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这里所说的“重要的句子”,是指对准确把握文意有重大影响的句子。如果不能抓住这些语句,那就很难理解甚至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它主要指: (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能体现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和对文章的层次结构起关键作用的句子;(3)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即“文眼”;(4)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从思路上看,显示文章脉络的语句是关键句。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关键是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结合具体语境,从上下文的关系中,对所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从而正确理解。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如复杂单句、复句、句群的知识,修辞知识,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抓中心句式或呼应句等方面的知识。
        有些含蓄的句子,表达形式较特殊,或语句寓意深,或隐含信息不明,或牵涉到语境各方面情况等,更需要仔细琢磨,深入分析。
        1.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
        [例1]
        吉尔福特1956年和1965年提出智力结构模式,以思维的运作、内容及结果的因素分析和形态综合这样三个向度来解释人类知识的结构。依据吉尔福特的理论模式,人类共有120种智力构成要素,其中以运作向度的扩散性思维和结果向度的转化两因素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扩散性思维,有些学者把它说成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在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中,与扩散性思维有关的智力有24种。
        “三个向度”是指什么?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结构复杂的长句的能力。在这一复杂的句子中,“思维的运作、内容及结果”是“因素分析和形态综合”的定语,下文又出现了“运作向度”和“结果向度”,那么第三种向度,就一定是“内容向度”。
        [例2]
        下列语段中由a到j共10处没有标点,其中有几处应加分号,其余均为逗号,应该使用分号的是(只填字母)____。
        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解题分析] 表面上看,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使用的题目,其实是考查能否读懂这由11个小句组成的比较复杂的长句。
        理解长句含义,首先要把握住中心话题。这11个小句都是在阐述“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在把握中心话题的基础上,可以从具体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入手去理解长句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这11个句子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a—c是从教师教学过程中思维行为及影响的角度说的,d—f是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行为及影响角度来说的。g和h是从认知的思维模式的角度说的,i和j是从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角度说的。四个方面的分界处c、f、h即是应加分号的地方。
        从语言形式上看,相互呼应的两个“固定”和“限制”,显示出a、b与d、e分属不同的内容,c处自然是第一个分号。“强调”与“忽略”、“聚敛性”与“发散性”,两两对应,可以据此推断h处为第三个分号。确定第二个分号,难点在f句的归属。如果注意到“更窒息了”中的“更”字,便不难发现e句与f句之间紧密的联系,故f句属上。
        2.读懂概括性强,能体现语段中心的句子
        [例1]
        ①研究怎样编制书目,怎样利用书目的学问,是目录学。②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者都十分重视目录学,认为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基础知识。③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④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⑤这些都是十分中肯的话。⑥十六世纪末欧洲目录学兴起的时候,许多学者都认为图书目录是一种非常得力的工具。⑦他们盛赞它是“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给它以极高的地位。⑧革命导师列宁也十分重视书目。⑨在十月革命前,他被流放在西伯利亚地区时,为研究革命理论,曾多次写信向亲友要各种书目,希望他们尽可能向旧书商、图书馆和书店要些书目寄给他。⑩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善于利用各种书目,还编过多种书目。(11)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请鲁迅指导读书,鲁迅给了他一个书单。(12)可见初学者是多么需要了解有关的书目。
        (1)“读书必须用目录学作指导,否则很可能走弯路”一句是从语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 )
        A.②③句之间 B. ⑤⑥句之间
        C.⑦⑧句之间 D.(11)(12)句之间
        (2)语段要说明的中心是:
        A. 目录学是研究怎样编制书目,怎样利用书目的学问。
        B. 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都十分重视目录学。
        C. 目录学的性质、内容、意义和作用。
        D. 初学者需要了解有关书目。
        [解题分析] 第(1)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能力。解好这个题,我们首先要根据上下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语流的正确方向,然后确定“读书必须用目录学作指导,否则很可能走弯路”这句话是从反面来说明目录学的重要性。接着分析②③两句是总分关系,第②句是说明中心,第③句是用清代学者的话来说明许多大学问家十分重视目录学;⑦⑧两句是从正面来说明目录学的重要性;(11)(12)句是在说明书目对初学者的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C、D三项判断失误,只有B项是正确的。
        第(2)题考查分析,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的能力。解这一题,首先要分析语段,理解语句,确认关键性语句。关键性语句是①②(12),然后通过说明方法,来确定中心句。引用如③④句,说明方法是在说明②;打比方⑦句是在说明②;举例子⑧⑨⑩句也是说明②。可见第②句是本语段的中心句,B项正确。
        [例2]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上文末尾一句话中的“不教”的?
        A.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B. 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D. 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解题分析] “教是为了不教”是概括性极强的语言,是对一种最富成效,最完美的教学意境的概括。它包含着教学的实质、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效果等丰富的内涵。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体验,多角度地谈出许多方面的感受,因此用多选题考查“不教”的概括意义,相对降低了难度。
        A和C项说的是教学方法。F说的是学习方法,这都说明的是“教”。D项是末句的变形说法。只有B和E,扣住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对“不教”所概括的内容作了恰当的解说。
        3.能够体现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的句子
        阅读的目的是为获取信息,是为了理解。因此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句子的关键。反过来对文中关键句(文眼)的理解也是有助于体会课文的主旨的。
        [例1]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是这篇的文眼,不仅交代了作者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为全文奠定了思想感情的基调: 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由于“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而为了摆脱这“不宁静”的心情,便产生了夜游荷塘的念头。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也处处流露出不宁静的情绪。结尾还是由于“不宁静”才“惦着江南”,才想起“采莲的事情”,而最终仍是慨叹“我什么都没有”,怅然若失,回到家中。
        [例2]
        茅盾的《风景谈》,作者共描绘了六幅画面,在画面后都有精练简洁的抒情议论句子,“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等等,这些议论,从结构角度看,能够把六个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表达中心的角度看,起到点明中心,使中心思想反复得到表现,而且逐步深化。从而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8-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yuedu/zhigaoyuedu/15350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