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自练自测题之九九
喜雨亭记
苏 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米。”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给下列字注音。
忭______炽______襦______ 繄______
2.解释下边各句中“其”字的不同用法。
周公得禾,以名①其书;汉武得鼎,以名②其年;叔孙胜狄,以名③其子: ④其喜之大小不齐,⑤其示不忘一也。
答: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而”,分别表示什么关系,填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①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 )
②而吾亭适成 ( )
③而告之曰 ( )
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 )
⑤始旱而赐之以雨 ( )
⑥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 ( )
⑦使天而雨珠 ( )
4.从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它几个词义不同的词。
A.越三月乙卯乃雨 B. 始旱而赐之以雨
C.使天而雨玉 D.弥月不雨
答: ( )
5.选出与“今天不遗斯民”中“遗”的词义相同的项。
A.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B.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答: ( )
6.选出与“亭以雨名,志喜也”中“名”的词义相同的项。
A.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 而此独以钟名,何故
C.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D.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赋也
答: ( )
7.下面这段歌咏中,如果句子中间需要停顿时,该在何处停顿?请用“/”标出可停顿处。
歌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8.辨别下列各句表达的是什么语气,其中的语气助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语气助词?
①其示不忘一也。
②五日不雨可乎?
③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④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9.古人曾评论本文说: 以三“忘”字为经,以八“名”字为纬,以三“民”为骨。试找出三“忘”八“名”三“民”。
三“忘”: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八“名”: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
三“民”: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0.本文紧紧围绕着一个“喜”字,一层深似一层地倾诉“喜雨”之情: 先从____说起,再叙_______,然后点出主题——____,最后以_______作结。本文叙议结合。开门见山,引出____;进而____,详略得当,疏密有致;继而着重________,巧妙地运用主客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从____两个方面论述了____的重要性;最后引出一首____来,再次强调________的价值,展开巧妙的联想,归功于太守、____ 、____、____,又归结到____,与开头遥相呼应。
今日更新
-
六、1992年成人高考题
[2019-12-22]
-
七、1992年浙江高师专科招生考题
[2019-12-22]
-
八、1992年上海高中会考题之一
[2019-12-22]
-
九、1992年上海高中会考题之二
[2019-12-22]
-
一○、1993年上海高中会考题之一
[2019-12-2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