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 昭奚恤是...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 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 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 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
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 客从外来, 与坐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 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 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
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 归而藏之, 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 主人斋七日, 端冕之衣,衅以特牲, 革柜、缇巾十袭。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而笑, 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父大怒, 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 守之弥坚。 ——《阙子》(引自《后...
驸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 曰:“所以鸩人也。” 于是,请买之,金不足, 又益之车马。 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 驸马其,人名。旧注以为“驸马”是“巫马”之误。巫马为复姓。楚臣巫马其出使巴国(古国名,位于四川东部), 见人挑着鸩...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治单父, 以星出, 以星入, 日夜不处, 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 ——《景子》 同样治理一个单父(地名),宓(fu) 子贱很轻松, 巫...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 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 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cha)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 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 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子贱曰:...
商容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 ——《慎子》 《慎子》是战国时赵国人慎到(前395?—前315?)所著。属道家著作...
(魏文侯) 曰:“子昆弟三人, 其孰最善医?”鹊曰:“长兄最善, 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 未有形而除之, 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 血脉,投毒药, 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钟是古代的贵重的铜乐器,贵族之家被称为钟鸣鼎食之家。范氏是晋国六大家族之一,后来在争权斗争...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 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察传》 《察传》是《吕氏春秋...
宓子贱治亶父, 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 与之俱。 至于亶父, 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吕氏春秋》是一部融汇先秦各派哲学政治思想的著作,其《察今》篇主张因时变法,主要体现了法家学...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中设置渡河行军的标志(表:立木为...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 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说亦有若此者。 ——《吕氏春秋·遇合》 这则寓言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患严重狐臭(大臭)的人,一个是喜欢(“说”即“悦”)其狐臭的逐臭之夫。作者首先极...
人有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生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 以备不生。”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妐知之, 曰:“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之。女之父母以谓为已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宗庙之灭,天下之失,亦由此矣。 ——《...
荆人有遗弓者, 而不肯索。 曰:“荆人遗之, 荆人得之, 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吕氏春秋: 贵公》 某楚(荆即楚)人、孔子、老聃是这则寓言中的三个形象,三人都认为遗失了的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