要类型有三种:
①并列式(也叫“横式”),即论证部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②层进式(也叫“纵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③交叉式(也叫“纵横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进关系,而在每一层分析说理中又是并列关系;或者是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每一层分析说理时又是层进关系。
(5)揣摩议论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的特点。
所谓“概括性”,就是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现丰富的内容,即使运用事实论据,也往往写得简洁概括精练。
所谓“严密性”,是指议论语言周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的精确运用;还有一些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使句与句之间连贯而严密。
例一: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涉,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这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上面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论证。]
例二:
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大不相同。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文中的“只有……才”能否换成“只有……就……”,为什么?
[不能。 关联词搭配不当。]
▲文中的“许多的产品”,“许多”两字可否去掉? 为什么?
[不能。“许多”指数量多,但不等于全部产品。]
▲根据上文内容看下列图表的表述是否正确,若有错请加以修改。
[错误。应将“科学知识”与“劳动者”调换位置]
▲这段文字论证的中心是什么?
[科学技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关系、作用。]
例三:
工作有没有大小的分别? 就一般的观念说,工作似乎是有大小的分别。我们很容易想到大人物做大事,寻常人做小事。这种观念里面,也许含有个人的虚荣心的成分,不过没有人肯这样坦白地承认。但是有的人想要做大事,不满意于做小事,不一定出于个人的虚荣心,也许是出于很好的动机,希望由此对于社会有较大的贡献;依他看起来,大事的贡献大,小事的贡献小,要对社会有大的贡献,所以只想做大事。这个动机是可嘉的。我们当然希望社会上人人都有较大的贡献,对那些能够有较大贡献于社会的人们,特别欢迎。
不过什么样的事可算做大,什么样的事只能算做小? 什么样的贡献可算做大,什么样的贡献只能算做小?这却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易有一致的见解。
譬如在军界做事,就一般看来,也许觉得做大将是比做小卒的事大。但是我觉得做不抵抗的大将,眼巴巴地望着民族敌人今天把我们的民族生命割一刀,明天把我们的民族生命刺一枪,而不能尽一点军人卫国的天职,做这样的不要脸的大将,实在远不如做淞沪抗战时十九路军的一个小卒。在这样的场合,一个小卒的工作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反而大。
▲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写的?从议论方式上看属于什么?
[针对认为工作似乎有大小之分的一般观念写的。驳论。]
▲文中带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含义是什么?
[这里指在对做事情的大与小跟贡献的大与小这问
题上,由于人着眼的角度不同,因此见解也不一样。]
▲作者用“军界做事”的例子,要证明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证明做事的大小、贡献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的道理;从而驳斥了一般人的“大人物做大事”、“寻常人做小事”的错误观点。]
分享到:
(1) 叙事记叙文的阅读。
首先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这便于理清文章的思路,便于总体把握记叙的内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所写的材料不同,文章的要素出现的情况也不同,有的记叙文中,如果其要素是读者熟悉的,或者不交待也不影响阅读效果的,可以省略不交待。例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具体的时间、地点在文中就无法找到。而有时,表示时间、地点的这两个要素,交代得比较灵活,如“清晨”时候,可用“太阳快出来时”“朝霞已经满天”等描述性语言来表述。另外,记叙文的线索,有些是与标题有关,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是以一件珍贵的衬衫的由来为线索。但也有些记叙性的标题与线索并不完全一致,如杨朔的《荔枝蜜》不是以荔枝蜜,而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的,因此,在解题时,不能把线索与标题混为一谈。
第二,要理清记叙的顺序和人称。记叙的顺序关系到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的划分;记叙的人称是文章叙述的角度,第一人称以“我”来写,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但限于“我”的所见所闻;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一般用于抒情性语句,整篇文章运用第二人称的较少;第三人称以“他”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在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时,应当结合记叙的顺序来考虑;在解答有关语句的作用时,除
结合内容和表达方式外,也应当注意人称的变换。
第三,要了解记叙文的详略和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的详略与文章的中心密切相关,一般说来,能突出文章主旨的情节、场面写得详,其余则略。记叙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除了记叙以外,则常常会用到描写、议论和抒情。运用描写,目的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阅读时,除分清文中属于什么描写外,更要弄清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中心意思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也有先议后叙,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含的意义,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的直接抒发对事物的思想感情,而大多则是借助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阅读时要注意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记人记叙文的阅读。
记人离不开叙事,因此,有关叙事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大多适用于记人记叙文;同样,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也大多适用于叙事记叙文,记人叙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第一,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活在社会中,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德就表现在社会行为中,我们分析人物思想性格,就要分析人物做了哪些事。
第二,通过分析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方法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之分,正面描写中又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通过别人的语言、行动来写人,也包括利用环境来烘托人物。而在一般的记叙性文章中,描写人物是以正面描写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来表现人物的,有时还通过细致具体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阅读时要注意从中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写景状物记叙文的阅读。
以描写山川风貌、自然景物、花鸟虫鱼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称为写景状物记叙文。其中所写景物既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人为的建筑等。
第一,要抓住作品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各种景物都有它各自的特点,花有花的形状,草有草的状态,品种不同形态不同,而同一景物由于季节、时间、气候等不同,又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特点,如同样是雨,春雨如烟如雾,显得细腻;夏雨急骤如豆,显得刚烈;秋雨连绵如诉,显得缠绵;冬雨寒气凛冽,显得冷峻。阅读时,既要注意抓住景物在某种条件下的外形特征,同时要注意从具体的描绘中概括其特点。
第二,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定点法。作者站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照观察的顺序,逐一将景物进行描绘,向读者展示具体的景物或场景,这是定点空间转换法。也可以站在一个点上,按照时序变化,将同一景物的变化状况加以描绘,这就是定点时序法。
②移步法。作者移步换景,将各种景物通过不同的观察点加以描绘,既可用不同角度写同一景物,也可用不同立足点写众多景物。
第三,揣摩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往往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认识感受,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即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我们阅读时应当缘景入情,这样才能把握写景中的深刻内涵。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我们阅读这类记叙文,要通过“物”的外形特征,弄清所言之“志”。
例一: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 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①什么?
[记叙]
②上面文字是从《香山红叶》里选出来的,这里写的是“梦赶泉”的来历,读者对它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是( )。
A. 与文章中心不相关,可删掉。
B. 用得好,吸引读者,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
C.用得好,使美丽的香山笼上了迷人的神话色彩。
D. 可用可不用。可用,因为它与香山有关。可不
用,因为它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
[C]
③ 上面文字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老向导讲述“梦赶泉”的来历。]
例二: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 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①联系整段文字来看,文中人物“困惑”的原因是
( )
A.怯场心慌了。
B.想考取的心情过分迫切。
C.对听众的强烈反响感到突然。
D.苏林教授的严峻眼光。
[C]
②文中划线的句子,从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上看,各属于什么?
[修辞方法: 比喻。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③上面文字要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 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陈伊玲。侧面描写(听众反应)。]
例三:
我的脚前是一片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里,也发出白里透黄的光芒。眼前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下,被照得亮闪闪的,放射出蓝的、绿的、黄的、白的光,一切大自然的产物都像是宝石制成的了,宝石制成的东西却没有这样自然,秀美。眼前的一切又像是天工仙匠精心镶嵌的一幅华美的贝雕画,只怕天工仙匠也未必能想像出这样的画境。这时,我真觉得一切语言都不起作用了,连高明的画家也难以再现这美好的一切。这就是大自然的美。
①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阳光里的谷子。]
② 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这就是大自然的美。]
③从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赞美,喜悦。]
2.说明文的阅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从说明对象分,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从说明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条。
(1)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事物总要抓住特征,事物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呢? 一是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二是抓中心句。不少文章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的语句(即“中心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2)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往往要层次清晰地有条理地加以说明。阅读说明文时,要了解文章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就必须理清说明的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以时间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的演变过程,包括制作过程、建造过程等。
第二,以空间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构造形态等。包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里到外,从整体到部分等不同空间关系。
第三,以逻辑为序。有不少事理说明文,往往采用逻辑顺序来写,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等。
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是: 首先明确是哪类说明文,事物说明文往往以时间、空间顺序居多,而事理说明文则以逻辑顺序为主;其次,要找出体现说明顺序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时间顺序,往往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空间顺序,往往用方位名词;逻辑顺序,则往往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以及问答式的句子等)。另外,还可按行文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弄清文章的脉络,说明顺序就能理清了。
(3)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用图表等。任何一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事物特征的。因此,分析说明方法时,必须与分析事物的特征结合起来。
(4)揣摩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其中“准确”是主要特点,阅读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程度、数量、范围等的有关词语,这些词语往往起修饰限制作用。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可用删词法和换词法,与原句中的词进行比较。“简明”,是指说明性语言的简洁性,而“平实”,是指说明方式上的平实性说明文而言的,那些文艺性说明文,往往借助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方法,有时还叙述一个故事、引用一个典故、套用一个传说等,使语言具体、生动,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尤其是为了说明抽象深奥的事理,阅读时要注意与分析事物(事理)的特征结合起来。
例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① 从说明对象看,上面文字属于什么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② 上面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并举例)
[打比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例二: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①说明桥的第一个特点时用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据,打比方。]
②介绍这座桥的第二个特点时,说是“创造性的设计”,其原因是什么? (简要回答)
[节约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增加桥洞过水量,使桥身更美观。]
③ 上面文字说明赵州桥结构特点,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
④文中引用张鷟的话,为了说明桥的什么特点?
[形态优美。]
3.议论文的阅读。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论证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
(1) 把握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怎样在文中找中心论点呢?①开头部分。大多数议论文中心论点在开头,作者提出论点以后然后分层进行论证。②结尾部分。这类议论文一般在开头提出一个论题,经过论证以后,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③中间部分。少数议论文先通过论题或某个事实,或某句名言的分析,然后提出论点加以论证。④文中归纳。极少的议论文,文中不直接出现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而是需要读者加以归纳。
(2) 理解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 一类叫事实论据。即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另一类叫理论论据(也称道理论据)。即用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来充当。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阅读时,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3) 分析论证方法。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分析论证方法,就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也有将论证方法归纳为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三类,举例论证就是摆事实,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就是讲道理,而对比论证既可以是事实的对比,又可以是道理的对比。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文中批驳对方论点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①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②批驳对方论据;③批驳论证。后两种方法的目的还是为了驳倒对方论点。
不管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论证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阅读时要加以注意。
(4)理清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结构的主要类型有三种:
①并列式(也叫“横式”),即论证部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②层进式(也叫“纵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③交叉式(也叫“纵横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进关系,而在每一层分析说理中又是并列关系;或者是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每一层分析说理时又是层进关系。
(5)揣摩议论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的特点。
所谓“概括性”,就是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现丰富的内容,即使运用事实论据,也往往写得简洁概括精练。
所谓“严密性”,是指议论语言周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的精确运用;还有一些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使句与句之间连贯而严密。
例一: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涉,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这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上面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论证。]
例二:
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大不相同。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文中的“只有……才”能否换成“只有……就……”,为什么?
[不能。 关联词搭配不当。]
▲文中的“许多的产品”,“许多”两字可否去掉? 为什么?
[不能。“许多”指数量多,但不等于全部产品。]
▲根据上文内容看下列图表的表述是否正确,若有错请加以修改。
[错误。应将“科学知识”与“劳动者”调换位置]
▲这段文字论证的中心是什么?
[科学技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关系、作用。]
例三:
工作有没有大小的分别? 就一般的观念说,工作似乎是有大小的分别。我们很容易想到大人物做大事,寻常人做小事。这种观念里面,也许含有个人的虚荣心的成分,不过没有人肯这样坦白地承认。但是有的人想要做大事,不满意于做小事,不一定出于个人的虚荣心,也许是出于很好的动机,希望由此对于社会有较大的贡献;依他看起来,大事的贡献大,小事的贡献小,要对社会有大的贡献,所以只想做大事。这个动机是可嘉的。我们当然希望社会上人人都有较大的贡献,对那些能够有较大贡献于社会的人们,特别欢迎。
不过什么样的事可算做大,什么样的事只能算做小? 什么样的贡献可算做大,什么样的贡献只能算做小?这却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易有一致的见解。
譬如在军界做事,就一般看来,也许觉得做大将是比做小卒的事大。但是我觉得做不抵抗的大将,眼巴巴地望着民族敌人今天把我们的民族生命割一刀,明天把我们的民族生命刺一枪,而不能尽一点军人卫国的天职,做这样的不要脸的大将,实在远不如做淞沪抗战时十九路军的一个小卒。在这样的场合,一个小卒的工作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反而大。
▲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写的?从议论方式上看属于什么?
[针对认为工作似乎有大小之分的一般观念写的。驳论。]
▲文中带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含义是什么?
[这里指在对做事情的大与小跟贡献的大与小这问
题上,由于人着眼的角度不同,因此见解也不一样。]
▲作者用“军界做事”的例子,要证明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证明做事的大小、贡献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的道理;从而驳斥了一般人的“大人物做大事”、“寻常人做小事”的错误观点。]
发布时间:2023-09-0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chuzhongyuedu/15308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