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谈枫叶变红的原因

2023-04-08 可可诗词网-初中作文实例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目】
        训练要求: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参考题目: 霜叶红于二月花——谈枫叶变红的原因
        ——课本作文训练题。
        【审题】
        题型,文题作文。文体,说明文。题旨,说明枫叶变红的原因,属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告诉人们某一事物“为什么会(要)这样” 的道理。
        【构思】
        事理说明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剖析、解释某一现象,从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入手,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或者之所以能这样的道理。比如,《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要剖析“随地吐痰有害”这一现象,揭示“随地吐痰”污染环境、传染病菌的内在联系,说明为什么“有害”。《你知道食物链吗》?食物链是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由于食物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剖析这一现象,就要从揭示生物间主要是围绕着食物所发生的联系入手,说明为什么会形成食物链。《植树造林的好处》,不仅要说明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还应该揭示植树造林之所以有这样的好处的道理。《剪刀的机械原理》,也属于解释某一现象的说明文。说明原理,不可避免地要介绍它们的构造,但是构造是根据原理设计的,介绍构造只是为说明原理服务。这是与说明实体事物“剪刀”不同的。
        这类事理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可以按照由果溯因的思路来安排: 先列举现象(果),比如随地吐痰的害处,植树造林的好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剪刀的构造、功用; 然后提出问题,一般可用设问句,引出分析; 紧接着作具体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说明原因或原理; 最后回应现象,作出解释。
        二、针对某一事物(现象)说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如《怎样预防近视》这类事理说明文,一般按照 “由因导果” 的顺序展开说明,先说明造成近视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推导出预防近视的措施和理由。
        进行事理说明,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比如,《辞海》是这样说明 “食物链” 的: “食物链,亦称 ‘营养链’。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由于食物的关系 (包括捕食和寄生) 所形成的一种联系。如老鹰食山雀,山雀食瓢虫,瓢虫食蚜虫,蚜虫食小麦,形成一种食物链。”这段说明,先下定义,后举例子。要说明食物链内在联系,会涉及到生态系统以及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这就需要阅释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只用文字说明,往往不容易说明清楚,如果结合运用图示说明方法,就容易一目了然。《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植树造林的好处》等,还可以运用列数字、作对比等说明方法。
        下面是潘京玫老师的“下水作文”《霜叶红于二月花——谈枫叶变红的原因》。
        在深秋时节,去北京香山的游客,无不被那漫山遍野的枫叶吸引、陶醉。它红得艳丽,红得热烈,古人曾用 “火” 来形容它,确有道理。
        枫树的叶子从春天萌芽,到整个夏天都是绿油油的,为什么一到秋天,叶子就会变红呢? 这主要是树叶里所含的各种色素在起作用。
        正常生长的叶子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还有少量黄色或橙色的类胡萝卜素,红色的花青素等。叶绿素之所以含量高,是因为夏季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它在叶子中以迅猛的速度更新着,老的被破坏,新的很快产生出来。这样新陈代谢,循环往复,就使叶子长期保持鲜艳的绿色,克服了叶绿素化学性质活泼、不稳定,易被光和酸破坏的缺点。
        秋季将至,天气变凉,气温降低,枫叶抵御不住低温的侵袭,产生新叶绿素的能力逐渐消失,而叶绿素破坏的速度超过了它形成的速度,绿色就逐渐“隐退”。接着,由于有大量类胡萝卜素的堆积,叶子由绿变黄。枫叶真正变红,是叶子在凋零前半个月里的事。适宜的气候,使叶子里产生了大量的红色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它的颜色可以随着细胞液酸碱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好似一位“魔术师”。当叶子中的叶绿素急剧减少,叶肉细胞的细胞液又呈微酸性的情况下,花青素则一展“芳容”,把大自然装点得如烁彩霞。十至十一月份,山上层林尽染,一片火红,煞是好看,就连唐代诗人杜牧也赞誉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人们对秋天的红叶,都喜欢用 “满山红叶”“满山流丹”来形容,这是因为长在山上的树叶往往比平地上的树叶红得早。山上的昼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叶子里糖分的积累,产生的花青素比较多。
        看来,导致枫叶变红的主要原因是花青素,那么,它除了增添秋叶的色彩外,在叶子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还有待进一步了解。

        【相关题目辨思】
        A. 树木与健康
        本题说明范围比“植树造林的好处”或“植树造林好处多”要小。宜从树木对人们健康的作用方面,较深入地说明植树造林的好处。
        下面是刘颖如的习作《树木与健康》。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上小学时,我们就学过这样的诗句;上中学后,我们又学了 《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 等描写树的名篇佳作。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写过树的多彩风姿,赞美过树无私的献身精神。在树的贡献中,还应该重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树是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使污染的空气得到净化。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的绿地每年能为人类处理掉废气达2000亿吨。按目前世界人口46亿计算,等于为每个人每年排除了43.5吨废气。此外,树木还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粉尘、飘尘、尘埃、炭粒等有毒微粒。在这同时,树木又不断地放出人体所需的氧气,通常一公顷树林一天可放出0.73吨氧气,能供1000人呼吸。由此可见树木的抗污性强,净化空气本领之大,不愧为抗污能手,是天然的 “净化器”。
        再说,树木茂密的树叶,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吸收强烈的辐射热,一般说来,在树阴下的温度要比外界低3-5℃;在寒冷的冬天,树林里的温度又较林外高20%-30%。这两个数字看起来相差不大,但人对外界气温的感觉是敏锐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炎热的夏季,打开电风扇,也不过降温几度,人却感到十分凉爽舒服。而依靠这种自然形成的小区气候,无论严寒酷暑,都会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树还是人类特殊的“防疫员”,许多树木,例如梧桐、桉树、冷杉等,都能分泌出大量具有挥发性的杀菌素,可以杀死空气里各种病菌,如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有人曾经测试过,森林里一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目为58个,而城市街道一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目却多达58万个,两者竟相差万倍。这充分说明了绿色树木的灭菌作用有多大威力。
        树木对净化和改善自然环境,增进人体健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快趁着这大好春光,抓紧时间,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吧!

        本文说明思路清晰。开头从文学作品中对树木无私精神颂扬入题: 还应该重视树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接着探溯原因,从树木使空气得到净化、“再说”、“还”三个方面,说明树木对净化和改善自然环境、增进人体健康有巨大的作用。最后归结:抓紧时间,植树造林。
        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开头用“引用”; 第二段,举例子,列数字; 第三段,打比方,列数; 第四段,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B. 动物的逃遁术
        下面是唐黎清的习作《动物逃遁术》。
        任何动物一遇到敌害,都会产生一种生理反应。有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撒腿而逃,也有的动物,由于身小体弱,逃跑速度慢,便使用了多种多样的逃遁方法。
        假死逃遁。金龟子的成虫或瓢虫等小昆虫,当遇到惊险时,它们便蜷缩成一团,掉进池里,假装死去,稍后即逃遁而去。
        放屁逃遁。黄鼠狼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可堪称为 “臭名远扬”,声名狼藉。可是这种普通的动物,它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当遇到敌害时,它会毫不犹豫地放出几个臭屁,趁敌人被熏得分了神之际,它便借机脚底抹油溜走了。
        弃尾逃遁。如蜥蜴、壁虎。听上去,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逃遁方法,但是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环境中,这也是弱小动物生存的有效方法之一。遇到危险时,它就设法挣脱掉尾巴逃跑,而那些视力模糊的敌人,却抱着眼前的“美餐”,得意忘形。
        喷墨逃遁。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黑的乌水,遮住追逐者的视线,它就乘机逃遁。
        打洞逃遁。穿山甲在遇到敌害时,利用锐利有力的一对前足,机敏快捷地挖土打洞,然后钻入洞中。而那些追逐者只能在一边望而兴叹。
        埋头逃遁。这是一种愚蠢的方法,实用者只满足了心里的欲望。驼鸟在遇到敌害时,常常笨拙地把头埋入沙中或草丛里,以为自己看不见追逐者就心安理得、万事大吉。
        这些常见的逃遁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实用的信息知识。在人们制造机器动物的同时,考虑到它的优劣,根据它们的弱点,选择合适的避敌方法,把机器动物制造得更精妙,更实用。因此,掌握和利用动物的逃遁方法,对开拓动物学研究很有帮助。将世界上最巧妙、最隐蔽、最科学、最实际的逃遁方法,汇于未来先进机器的创造,它的地位是不能取而代之的。
        动物的逃遁是生态发展的一小部分现象,更多、更神秘的未知世界,正等着我们去开掘。

        作者先点明动物逃遁是一种“生理反应”,接着分类介绍逃遁术,然后总起来说明动物逃遁术给人类的启示。
        C. 怎样发展中国职业足球
        本题及以下各题,是就某一事物或现象,说明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的。
        下面是初三王☒的习作《怎样发展中国职业足球》。
        足球,是一项发源于我国的古老运动。可是在这足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的今天,我国的男子足球队却屡战屡败,怎样发展中国足球已成为我国体育界的一个重要议题。
        球员、教练和体制是现代足球的三大组成部分,发展中国足球就应从这三方面着手:
        (一) 严格球员管理。球员,足球的一切都体现在他们身上,因而球员的管理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95赛季上海申花队的成功,大半功劳在于徐根宝严格的管理,即使国家队队长范志毅违反队规也照样处罚。试想一帮毫无组织、纪律的球员能打得赢比赛吗? 哪怕他们全是世界足球先生,没有战术配合也同样会输球。而我们中国足球在球员管理上就存在较大问题: 大牌球员训练无故缺席,教练不管不问; 球员整夜不归,教练视若无睹; 球员训练偷懒,教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95赛季八一队的战绩不佳也跟球队的松散管理不无关系。无论比赛输赢如何应先定个规矩,抓足球应先抓球员管理。
        (二) 教练,就像军队中的主帅,在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德国著名教头雷哈格尔执教拜仁慕尼黑队时,由于俱乐部主席贝肯鲍尔的干涉没有将拜仁队带上联赛冠军的宝座;而当他带领凯泽斯劳滕队后,在没人干涉的情况下,使这支甲级新军雄居积分榜榜首,压得拜仁队喘不过气来。多明显的例子,拜仁队众星云集却无法称雄,新军凯泽斯劳滕队却高奏凯歌。而我们中国的一些教练也存在着无权现象,启用哪个球员,购入哪个球员,让谁当队长……这些本应教练一个人决定的问题却有俱乐部主席、领队等一系列的人员前来干涉,给教练的执教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正所谓 “将在外,不由帅”,我们应多给教练一些权利。
        (三) 体制,这是足球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的足球走上职业化道路是很正确的,而我们的职业化体制却并不健全。就拿转会制度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年年修改转会章程,可年年都那么麻烦。转会,两个俱乐部和一个球员的问题,他们自己商量好了,申报给足协批准就行了。可足协还非要各俱乐部提交转会名单,再进行一系列复杂程序排队,折腾几个月才能完成,太不适应高速度、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了。不仅在转会制度上,在其他一些制度上我们的体制也都存在很大问题。我们应多借鉴、参考足球发达国家先进的体制和管理方法,制定一套适合我们的足球体制。
        如果我们在球员、教练、体制三方面多下功夫,我们的足球一定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怎样发展中国职业足球”,是一个世人关注的大问题,小作者敢于就此说明,足见其善于观察思考。
        从大处着眼说明应该采取的措施。作者从现代足球三大组成部分作说明,从球员到教练到体制,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说明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时,善于列举中外典型事例,并且能作正反对比分析,因此现实性强。
        D. 怎样提高记忆力
        ——课本事理说明文训练题。
        本题是大题,针对提高记忆力这一范围较大、事理较复杂的问题,应从大处着眼作说明。下面是唐秀萍的习作,开头提出问题,很快入题,然后从六个方面作说明,最后归结。虽然不够深入,但条理较清晰。
        俄罗斯有句谚语: 没有个好记性,撒谎也不灵。足见好记性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
        第一,须接收信息。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感官,将各种信息尽快接收。而感官有多种,人要选择自己特别灵敏的感官充分发挥其作用。例如,你听觉较好,就充分利用听力,尽快接收信息。当然,不光感官要选择,就连对接收的信息,也要进行选择,把你认为重要的竭力抓住、记牢。反复多遍,效果更佳。
        第二,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做到主次分明。注意重要信息,做到不受那些不重要信息的干扰。例如,你置身于人声鼎沸的大街,就要像在寂寥无人的地方一样,专心记你应记的东西。
        第三,要进行联想。就是要把你所要记的东西和那些容易记的东西进行联系,从而通过易记的东西来记住你想要记但很难记住的内容。
        第四,要举一反三,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有的人习惯每天或每隔相等的时间复习一次,其实,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假如你从今天算起第七天要进行考试。那些必背的东西应从今天开始复习。第一天复习三次,第二天复习两次,第三天复习一次,第四天不复习。第五天再复习一次,第六天粗略看一下,到第七天,你便能比每天复习两三次的人大大提高成绩。这样的话,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质量,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五,要适当遗忘。可能有人会迷惑不解,那就请你来看一下尼古拉·亚莫索夫说的一句名言吧: “人能够忘掉许多东西,从而使其脑子得以重新轻装上阵去接受新的知识,这是个大好事。”
        第六,是回忆。根据你集中时联想到的东西或是你特别强调的重要词组着手,竭力回想你所要记的东西,从而达到目的。
        总之,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马克思记忆的时候,时常踱步,这也是有效的方法。再如中国谚语中说的 “脑记千遍,不如手写一遍” 等等。关键是要提高记忆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 谈谈记忆方法
        ——这是1988年南京市初三作文竞赛题。
        本题的范围比D题《怎样提高记忆力》要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力的重要方面。下面是张沛的获一等奖的参赛作文,作者以小见大,以记忆英语单词为例,运用比较等方法,较深入地说明了记忆方法。
        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谈论一个热门的话题: “有没有一种最佳记忆方法? ”回答是: 有。
        临近毕业,同学们最头痛的是背诵那像小蝌蚪一般的a、b、c,我也不例外。可是今年初我把六册的英语单词梳理总结了一下,按照一个新的方法去背它们,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有些同学看我单词比赛出的差错很少,便问我有没有什么 “特殊记忆法”,这里,我不妨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方法。
        首先,在浏览单词表的同时,大家也许会发现,英文似乎和中文一样,有固定的 “偏旁部首”,比如“th”、“ere”,这些,就好像中文的“扌”旁“纟”旁,在同一类型的单词中会出现,我把几个典型的例子拣出来,列了一个表:
类 别表示地点表示疑问表示亲属
偏 旁erewther
例 子这里
        here
什么
        what
妈妈
        mather
例 子那里
        there
谁的
        whote
爸爸
        father
例 子哪里
        where
哪一个
        which
兄弟
        brother

        诸如此类的单词很多,在此不便一一赘述。
        上面我介绍了快速记忆方法之一,还有另外几种方法。
        背诵单词的不规则变化是又一个难题。这些不规则的小东西,似乎怎么也印不进同学们的脑子里去。其实,细心一点,你还是会发现,它们名为 “不规则”,其实 “有规则”。我们来看这样的画面:
        画面一: 一个同学在操场边大树下来回踱步,闭着双眼(大概是为了不受外界影响),嘴唇不停地动着,看那口型,似乎总是在重复背诵一个单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个钟头以后,这位同学该收获不小了吧? 咱们课堂上见分晓。
        画面二: 一个同学坐在石凳上,蹙眉注视着书。他这时并没有背诵,只是不时往本子上记点什么。大约十分钟后,他合上本子,想了想,背了几个单词; 再想一想,又接着背。这样又过了十分钟,他离开了石凳。效果怎么样呢?
        画面三: 课堂上,老师喊了几个同学上黑板默动词不规则变化,其中就有刚才那两位。默写的四十个单词,难度很大。“画面一”的那位同学写了几个单词,就写不下去了,黑板上留下了十几处空白。哦!?他的强记效果不太妙呀! 再看“画面二”那位,老师批改他默的,全对,very good!了不起! 他用于记忆的时间不过是二十分钟。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让我来介绍给大家。
        原来,在不规则变化中,有些小小的秘密。比如动词“想”、“战斗”、“带、取” 的过去式“thought”、“fought”、“brought”,它们都含有 “ought” 这个音素,把这类单词总结出来,便可牢固记忆。还有一些单词,过去式与过去分词词形不同,过去分词则加 “en”、如“taken”、“shoken” 等。前一位同学是反复个别强记,后一位是归类记忆,所以效果不同。
        当然,每个人都应该明白,适合别人的记忆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真正的最佳记忆法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自己去探索、总结。到你找出它时,你会自豪地说: “日本那个在世界上记忆力最强的人,就是那个能背到圆周率小数点后两百位的人,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的,不就是3.1415……”。

        F. 怎样说话
        下面是李津娜写于初二的 “怎样说话”。
        那么究竟怎样说话呢?在我看来,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一、风趣幽默型: 这样说话常会引人发笑,使人心情愉快乃至延长寿命。比如说“我喜欢你” 这句话,一般人觉得这样说就很好了。可换种说法“我不喜欢你啊——那可是假的”。这样,听起来非常可笑,但细细品味,却含意颇深。
        二、引用名言名句型: 这种说话可给人一种学识渊博之感。尤其在争论问题时,运用此法,特别能增强说理性。比如两个人讨论“在课余时间多读书好不好”时,甲说: “我看不好,太浪费时间,学好课本足够了,省出那时间玩会儿多棒!” 乙说:“我看不然,多读些优秀的课外书对咱有益无害。记得高尔基说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罗曼·罗兰说过: ‘和书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就连中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 ‘开卷有益’的说法。”请看,乙引用了几句名言,顿使他的话富有哲理,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他的观点。
        三、海阔天空型: 这种形式一般用在课余聊天,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尽情聊一聊,事无巨细发表议论,不仅充实了生活,而且增长了见识,无形中上了节时事课。
        四、谦虚恭敬型: 这种类型是指说话有礼貌,同“拍马屁”大不相同。如赞人见解用 “高见”,请人批评用 “指教”,央人帮忙说“麻烦”等。如此讲话给人一种修养良好的感觉。
        五、六,略。

        这是阐释应该怎样说话的事理说明,运用了分类、举例的说明方法。概括“说话”的几种类型,比较恰当,结合具体说话现象,条分缕析,通俗明白。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