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雉在野时, 可怜同嗜欲。 毛衣前后成, 一种文章足。一雉独先飞,衔开芳草绿。 网罗幽草中, 暗被潜羁束。 剪刀摧六翮, 丝线缝双目。 啖养能几时, 依然已驯熟。都无旧性灵, 返与他心腹。置在芳草中, 翻令诱同族。 前时相失者, 思君意弥笃。朝朝旧处飞, 往往巢...
市之鬻鞭者, 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 以五百,则小怒; 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 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墨而无文。掐之, 灭爪而不得...
鹿畏, 畏虎, 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 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 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
永有某氏者, 畏日, 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 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 鼠相告, 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黔无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 驴一鸣,虎大骇, 远遁, 以为且噬己也, 甚恐。然往来视之, 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 益狎, 荡、倚、冲、...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
蝜蝂者, 善负小虫也。行遇物, 辄持取, 昂其首负之。背愈重, 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 为去其负。苟能行, 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 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 遇货不避, 以厚其室。不知为已累也, 唯恐其不积。及...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柳宗元《行路难三首》之一 这首寓言诗是柳...
途逢少年, 志在逐禽兽,方呼鹰隼, 以袭飞走, 因纵观之,卒无所获。行人有尝从事于斯者曰:“夫鸷禽,饥则为用。今哺之过笃,故然也。”予感之,作《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 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 日日哺不息。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时,翅重飞不得。 毰...
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巅。 白蛇登其巢, 吞噬恣朝餐。雄飞远求食, 雌者鸣辛酸。 力强不可制, 黄口无半存。其父从西归, 翻身入长烟。斯须领健鹘,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 噭哮来九天。修鳞脱远枝, 巨颡拆老拳。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折尾能一掉,饱肠皆已穿。...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投之一块骨,相与 喍争。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寒山子《寒山子集》 这首寓言诗原无标题。全诗可分两层:第一层六句,写狗争骨的情况;第二层两句,分析狗争骨的原因,并点明寓意。先写狗有百十,可见狗之多;...
梁时有人,合家俱痴。遣其子向市买帽,谓曰:“吾闻帽拟成头, 汝为吾买帽, 必须得容头者。”其子至市觅帽,市人以皂絁帽与之, 见其叠着未开,谓无容头之理,不顾而去。历诸行铺, 竟日求之不获。最后, 至瓦器行见大口瓮子, 以其腹中宛宛, 正是好容头处,便言是帽, 取...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刺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然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侯白《启颜录》 侯白是隋代人。《隋书...
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 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 ——《魏书·列传第八...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人见其身者,谓之龙鵄见其首者, 名曰 。 皆訾其丑而笑其拙。及凤之成, 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 翙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刘子·知人》 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本来谁也没有见过...
如昔狂人,令绩师绩棉,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 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 况他人耶?”狂人大喜, 以付绩师; 师亦效焉,皆蒙上赏, 而实无物。 ——《高僧传·鸠摩罗什》...
昔有一国, 国中一水, 号曰“狂泉”。 国人饮此水, 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 莫不毕具。 国主不任其苦, 于是到泉所, 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 其狂若一, 众乃欢然。 ——...
往时,辽东有豕, 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 ——《后汉书·朱浮传》 辽东的猪, 其毛色大概原本都是黑的吧,偶尔有一只白头的小猪,就使人感到十分奇异,要献给皇帝。 猪的毛色本没有什么奇怪的。 占代辽东这个地方毕竟太偏僻了,那里的...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 腾跃而上则干云, 没而下潜于重泉。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 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 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 海中隐如岳, 其高概天, 或游...
汉人适吴,人设笋, 问所煮何物, 曰:“竹。”归煮其箦,不熟,谓其妻曰:“吴人欺我如此。” ——邯郸淳《笑林》 这则寓言, 为宋佚名《五色线》所辑。亦见于宋释赞宁《竹谱》一书, 只末句稍有不同。 这则寓言中的吴地人言“笋”曰“竹”,失之笼统。或者因过于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