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题目】
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要求: 1. 写记叙文。2. 全文不少于600字。
——1990年山东省中考作文试题。
【审题】
题型,文题作文。文体,记叙文。题旨,以时间限定写作范围,记叙中心是“学雷锋”。可以写人为主,也可以记事为主。要注意社会背景,把学雷锋的人和事,放在这样的日子里来记叙。
【构思】
“在……日子里”之类以时间作限制的文题,可以用“时间点线面构思法”,具体运思,一般可分以下七种。
一、时间聚点构思法。这种构思,是把“在……日子里”聚合到一个“闪光点”上来记事或写人。
优秀答卷就是把人、事凝集于“在纪念毛主席题辞 ‘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十七周年之际” 的早晨。题材也是同学们常写的。“我”去上学,发现一辆拉煤的车深深地陷在泥沟里。构思可取的地方是聚集了不同的人:
我连忙跑过去,挽起裤腿,一脚踏进泥里,帮着推了起来。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老人走了过来,他二话没说就帮我们推了起来……仍推不动。
一个年轻人骑车迎面而来,时髦的发式,新潮的服装,铮亮的皮鞋,他停住车,走了过来。我们三双手同时用力推,不知何时一个小姑娘稚嫩的双手也按在了车上。
煤车终于被推了上去。
一辆吉普车“嘎”地停在我们身边,车里年轻司机探出头来对老人说: “局长,时间快到了。” ……
这样,“我”连忙跑过去,老局长二话不说推了起来,时髦的青年走了过来,还有一双小姑娘稚嫩的手,反映了“在学雷锋的日子里”,老年人,青年人,少年人,争相做好事的新风尚。
二、时间散点(平行记事)构思法。时间聚点构思法往往是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人和事,时间散点构思法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着的人和事,又可称作平行记事。例如《除夕夜》,用的就是这种构思法。
三、时间横断面构思法。这种构思,是将在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按其内容实质,分类记叙。例如《在开办“免费幼儿园”的日子里》,暑假开办“免费幼儿园”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一乐二苦三悔四美来分类记叙。
四、时间延伸构思法。不仅实写题目限定的时间内的人和事,而且联想开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记叙关联的人和事,在时间上作了延伸。例如《雨中》②用的就是时间延伸构思法。
五、时间点面构思法。这是在限定时间里,着重于此时此地的场面描写,有面有点,点面融合,如《考试以后》。
六、变换视角,另眼相看构思法。例如《在期盼自由的日子里》,选择了奇特的角度,以小麻雀的眼光看待小女孩。
【相关题目辨思】
A. 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
这是1997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下面是一考生的优秀答卷。
心口在跳,脸儿在笑,为啥? 因为这是在香港即将回归的日子里啊! 迎回归的浓浓气氛洋溢在周围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迎回归的动人故事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前些天,邻居家媳妇生了个胖小子,大伯成天乐呵呵的,整个脸上都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可有件事却使他犯愁了——给孙子取个啥名字呢? 胖小子的姑姑阿姨都是急性子,一下子想出了不少,什么 “青松” 啦,“志国” 啦,“德华” 啦……但都被大伯否定了,大伯说这些名字都不够味。
昨天放假,大伯一见我就喜上眉梢:“哎,中学生回来了,快给我孙子取个名吧,可要够味的! ”接受了任务,我翻着字典忙开了,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一个“够味” 的。这时候广播里正在播送着《香港回归之声》,翻着,听着;听着、翻着……我灵感突发,一蹦而起,高声叫道:“荆花,荆花,就叫荆花! ”大伯忙赶过来问: “怎么着?取着啦? ” “对,对,紫荆花的荆花! ”我手舞足蹈地说。“回归之喜啊,这名字倒是‘够味’的,但——但他是个男孩哟! ” 大伯有些遗憾地说,继续投来等待和信任的目光。“嗯……” 我沉思了一会儿说: “那么就叫荆凯吧。” “荆凯,荆凯……我明白了,‘够味’,就叫荆凯! ” 大伯拍着大腿说。这时大伯的儿子也赶来了,说: “嗨,你倒说说这荆凯是什么意思。”“荆凯的 ‘荆’嘛象征着香港,‘凯’嘛象征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奏响了一曲凯歌嘛! ” 我有些得意地解释道。“好,好! ” 大伯和他儿子异口同声,又一起冲进屋里,对着那胖小子略带颤音连声喊道: “荆凯,荆凯! ……”
啊,香港,你可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着你,期盼着你的归来,这不,连取名都想着你呢!
从这份优秀答卷看,用的是时间聚点构思法,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在迎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日子,作者聚点于“取名”这样的小事。通过取名过程的记叙,突出迎回归的浓郁气氛和人们 “期盼” 的滚滚急流。
B. 临近毕业的日子
题目: 临近毕业的日子
要求: 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字600左右。
——1997年四川省中考作文题。
下面是一考生的优秀答卷。
黑板上赫然写着: 离会考还有十天。初三的学子们整日生活在一股紧张的空气里,甘草、菊花、太阳神流行于六月的校园,伴随着我们临近毕业的日子。
临近毕业就意味着即将面临会考,每一个人都来不及感伤,因为生活需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 然而,我却心灰意冷地栽在了摸底考试失败的阴影里。从老师手里接过那张薄薄的成绩单,我满腔的热忱就顿时降到了零点。一个月的苦战,仅换来了这样一个成绩,太出人意料了。我麻木地苦笑着,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 为了我这样一个“重点”,母亲每日起早贪黑地为我做饭,设计菜谱,父亲每晚坚持坐在桌边“陪读”;远在异地的亲友隔三差五地打电话,写信关照我的学习和身体; 老师为了我一个不懂的问题,时常花去他的休息时间帮我仔细分析讲解; 同学好心地与我调座位,怕我因为近视拉下功课……他们付出了这么多,我却以这样的成绩回报他们,我有些无地自容了,可是,我并不是不努力啊! 多少个寒夜,那盏孤灯下都有我苦读的身影。想到这些,我的眼泪禁不住伴着委屈簌簌滚落下来。“××,怎么啦! ” 老师正慈祥地看着我,“考差了,心里很难受,是不? ”我轻轻点了点头。“老师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刚才,我分析了你的试卷,你要记住: 成败已属于过去,关键是要把握好明天……” 老师慢慢地开导着我,我的热情在一点点重新填满心房。走进教室,重新打开书,一张纸条悄然滑落:“不要灰心,拿出信心和勇气,一切都会好! ”落款处是一长串的同学签名。我擦干眼角残留的泪水,微笑着复习起来。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不能让所有关心我的人失望!
临近毕业的日子,伴随我的有甘草、菊花、太阳神,孤灯下依旧是我苦读的身影。在我身后,更有全力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家长和亲友们,我将不负众望,顽强地向 “终点” 冲刺!
本文用时间聚点构思法,聚点于方方面面的关怀。答卷以倒计时开头,巧妙点题,中间重点写自己由伤感到振作的过程,聚焦于老师充满温情的开导和同学们的热情鼓励。同时,时间也有延伸,以“忆起往昔”提携,回顾了昔日家长、老师、同学和亲友对自己的关怀。
同类题目有: 1979年甘肃中考作文题《在准备考试的日子里》; 1979年西藏中考作文题《在迎接升学考试的日子里》。
C. 在开办 “免费幼儿园” 的日子里
本题是“在暑假里”的具体化。下面是初二雷贞的作文。
暑假,我和姐姐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可是干什么呢? 一天,姐姐听见隔壁的小孩在哭,我们跑过去一问,原来他一个人在家,害怕得哭了起来。我们带他玩,直到他妈妈回来。他妈妈知道这些情况后,一个劲地感谢我们两人。受到他妈妈的表扬,我们心里很甜。回家后姐姐恍然大悟地说,我们何不办一个免费幼儿园? 为左邻右舍办一点事? 说干就干,广告一贴,我们多彩的暑假生活就开始了。
嘿,你看我们的广告介绍,院长: 雷艳,女,13岁,现读初一;副院长,雷贞,女,12 岁,现读初一。这稚嫩的广告一贴出去,附近的大人小孩都奔走相告,几天的时间就有20多个人报名。呀,没想到免费幼儿园的招生这么红火。我想把免费改为适当收费,趁此机会挣一点学费。可我是副院长做不了主,但一看见院长忙碌的身影,我不好意思开口,也跟着她忙碌起来。
在忙碌中我找到了很多乐趣,唱歌跳舞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上音乐舞蹈课,尤其上音乐课最有趣。许多小朋友咬不准字,把儿歌《笑一个吧》 中的“吧”唱成“爸”,“你”唱成“米”。和他们在一起我能不乐吗?
时间一长,麻烦事越来越多,我开始明白,这一件事要有始有终地办好并不轻松。
我最头疼的事是见不得小孩哭,而有的小孩摔一跤,碰一下就会张开嘴巴大哭,哄也不听,这事常使我难堪。其一苦。
最小的小孩才两岁多,每天帮他们洗手、抹鼻涕等小事连续不断,一天常常忙不过来。其二苦。
每天我家要增加二十多个小朋友吃饭,一个月下来,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可我家里本来就是特困户,一直靠邻里的接济过日子,这下更增加了我家的负担。其三苦。
每天下午护送小朋友回家,又是一大难,把二十几个小孩一一送到他们的父母的身边,回家时直累得双脚发软。其四苦。
苦处一多,怨气就来了。这么辛苦,不收费太不划算,还是要和院长商量收费的问题。
我找姐姐商量,希望她把免费改为适当收费,并且罗列了许多理由,最后还强调,再如此下去的话我第一个辞职。我想以这些来达到收费的目的,谁知她一连串地质问我: “雷贞,你有没有良心? 帮邻居做一点事就要报酬! 你想一想我们是怎样长大的? 爸爸是残疾人,妈妈又没工作,我们小时候,家里的哪一点困难不是邻里帮助度过的? 算报酬你拿得起吗? 现在我们长大了,为他们做一点事就要报酬? ”比我大一岁的姐姐,仿佛一个巨人站在我的面前,我不敢仰视她。低头回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景。妈妈迫于生计,每天早出晚归,我和姐姐几乎是在隔壁李奶奶的怀抱里长大的。可我竟把这些给忘了。要报酬的事真丢人。幸好我是跟姐姐提出来,没跟别人诉苦,后悔还来得及!
心情舒畅了,每个小孩在我的眼里就如一朵朵带露的花蕾,我整天在花丛中唱呀,跳呀,把我所有的水平都发挥出来,看见这一朵朵花蕾正一天天长大,懂事,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两个月的暑假就这么快地过去了。小朋友们和我依依惜别。我和姐姐商量,等一放假,我们的“免费幼儿园”还要继续招生。
本文可谓时间横截面构思法。作者限定在暑假开办 “免费幼儿园”的日子里后,并没有按具体的时间记叙,而是按逻辑顺序分类记叙。在这些日子里的横截面中,乐、苦、悔、美,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D. 在节日里
题目: 在节日里。
要求: 写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的记叙文。能恰当地穿插抒情和议论。字数不少于500字。
——1987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本题以特定的时间 (节日)限定写作的范围。可以写节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节日里人的作为,节日里发生的事,写出节日的气氛和时代的气息,反映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景象;也可以从节日里的所做、所见、所闻,联想开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就是时间延伸法。
下面是何去非同学的作文《除夕》。
雪花纷飞,寒气袭人。刘超将黝黑而瘦弱的脸紧贴着玻璃,痴痴地望着窗外的一片银白世界,两行热泪无声地落下。泪,夹杂着口中呼出的热气,使厚厚的玻璃蒙上了一片白雾。
远处的一声爆竹,打破了小阁楼的宁静。爆竹声声,除夕将至。刘超扳着手指一算,哇,到杭州打工已近一年了。记得年初六那天,他踏着早春的积雪,从安徽大别山区来到西子湖畔。搬运工、清道夫……哪样脏活、苦活没干过。经过一位好心人的介绍,他有了一天打两份工的机会。如今,他除白天在立交桥上扫地外,下午还帮一家报社送晚报。二十岁的他,过早地懂得了人世的艰辛,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此刻,他想象着,当父亲收到他寄出的八百五十元钱时,心中会压抑不住无限的喜悦,七十余岁的祖父开春可以治病了,十二岁的妹妹可以不再为学费发愁了,过年买肉的钱也有了……总之,今年的春节会比以往好得多。
尽管未回家与亲人团聚,尽管他在除夕之夜感受着寂寞孤独的煎熬,但一想到满脸皱纹的父亲将不再紧绷着脸,他就感到今年的除夕之夜是一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
一年中,他看惯了城里人的白眼,那鄙视的、盛气凌人的目光像无形的利刃直朝他刺去,他始终弄不懂,同样是人,为什么如此难以沟通? 他有一个朴素的愿望: 每天天不亮就把立交桥打扫清爽,让城市天天有个新面孔; 每天傍晚,将报纸送给每一位订户。这是他的工作,他要对得起这份工钱。听房东、居民区主任王大妈说,扫地和送报,都是传播精神文明,尽管啥叫 “精神文明” 刘超一知半解,但对他来说,像王大妈这样的离休干部,就是最有 “精神文明” 的。
门 “吱呀” 一声开了,进来的正是王大妈,这位慈祥的老人右手提着暖水瓶,左手腰间夹着一条红花被。
“大妈! ”刘超擦了一下面颊的泪痕,站起身来深情地拍打着大妈衣服上的雪花。
“天冷了,我给你送一条被子来,” 大妈边说边把被子放在床上,“这是我儿子盖过的,如今他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打工,也像你一样,很苦,常遭别人的白眼。我想,不管是哪里,只要好好干,都会有出息的!”
就像一股早春的暖风拂过心灵,刘超的鼻子一阵阵发酸。这个八岁死了亲娘的孩子好久未尝到母爱温暖的滋味了,他多想喊一声 “娘” 呀!
窗外,雪下得更大,贺年的爆竹更响了……
这篇作文,时间限定在除夕,开头写除夕将至,爆竹声声,后半部分写门开了,都是除夕发生的事。但时空作了延伸; 从除夕延伸到一年来的经历,还想象到开春; 从西子湖畔延伸到安徽大别山区。延伸的手段是心理描写。作者选取“除夕”这一特定时刻,设置了离乡背井这一特定环境,在人间冷暖交融的气氛里,记录了主人公刘超的一段心灵历程,反映了社会的一个侧面。
E. 除夕夜
下面是阎洁同学的作文《除夕夜》,构思方法与《除夕》不同,采用时间散点构思法(平行记事法)。
夜幕刚刚降临,天空中就显出了除夕之夜的热闹气象。远处不时发出亮闪闪的光,近处持续着脆生生的响,那是贺年的爆竹。
我家的餐桌上,菜肴好丰盛哟。不必说那现代风味的火锅,也不必说那传统的鸡、鸭、鱼、肉,单说那几道“别具一格”的辣椒白菜条、酸甜萝卜丝、白糖拌黄瓜,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了。而此时的我,听着奶奶絮絮的唠叨,也不禁在心里暗暗责怪起哥哥来: “真傻,明明不是自己的班,却去替别人,真傻。”
“妈,去就去吧,人都到矿上了,说还有啥用。看,菜都凉了……”爸爸话音未落,憋了一肚子气的奶奶便数落上了: “你咋不早说?早说我不让他去。我是老了,可是再老,也不会糊涂到让自家的孩子大年夜去上班啊。”爸爸还要解释,看见我妈在一旁使眼色,到嘴边的话又咽回了肚里。“妈,您别生气了,小峰在不在,还不都一样。妈,别生气了。”还是妈妈有办法,几句话,奶奶的气就消了一半。
“唉,峰他妈,不是说他傻,可这是过年啊! ”
电视里一阵爽朗的笑声,把奶奶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妈,您看,电视台的人,也不能回家过年呀。他们还得为大家欢欢喜喜过年忙活呢! ” 妈妈一边把板凳挪过去,一边还在做“思想工作”。
这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风尘仆仆但神采奕奕的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某边防部队向全体官兵拜年的画面。接着,江泽民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热情洋溢地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这下,爸爸得意了: “妈,您看,江总书记、李鹏总理都没回家过年呢。咱小峰是党员,也应该带头啊! ”
“你少说两句吧! 咱妈啥不懂得? ” 妈妈假装“训” 爸爸。
“唉,菜都凉了,我热热去。” 奶奶开始 “多云转晴” 了。“妈,您坐着看电视,这是我的事。”妈妈一边笑着,一边站起热菜去了。
酒菜摆好了,爸爸高兴地摆上酒杯,先为奶奶斟满一杯红葡萄酒,我赶紧给奶奶递上筷子。这时,爸爸可来劲了,忙不迭地致祝酒辞: “妈,祝您新年愉快,健康幸福,万事如意。干杯! ”
奶奶喜滋滋地眯缝着眼睛,端起酒杯。看,四只酒杯痛快地碰在了一起。
此时,屏幕上的康巴丝石英钟正悄悄指向零点,还有10秒、9秒、8秒…… “冬——冬——”新年的钟声撞响了。随着洪亮的钟声,我们全家人又一次自豪地举起了酒杯……
时间散点构思法与时间聚点构思法相对而言。聚点构思法凝集于某一点、某一事,往往集中在同一地域;散点构思法,即平行记事构思法,是把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叙述清楚的方法。本文时间限定在除夕夜,从夜幕刚降临到新年钟声响,写了发生了不同地点的四件事: “我”和奶奶、爸爸妈妈在家庆贺,哥哥在矿上值班,电视台的人为大家在忙活,江泽民总书记等在某边防部队拜年,较广阔地反映出除夕夜喜庆风貌。
F. 打工的一天
这类文题是记叙一天的劳动,一天的社会实践。下面是倪琛同学的作文《打工的一天》。
夜幕降临,我缓缓地将自行车推出菲利浦公司的大门。微风吹来,暑气已经消散,我的心情也终于恢复平静。望着身边那些欢笑着的女工,我的思绪又飞回到早晨踏入这座现代化工厂的情景。
带着父亲的一纸介绍,我,一名中学生怯怯地站到了公司人事部门前,并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天的体验式的打工生活。
我被安排到插件车间。穿上湖蓝色的工作服,我像所有女工一样,默默地在生产线前坐下。作为实习插件生,我只负责将4个元件以最快速度插上电视机底板。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流水线以固定的速度运行,绝不会顾及你是否能跟得上。刚插了十几块板子,我的手便开始发抖,大滴大滴的汗珠从我的额上滚下,双臂更像灌了铅一般,怎么也举不起来。
也许是心理作用吧,双手越不听使唤,那流水线的速度似乎就越快。无奈,我只好手忙脚乱地把元件乱插一气,心中暗自埋怨父亲出的馊主意,呆在家里岂不悠哉? 暑假嘛,本来就该休息。我的心中开始烦躁不安,根本跟不上正常的工作速度。
忽然,一双手截住了从我面前漏过的空板,我一抬头,对面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正摇着头帮我补插,她手脚的敏捷程度令我目瞪口呆。“像你这种速度,”她略抬头瞟了我一眼,“如果是一般的工人,早被辞退了。”我哑口无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惭愧之余,我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很正确,一直以为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把书读好就行了,其他嘛,一概不用考虑。可是,一旦踏上社会,就像今天,我的能力是否能保证生存? 这确实值得怀疑。
我再次抬头望了一眼我身边的这些女工,她们大都还很年轻,刚从学校毕业的她们,已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们收起心中的幻想,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她们那如飞的双手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她们正为自己的生活拼搏! 那令人惊叹的速度难道不是汗水的结晶吗? 那看似轻松的动作难道不凝聚着她们滴滴心血吗?
取件,插件; 取件,插件……我终于从这简单机械的动作中悟到了些什么。生活与我想象的还相差太远,它需要自己去体验。在生活的洪流中稍有懈怠,它就将毫不留情地向你宣告:你是弱者,你将被淘汰。然而,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遇到困难只会怨天尤人的学生来说,这种生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们终究要去面对。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枯燥单一的取件、插件中流过,当我脱下这身工作服时,天色已近黄昏。疲劳几乎把我击垮,可我心中的充实感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我感到自己似乎成熟了许多。
这类题目,一般聚焦于自己的体验、感受、教益、启迪等。本文通过一天打工的记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新的体验: 人生要经受磨炼,承受压力,要有责任感,准备接受挑战。
G. 星期天
——1994年山东省初中毕业考试题。
本题只限定时间,可用第一人称写“我”或“我们” 的星期天,也可写“他”或“他们”的星期天。下面这份优秀答卷是写“我家” 的星期天,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如实记叙得清楚明白,是记叙的基本功。
我喜欢星期天。因为这一天可以使忙碌了一周的人们得到休息和调节。一家人围在桌旁,谈谈一周的见闻,说说心里话,彼此交流交流感情,靠在沙发上看几集电视连续剧或欣赏几段歌舞小品,那是多么令人惬意和快乐的事啊!
朋友,下面请你走进我的家,和我们一家人一起过个星期天吧! 不必拘谨,我们是很热情好客的。
“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早起床洗刷完毕后,我们便开始跑步、做操,“舒络舒络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吃罢早饭,我就钻进自己的房间里开始和X.Y.Z打交道,哥哥姐姐们则履行打扫卫生的职责,奶奶、爸爸、妈妈也“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歌声、笑声、说话声不时传到我的耳旁。经不住他们的诱惑,学累了,我便也出去凑热闹。拿起抹布擦擦桌子、抹抹椅子,和姐姐开几句玩笑,别提有多快乐啦!
吃罢午饭,一家人睡上一会儿午觉,再看会儿电视。爸爸去买菜,哥哥学厨,厨房里便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等我们看完 《正大综艺》 时,一顿丰盛的晚餐已端上了饭桌。随着香味我“溜进”厨房,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到嘴里,“啊! 好香。”一家人各自在座位上坐定后,“座谈会”便开始了。奶奶、爸爸和妈妈边饮酒边聊天,哥哥和姐姐说着他们单位上的事,我和二姐则相互通报各自学校的趣闻。不过,最后一家人谈论的话题还是我,大家都希望我今年能考上一个好的中专学校。话语中鼓励的不少,批评的也有,最多的还是帮我分析原因,教给我一些学习的方法。奶奶虽不懂学习上的事,但话也没少说,问饥问寒,生怕 “后勤” 工作有漏洞。就凭这些,我能不好好学习吗? 如果您是我,能不受感动吗?
晚餐结束后,走出去溜达溜达,回到房间里再整理一下书包,一天的工作就做完了。然后便进入梦乡,准备以更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的一周。
朋友,羡慕我家的星期天吗? 羡慕我吗? 欢迎有机会再来我家做客。
但是,有的同学的星期天并不那么快乐,如实写出,也有意义。请看另一份优秀答卷。
星期天又来到了。同学们高兴地又唱又跳,商议着怎样度过这个星期天。“我们去公园! ” “没意思。” “还是去看场电影吧。”“不行,不行! ”“逛逛商场怎么样? ”……听着同学们热烈的话语,我却悄悄地离开了,心灰意懒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真想大哭一场。老天为什么这么狠心,就在我准备升学考试时,让爸爸病倒了。妈妈也只得停止工作来照料爸爸。生活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
就在上一个星期天,我和在外地打工的哥哥都回到了家。本想多干些家务活,让妈妈休息休息。可一大早二叔就来叫我们,说他要抹墙,叫我们哥俩过去帮忙。来到二叔家一看,连个匠工也没有,就我们三个人干。这要干到什么时候呀! 我和哥哥拼命地干,一直干到下午丑点,也没干完。二叔对我们说: “你们回去吧,帮你妈做些活。”我和哥哥拖着疲惫的身子就回了家。
可是,我们的脚还没迈进爸爸妈妈的房间,二叔已随后跟来了。一进院门,就冲我们嚷道: “我放在桌子上的100元钱谁拿去了? ”我和哥哥一愣。哥哥忙说:“二叔,别冤枉我们啊! ”“冤枉,借我的100元钱都一个多月了,啥时还我? ”说完,二叔气冲冲地走了。
哥哥气得喘不上气来,我哭了。哥哥马上到邻居家借来了100元钱,叫来许多乡亲,一起来到二叔家。哥哥说: “还你的钱,要账明着要,何必说我们偷你的呢。”把钱当着乡亲们的面,点给了二叔。乡亲们也七嘴八舌地批评着我二叔,二叔一头跑进屋里,没再出来。
我们哥俩算是尝到了欠人家钱的滋味。回家后我们都偷偷地哭了。全家人就靠我哥哥一人挣钱,爸爸还要看病,我又要升学,亲人却这样对待我们,怎能不使我们伤心呢?
那天晚上,妈妈做完饭,哥哥扶起爸爸,我便开始给爸爸喂饭。爸爸的病怕生气,我和哥哥都强装笑脸,不让爸爸觉察,但是却没有说一句话。那个星期天过得昏昏沉沉,真闷。
我真怕星期天,怕回家。回到家,又要看到爸爸那面黄肌瘦的病态,妈妈那双红肿的眼睛,哥哥愁眉不展的面孔。
星期天,多么让人烦恼的星期天啊!
这份答卷的特点是真切自然,情真意切。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一个星期天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很不正常的人际关系,道出了一个青少年的内心的忧伤。
H. 考试前后
这题应瞻前顾后,由前及后,或由后溯前,“前”、“后”两者缺一不可。下面是李晨阳同学的作文《考试前后》。
下星期日就要段考了。李校长在会上宣布,这次考试后,全年级在一起排名次,前30名还要发奖呢! 我暗暗祈祷自己,考出好成绩,抱回个大奖状,以便在弟弟面前大大炫耀一番。
“小丽,明天考啥? ” “上午理化,下午语文与政治。” 唉,政治,政治,这几天背得头昏脑胀,后边的刚刚背过来,前边的又忘记了。为了考试得分,我毫无办法,只得重新背,不理解,死记硬背,难呀! 记忆细胞发挥作用太小,我恨呀! 明天考试的科目中,“化学”还差不多,待考试前再复习,也能应付个一二,拿起物理细心复习,因为这可是个当头炮,如若考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下几科的胜败。语文明天也要考,无奈今晚只好 “开夜车” 了。
时钟已指向12点。“《藤野先生》选自哪里? 作者是谁? ”“选自 《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自问自答。禁不住眼皮的挑战,我得撤军。睡一会吧,实在是支持不住了,明早四点起来再背。
梦真美啊! 我梦见得第一了。一声钟响,打断了我走向领奖台的豪迈劲儿。——妈呀,五点半了。我慌慌张张起来,匆匆忙忙吃饭。
吃罢早饭,忙拿起《化学》: “这儿可能不是重点,不必细看。”我边想着,边哗哗地掀着书页。直到预备钟响,我才把《化学》 “走马观花” 地看完了一遍。
两天时间,七门课程考试完毕。这两天,我不知道是咋过的。我得奖的希望如同肥皂泡般地破灭了。
我想哭,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完全都是 “平时不努力,考试大突击” 造成的。我真悔呀! 考场上,由于心慌,我本来已经掌握的问题,也写不出来。这又能怨谁呢?我得好好地总结一下。
本文围绕考试,扣住“前后”,“前”详“后”略,两天考试一句带过,紧扣题意。
本文采用经纬构思法,以考试前后时序为经,以心态为纬:开始,下决心; 临考,心焦急; 熬夜,做美梦; 考完,想痛哭;过后,作分析。
I. 考试以后
本题与前题不同,只写 “以后”。下面是叶海若的作文。
卷子一收上去,教室立马开了锅。
“嗨! 第四题最后一道小题你得多少? ” “最后一道题你怎么做的? ”“判断题是不是只有一个‘√’ ? ”班里的“对题运动” 是单循环式的,每一个人都被问了不止十次。只有班里学习可以算是最好的同学——陈雪莹——捂着耳朵大叫着:“不对题! 不对题! ”其余的同学都是“来者不拒”,有的还去问别人。
陈老师一进班门,讲台周围立刻就水泄不通,而教室其他地方却一下子空荡起来。“陈老师,数学最后一道题得多少? 为什么? 怎么做的? ” 同学们其实就只想问前边这一句。陈老师不慌不忙地登上讲台,说: “最后一道题,得 ‘1’。”“啊? 为什么? ” “设x为1,不就得1嘛! ” 立刻,整个教室就被失望的叹气声、悲哀的神情淹没了。陆飞蔫儿不叽地坐在位子上,眼泪啪嗒啪嗒地流了一脸;冯高阳把头伸进投影幕绳子圈儿里,大嚷着不想活了; 王海东扫地,东一扫帚西一扫帚,扫得满教室尘土飞扬……
楼道里,只有在九班、十班 (实验班) 那一块儿才能听到好多这样的对话: “最后一道题得多少? ”“得1。你呢? ”“我也得1。特简单,对吧? ”“没错。”听了这些话,我心里直痒痒。
其实,已经考完了。是好,是坏,卷子也已经交上去了,只能这样了,后悔管什么用呢?
本文采用时间点面构思法,实际上是写 “考试以后” 的一个场面,在特定时间人们的活动,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首句入题快,开门见山,写考试以后教室里开了锅,热闹地“对题”。学习一般或较差的同学忙于对题,是面; 学习好的同学“不对题”,是点。老师的介入,是为开了的锅添柴助火。这时的“点”,却是考得不好的3位同学,神态生动,富于情趣。
J. 课后
——199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下面是优秀答卷。构思不俗,记叙有起伏。先写自己的担心,尽力想躲开“这类差事”; 实在躲不开,勉强从事; 结果出乎意料,同学们热烈响应,“我”被感动……情真意切,引人入胜地展现了 “爱心” 这一主题。
“还有十分钟”,“还有五分钟……”今天这节政治课上,我已不下十次在看手表,这倒并非我贪玩,希望早点下课,相反倒是希望那熟悉的铃声晚点响起,因为下课以后我就得做一件我自认为挺难办的事——募捐。
募捐,本也并非什么难事,但现在各种名目的募捐实在太多了,捐得我们这些 “无产阶级”都怨声载道,一个月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几乎都 “交公” 了。每当我从同学们手中接过勉强交付的钱时,心中总有点 “讨债鬼” 似的感觉,所以每遇到这类差使,我都尽力躲开。偏是哪壶水不开提哪壶,昨天在走廊上遇见教导主任,他一把拉住我,郑重其事地说: “顾莺,你们是先进班,帮助失学儿童的募捐,该在全校带个头啰! ” ——美差又来了!
下课铃终究是要响的,我只得硬着头皮走上讲台,低着头,不敢看同学们的眼神,生怕自己准备好的 “台词” 被卡住。我稍稍镇静了一下,终于开口了: “同学们,请让我说几句话。今天我们幸福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但是大家是否想到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成千上万的儿童却陷于失学的困境。同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却不能茁壮成长。同学们,人人献出一份爱心,人人伸出援助的手,帮一帮我们的同龄人吧……” 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竟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而且越说越激昂。教室里静极了,听不到一点声响。我正感到有些迷惑不解,突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惊异中我抬起头,接触到的是无数赞许的目光,听到的是一个个热情的声音—— “我捐五元”,“我也捐五元”,“我捐十元”……同学们争先恐后把钱塞到我手里,瞬间,讲台上出现了一大堆人民币。我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笑着向大家点头,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作为一个学生,我经历了无数个课后十分钟,但今天的这一刻真叫我难忘。
K. 放学后
1997年湖南省中考作文试题。题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从题意分析,宜写成记叙文。答卷一般是写放学后碰到的给人启发的,或者令人感动的,或者发人深思的,或者叫人内疚的事或人。
下面是初一刘煜的获奖作文《放学后》(曾获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放学了。班主任王老师用平时那种温和的语调对全班同学说: “从明天起就开始放假了,希望你们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同学们再见! ” 同学们都站起来和老师道别,往外走去。只有我还默默地坐着,看着自己熟悉的教室,恋恋不舍。因为我心里明白过完暑假再开学时,我就要转到景山学校去上学了。我抚摸着自己用过的桌子,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五年来,我用它做过多少道题,写过多少词语呀,这每道题,每个词都凝结着王老师的心血呀! 想到这,我决定再为老师最后打扫一次办公室。
我走进办公室,王老师出去送同学还没回来,我从书包里掏出抹布开始擦桌椅。从桌面到桌腿我都仔仔细细地擦了又擦,好像再付出多少劳动也表达不尽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记得去年,爸爸突然因病去逝了。这沉重的打击使妈妈整日精神不振,幼小的我也成天默默地流泪,上不了学。王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几次到家里来看望妈妈,还接我上学。我的功课没有落下,妈妈的心情也渐渐好转。我是多么感激我的老师呀。
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和我闹矛盾,竟当着同学们说: “你没有爸爸,你是孤儿了。”我伤心极了,伏在桌上哭起来。王老师知道了,批评了那个同学,还对全班同学说: “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手足兄弟,刘煜的痛苦也是我们大家的不幸,我们要更关心爱护她才对。”从那以后,同学们对我倍加关心,放学都陪我一起走。我一个人在一处的时候,就马上跑过来找我玩。我过11岁生日的时候,老师还带头让全班同学为我买了一块大蛋糕。我在这个集体里感到了温暖和安慰。
我想着,大滴的眼泪夺眶而出。门外传来了王老师缓慢的脚步声,我赶紧拭干了眼泪。王老师走过来看见我手中的抹布说:“又在给老师擦桌子? 快不要干了,时间不早了,回家晚了,妈妈又要着急了。”说着又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大厚本对我说:“我本来是要寄给你的,今天你在这,就带回去吧,本子里还有一封信,不过,你先不要看,回到家里再打开。”
和王老师依依道别后,我回到家里,打开了王老师写给我的信。老师在信中说,我在写作上很有发展,希望我能用这个本子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当我看到最后几行字时,我惊呆了:“我得了骨癌,我一直想把你们这届学生送走了之后再去治疗,但这个愿望却不能实现了,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今天晚上,我就要动身到南方去治疗,我一定会好的,等我回来! ”
“老师——”我呼喊着,举着信的双手不住地颤抖,泪如泉涌……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自己却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病痛! 我举着信就要往外跑,妈妈拉住我说:“不,孩子,老师还有许多的事要准备,不要再打扰她了。你要努力学习,将来如果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我双手捧起老师送我的厚厚的笔记本,心里默默地祈祷着:老师,您一定要快些治好病,回来听我的好成绩呀!
作者运用时间延伸法,使文章的包容量大。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集中与发散: 把要叙的事,要抒的情集中在“放学后”这一特定时间里,从“我”在放学后为老师最后一次擦桌子引发,时间向往昔延伸,想起了几次令人感动的往事,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而放学回家后的看信,作者真情的抒发终于达到了高潮。
L. 雨中
以 《雨中》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①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况。②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
——199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作文试题。
《雨中》,下雨的时候,也是以时间限定写作范围,也可用“时间聚点构思法”或“时间延伸构思法”。下面的优秀答卷用的是时间聚点构思法。“雨”很自然地与“伞”联在一起,聚点于送伞,聚点于后妈。
差一刻就放学了,天老爷却毫不客气地下起雨来。天地间刹时灰蒙蒙的一片,轰隆隆的雷声从天边跑过来。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望着窗外,等待着家人来接。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自从妈妈去世后,爸爸无暇照顾我,虽说又有了一位妈妈,可我从没把她当作妈妈,她似乎也不关心我。“唉,老天爷,快别下了吧! 我求求你。” 我的心在默念。
哪知,雨却越下越大了,同学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我孤零零地呆在教室里。我趴在窗台上,呆呆地望着窗外,泪很快流下来。
忽然,我似曾熟悉的身影进入眼帘。哦,是她——我的后妈。不,不可能是她。我完全迷糊了。近了,她撑着那把最大最笨重的伞,裤脚挽得高高的,向我走来了。“来,咱们回家吧! ”她笑着,挽起我的手臂,撑开伞走进雨里。我倔强地挣脱她的手,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她紧走几步,挨紧了我,柔声地说:“我知道,我不能代替你的妈妈。可我愿意付出努力,成为你的朋友,关心你,爱护你……你失去了母爱,我理解你,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也没了妈妈……” 我的心一沉,不敢看她的脸,任她挽着我。我的心温暖极了,又像回到了妈妈身边。哦,可怜她,比我更不幸: 童年丧母,中年丧夫。我的泪又来了,只听得雨哗哗地下着,隐隐约约地雷声在遥远的地方响着。
我紧紧地依偎着她,心里念着: “妈妈! 妈妈! ”我俩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雾中……
试题《雨中》,提供了特定的情境,只要生活在“雨中”的人或在“雨中”发生的事,都可以写。这份答卷,从下雨到融入“雨雾中”,清晰、细腻、真切地抒写出自己在“雨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本文虽然是按自然时序质朴的写来,但跌宕起伏。作者从自身感受的角度,写得脉络清晰:雨中盼接——独自孤零零的呆望——后妈来接。写出了“似曾熟悉的身影”与“不可能是她”时的内心冲突; “近了,更近了”的急切与“真是她”的喜悦——不让挽手。写出了“挣脱手”的逆反与后妈“挨紧”——后妈吐露真心,写出了“我”“不敢看她的脸”的自责——任其挽手,写出“我的心温暖极了”,后妈与“妈妈”合一——最后水到渠成,依偎后妈。
下面是安宁同学的作文《雨中》,用的是时间延伸构思法。
清晨,推开窗,几颗水滴打在脸上,我一惊,下雨了。地面湿漉漉的,我深深吸了口气,一阵浓郁的泥土气息带着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
为了观赏这场雨,我早早走出家门,漫步在细雨蒙蒙中。路旁,几株月季亭亭玉立,静静地吮吸着甘甜的雨水; 枝头,新叶青翠舒展,晶莹的水滴从叶上轻轻滑落。向前望去,隐约中几把花伞像大蘑菇一般在雨中晃动。一切都充满了诗的色彩,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小事。
同样的一个雨中的早晨。那天,我没有带伞,慢悠悠地走在小路上。忽然,一把花伞撑在头顶,回过头,一个清秀的女孩正冲我微笑。她的头发高高盘在头顶,淡眉细眼,浅浅的酒窝显出她的妩媚,看样子年纪和我相仿。“没带伞吗? 会淋病的,咱俩一同走吧! ” 她轻声对我说,这时我才注意到自己的头发和衣服已经被打湿了。她的话让我十分感动,一时竟连“谢谢”也忘记了说。雨中,一把花伞,两个女孩。初识的我们,就这样挽着手,一路说笑着。想不到,这次巧遇居然让我们成了好朋友,至今我们还在通着信,我也常常为这雨中的缘分而庆幸……
雨依旧下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学校,思绪被打断,我痴痴地望着雨,竟不愿走进教室。
放学后,雨仍断断续续地下着,我独自撑着伞往家走。人们在雨的朦胧中穿梭,伞与伞相撞,人与人擦肩。人流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打一把粉红色的小伞,紧紧地抓着母亲的衣襟。我不禁又陷入了童年的回忆。
也是这样一个雨天。那时我还很小,与母亲一同外出,因为调皮,和母亲走散,又迷了路。我撑着一把蓝花小伞,站在生疏的街头,在渐渐黑下来的雨中黄昏,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行人,一种恐惧感袭上心头,我被吓哭了。这时一位和蔼的阿姨走过来,她抚着我的头,把我轻轻地搂到了她的大伞底下。我好像顿时有了依靠,也是这样,紧紧地抓着她的衣襟,辨认着回家的路。至今她的模样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她打着的那把大伞是鲜红鲜红的……
雨依旧下着,路已变得有些泥泞,而我却觉得这雨好美好美……
此文以 “雨中” 为线索,用了近乎意识流的写法,时间往后作了两次延伸流动:清晨(今)——同样的一个雨中早晨(昔)——雨依旧下着……到了学校,放学后(今)——也是这样一个雨天(昔)——雨依旧下着(今)。这样将雨中的现在与雨中的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写了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友爱、真挚的感情,赞美了纯朴、善良的心灵。
M. 日食发生的时候
下面是初一徐莹的作文《日食发生的时候》。
“24日上午有日偏食。”这消息像长了腿一样,传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虽然有的地区能观测到日全食,而我们却只能看到日偏食,但我们也心满意足了。日食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就有了神秘感与挑战性,使我们倍加感到了它的珍贵,于是它便成为我们叨念不止的话题。
也怪我没福气,遇到这么难得的机会,竟忘了带观日食最基本的东西——墨镜,这使我懊恼不已。唉,谁让我那么大惊小怪,一高兴就什么都忘了呢?
历史课,同学们的心情早已按捺不住,难得历史老师大发善心: “此乃罕见现象,同学们要抓紧时间看。” 哄! 全班同学为之轰动,争先恐后挤出门外,戴上自己的“武器”,仰望天空,欢呼雀跃着自己所看到的奇景。可怜我什么也没带,只好 “望阳兴叹”,一人呆在教室里。
室内,空空如也; 室外,人头攒动。在这里寻求一分宁静,又何乐而不为呢? 心里暗暗自慰,可又难以平静。窗外同学们似发现新大陆的声音,犹如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已经缺了一角了! ”“好美啊! ”之类的赞叹之声不绝于耳。我只好捂住耳朵,蒙住眼睛,可也难抵那千军万马之势。
一位同学走进教室拿笔记本,偶然发现在一角寻求 “心理平衡”的我,走过来,轻问: “没带墨镜? ”我点头。于是她拉住我,走出空荡荡的教室,拿出她自己的墨镜,给我戴上,让我仔细看。我觉得过意不去,连忙脱下给她。她平静地说: “我已经看过了,你看吧! ” 说着又给我戴上。
我抬头望天空,顿时觉得黑云压城,只有天空正中的太阳显得那么白,那么亮,犹如缺了一角的月亮,穿梭在云层中。
这时,别的同学也知道我没带墨镜,他们纷纷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墨镜轮流借我看。我每换上一副墨镜,就有一种与前次截然不同的感觉。有大的、有小的、有深黑的、也有淡黑的。就这样,我几乎戴遍了全班的墨镜,一边不停地道谢,一边不停地望着那奇妙的天空。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今天,我不仅第一次看到了日食,也看到了同学们那一颗颗美丽的心。
本文题目是“日食发生的时候”,与“看日食的时候”略有不同。本文写了 “盼” 与 “看”,重点是看。写看日食的时候,聚焦于同学之间的情谊,“我几乎戴遍了全班的墨镜”,体现了“一颗颗美丽的心”。写看日食,是手段,赞扬同学们的美好心灵是目的。第4段写 “听” 看日食,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N. 在期盼自由的日子里
下面是初二沈晔的习作《在期盼自由的日子里》,构思很有特色。
我是一只有一张黄色小嘴,两条红红的小腿,头上还有一点白色绒毛的小麻雀。
那天,我在空中飞来飞去,浏览人间美丽景色,不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屋子,我马上叽叽地呼救。也许是屋子的主人听见我的叫声,从屋里走了出来。呀! 这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椭圆的脸上有几粒细小的雀斑,还戴着一副眼镜的小女孩。咦,她的眼睛怎么失去了光彩,好像很累? 可她一见到我,立刻欣喜若狂,眼睛似乎又增添了几分光彩。她悄悄蹲下来,想抓我,我一跳,她没抓到。就那么一抓一跳,折腾了好久,直到我精疲力尽,只好“投降”。她轻轻用线把我的脚绑在窗上,又拿来一只盒子,里面垫了棉花,再把我放进去。“放我出来! 你干吗绑着我! ” 我用仅剩一点的力气喊道。可是小女孩听不懂我的话,还以为我饿了,便拿来一把米喂我。我不理睬她,趴在盒子的角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 “放我出来! 还我自由! ”
第二天早晨,小女孩又拿米喂我,我还是不理睬她,准备“绝食”。小女孩用充满失望的目光望着我,说: “吃点吧,不吃会饿的。” 我很气愤,心里想: “哼! 假惺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小女孩又拿来一根细牙签,上面粘着米,喂我吃,就像母亲喂孩子一样。望着她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我只好吃了一点,可我吃完后,还是拼命地喊: “放我出来,还我自由! ”
第三天早晨,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像前一天早晨一样,小女孩还是来喂米给我吃,可她的眼睛失去了光芒,还带有血丝。“喂,你怎么了,垂头丧气地,好像有心事? ”
第四天早晨,小女孩来喂米给我吃时,一直看着我,目光中带有同情。“喂,你到底怎么了,有什么心事? ”这次小女孩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她对我说,“唉,小麻雀呀小麻雀,你知道吗? 虽然放暑假了,可爸爸妈妈天天逼我学琴棋书画,补习语文、数学、外语,也不允许我出去玩,我只能趴在窗上看小朋友玩。后来,我捉了你,是希望你能和我作个伴,给我解解闷。其实,我知道,被剥夺自由是很难过的,因为自由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这几天,你一定很想家,所以,我决定马上放了你。”说着,她帮我把绳子解开,抱我到阳台上,往空中一抛。“再见! ”小女孩目送着我,眼中充满了期盼,也许她在想……我向空中飞去,心里不禁一阵阵难过。
本文的题材并不新鲜,但构思新奇。作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 一只被捉住的小麻雀,一个被困在屋内不让出去玩的小女孩。一人一物,同病相怜,很有表现力。这是构思新鲜的地方。作者不是以小女孩的眼光去看小麻雀期盼自由,而是以一只期盼自由的小麻雀的眼光,“感受”小女孩因学业负担过重而渴望“自由” 的心情,这是构思奇特的地方。
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要求: 1. 写记叙文。2. 全文不少于600字。
——1990年山东省中考作文试题。
【审题】
题型,文题作文。文体,记叙文。题旨,以时间限定写作范围,记叙中心是“学雷锋”。可以写人为主,也可以记事为主。要注意社会背景,把学雷锋的人和事,放在这样的日子里来记叙。
【构思】
“在……日子里”之类以时间作限制的文题,可以用“时间点线面构思法”,具体运思,一般可分以下七种。
一、时间聚点构思法。这种构思,是把“在……日子里”聚合到一个“闪光点”上来记事或写人。
优秀答卷就是把人、事凝集于“在纪念毛主席题辞 ‘向雷锋同志学习’ 二十七周年之际” 的早晨。题材也是同学们常写的。“我”去上学,发现一辆拉煤的车深深地陷在泥沟里。构思可取的地方是聚集了不同的人:
我连忙跑过去,挽起裤腿,一脚踏进泥里,帮着推了起来。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老人走了过来,他二话没说就帮我们推了起来……仍推不动。
一个年轻人骑车迎面而来,时髦的发式,新潮的服装,铮亮的皮鞋,他停住车,走了过来。我们三双手同时用力推,不知何时一个小姑娘稚嫩的双手也按在了车上。
煤车终于被推了上去。
一辆吉普车“嘎”地停在我们身边,车里年轻司机探出头来对老人说: “局长,时间快到了。” ……
这样,“我”连忙跑过去,老局长二话不说推了起来,时髦的青年走了过来,还有一双小姑娘稚嫩的手,反映了“在学雷锋的日子里”,老年人,青年人,少年人,争相做好事的新风尚。
二、时间散点(平行记事)构思法。时间聚点构思法往往是集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人和事,时间散点构思法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着的人和事,又可称作平行记事。例如《除夕夜》,用的就是这种构思法。
三、时间横断面构思法。这种构思,是将在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人和事,按其内容实质,分类记叙。例如《在开办“免费幼儿园”的日子里》,暑假开办“免费幼儿园”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一乐二苦三悔四美来分类记叙。
四、时间延伸构思法。不仅实写题目限定的时间内的人和事,而且联想开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记叙关联的人和事,在时间上作了延伸。例如《雨中》②用的就是时间延伸构思法。
五、时间点面构思法。这是在限定时间里,着重于此时此地的场面描写,有面有点,点面融合,如《考试以后》。
六、变换视角,另眼相看构思法。例如《在期盼自由的日子里》,选择了奇特的角度,以小麻雀的眼光看待小女孩。
【相关题目辨思】
A. 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
这是1997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下面是一考生的优秀答卷。
心口在跳,脸儿在笑,为啥? 因为这是在香港即将回归的日子里啊! 迎回归的浓浓气氛洋溢在周围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迎回归的动人故事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前些天,邻居家媳妇生了个胖小子,大伯成天乐呵呵的,整个脸上都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可有件事却使他犯愁了——给孙子取个啥名字呢? 胖小子的姑姑阿姨都是急性子,一下子想出了不少,什么 “青松” 啦,“志国” 啦,“德华” 啦……但都被大伯否定了,大伯说这些名字都不够味。
昨天放假,大伯一见我就喜上眉梢:“哎,中学生回来了,快给我孙子取个名吧,可要够味的! ”接受了任务,我翻着字典忙开了,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一个“够味” 的。这时候广播里正在播送着《香港回归之声》,翻着,听着;听着、翻着……我灵感突发,一蹦而起,高声叫道:“荆花,荆花,就叫荆花! ”大伯忙赶过来问: “怎么着?取着啦? ” “对,对,紫荆花的荆花! ”我手舞足蹈地说。“回归之喜啊,这名字倒是‘够味’的,但——但他是个男孩哟! ” 大伯有些遗憾地说,继续投来等待和信任的目光。“嗯……” 我沉思了一会儿说: “那么就叫荆凯吧。” “荆凯,荆凯……我明白了,‘够味’,就叫荆凯! ” 大伯拍着大腿说。这时大伯的儿子也赶来了,说: “嗨,你倒说说这荆凯是什么意思。”“荆凯的 ‘荆’嘛象征着香港,‘凯’嘛象征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奏响了一曲凯歌嘛! ” 我有些得意地解释道。“好,好! ” 大伯和他儿子异口同声,又一起冲进屋里,对着那胖小子略带颤音连声喊道: “荆凯,荆凯! ……”
啊,香港,你可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着你,期盼着你的归来,这不,连取名都想着你呢!
从这份优秀答卷看,用的是时间聚点构思法,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在迎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日子,作者聚点于“取名”这样的小事。通过取名过程的记叙,突出迎回归的浓郁气氛和人们 “期盼” 的滚滚急流。
B. 临近毕业的日子
题目: 临近毕业的日子
要求: 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字600左右。
——1997年四川省中考作文题。
下面是一考生的优秀答卷。
黑板上赫然写着: 离会考还有十天。初三的学子们整日生活在一股紧张的空气里,甘草、菊花、太阳神流行于六月的校园,伴随着我们临近毕业的日子。
临近毕业就意味着即将面临会考,每一个人都来不及感伤,因为生活需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 然而,我却心灰意冷地栽在了摸底考试失败的阴影里。从老师手里接过那张薄薄的成绩单,我满腔的热忱就顿时降到了零点。一个月的苦战,仅换来了这样一个成绩,太出人意料了。我麻木地苦笑着,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 为了我这样一个“重点”,母亲每日起早贪黑地为我做饭,设计菜谱,父亲每晚坚持坐在桌边“陪读”;远在异地的亲友隔三差五地打电话,写信关照我的学习和身体; 老师为了我一个不懂的问题,时常花去他的休息时间帮我仔细分析讲解; 同学好心地与我调座位,怕我因为近视拉下功课……他们付出了这么多,我却以这样的成绩回报他们,我有些无地自容了,可是,我并不是不努力啊! 多少个寒夜,那盏孤灯下都有我苦读的身影。想到这些,我的眼泪禁不住伴着委屈簌簌滚落下来。“××,怎么啦! ” 老师正慈祥地看着我,“考差了,心里很难受,是不? ”我轻轻点了点头。“老师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刚才,我分析了你的试卷,你要记住: 成败已属于过去,关键是要把握好明天……” 老师慢慢地开导着我,我的热情在一点点重新填满心房。走进教室,重新打开书,一张纸条悄然滑落:“不要灰心,拿出信心和勇气,一切都会好! ”落款处是一长串的同学签名。我擦干眼角残留的泪水,微笑着复习起来。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不能让所有关心我的人失望!
临近毕业的日子,伴随我的有甘草、菊花、太阳神,孤灯下依旧是我苦读的身影。在我身后,更有全力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家长和亲友们,我将不负众望,顽强地向 “终点” 冲刺!
本文用时间聚点构思法,聚点于方方面面的关怀。答卷以倒计时开头,巧妙点题,中间重点写自己由伤感到振作的过程,聚焦于老师充满温情的开导和同学们的热情鼓励。同时,时间也有延伸,以“忆起往昔”提携,回顾了昔日家长、老师、同学和亲友对自己的关怀。
同类题目有: 1979年甘肃中考作文题《在准备考试的日子里》; 1979年西藏中考作文题《在迎接升学考试的日子里》。
C. 在开办 “免费幼儿园” 的日子里
本题是“在暑假里”的具体化。下面是初二雷贞的作文。
暑假,我和姐姐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可是干什么呢? 一天,姐姐听见隔壁的小孩在哭,我们跑过去一问,原来他一个人在家,害怕得哭了起来。我们带他玩,直到他妈妈回来。他妈妈知道这些情况后,一个劲地感谢我们两人。受到他妈妈的表扬,我们心里很甜。回家后姐姐恍然大悟地说,我们何不办一个免费幼儿园? 为左邻右舍办一点事? 说干就干,广告一贴,我们多彩的暑假生活就开始了。
一乐
嘿,你看我们的广告介绍,院长: 雷艳,女,13岁,现读初一;副院长,雷贞,女,12 岁,现读初一。这稚嫩的广告一贴出去,附近的大人小孩都奔走相告,几天的时间就有20多个人报名。呀,没想到免费幼儿园的招生这么红火。我想把免费改为适当收费,趁此机会挣一点学费。可我是副院长做不了主,但一看见院长忙碌的身影,我不好意思开口,也跟着她忙碌起来。
在忙碌中我找到了很多乐趣,唱歌跳舞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上音乐舞蹈课,尤其上音乐课最有趣。许多小朋友咬不准字,把儿歌《笑一个吧》 中的“吧”唱成“爸”,“你”唱成“米”。和他们在一起我能不乐吗?
时间一长,麻烦事越来越多,我开始明白,这一件事要有始有终地办好并不轻松。
二苦
我最头疼的事是见不得小孩哭,而有的小孩摔一跤,碰一下就会张开嘴巴大哭,哄也不听,这事常使我难堪。其一苦。
最小的小孩才两岁多,每天帮他们洗手、抹鼻涕等小事连续不断,一天常常忙不过来。其二苦。
每天我家要增加二十多个小朋友吃饭,一个月下来,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可我家里本来就是特困户,一直靠邻里的接济过日子,这下更增加了我家的负担。其三苦。
每天下午护送小朋友回家,又是一大难,把二十几个小孩一一送到他们的父母的身边,回家时直累得双脚发软。其四苦。
苦处一多,怨气就来了。这么辛苦,不收费太不划算,还是要和院长商量收费的问题。
三悔
我找姐姐商量,希望她把免费改为适当收费,并且罗列了许多理由,最后还强调,再如此下去的话我第一个辞职。我想以这些来达到收费的目的,谁知她一连串地质问我: “雷贞,你有没有良心? 帮邻居做一点事就要报酬! 你想一想我们是怎样长大的? 爸爸是残疾人,妈妈又没工作,我们小时候,家里的哪一点困难不是邻里帮助度过的? 算报酬你拿得起吗? 现在我们长大了,为他们做一点事就要报酬? ”比我大一岁的姐姐,仿佛一个巨人站在我的面前,我不敢仰视她。低头回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景。妈妈迫于生计,每天早出晚归,我和姐姐几乎是在隔壁李奶奶的怀抱里长大的。可我竟把这些给忘了。要报酬的事真丢人。幸好我是跟姐姐提出来,没跟别人诉苦,后悔还来得及!
四美
心情舒畅了,每个小孩在我的眼里就如一朵朵带露的花蕾,我整天在花丛中唱呀,跳呀,把我所有的水平都发挥出来,看见这一朵朵花蕾正一天天长大,懂事,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两个月的暑假就这么快地过去了。小朋友们和我依依惜别。我和姐姐商量,等一放假,我们的“免费幼儿园”还要继续招生。
本文可谓时间横截面构思法。作者限定在暑假开办 “免费幼儿园”的日子里后,并没有按具体的时间记叙,而是按逻辑顺序分类记叙。在这些日子里的横截面中,乐、苦、悔、美,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D. 在节日里
题目: 在节日里。
要求: 写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的记叙文。能恰当地穿插抒情和议论。字数不少于500字。
——1987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本题以特定的时间 (节日)限定写作的范围。可以写节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节日里人的作为,节日里发生的事,写出节日的气氛和时代的气息,反映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景象;也可以从节日里的所做、所见、所闻,联想开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就是时间延伸法。
下面是何去非同学的作文《除夕》。
雪花纷飞,寒气袭人。刘超将黝黑而瘦弱的脸紧贴着玻璃,痴痴地望着窗外的一片银白世界,两行热泪无声地落下。泪,夹杂着口中呼出的热气,使厚厚的玻璃蒙上了一片白雾。
远处的一声爆竹,打破了小阁楼的宁静。爆竹声声,除夕将至。刘超扳着手指一算,哇,到杭州打工已近一年了。记得年初六那天,他踏着早春的积雪,从安徽大别山区来到西子湖畔。搬运工、清道夫……哪样脏活、苦活没干过。经过一位好心人的介绍,他有了一天打两份工的机会。如今,他除白天在立交桥上扫地外,下午还帮一家报社送晚报。二十岁的他,过早地懂得了人世的艰辛,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此刻,他想象着,当父亲收到他寄出的八百五十元钱时,心中会压抑不住无限的喜悦,七十余岁的祖父开春可以治病了,十二岁的妹妹可以不再为学费发愁了,过年买肉的钱也有了……总之,今年的春节会比以往好得多。
尽管未回家与亲人团聚,尽管他在除夕之夜感受着寂寞孤独的煎熬,但一想到满脸皱纹的父亲将不再紧绷着脸,他就感到今年的除夕之夜是一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
一年中,他看惯了城里人的白眼,那鄙视的、盛气凌人的目光像无形的利刃直朝他刺去,他始终弄不懂,同样是人,为什么如此难以沟通? 他有一个朴素的愿望: 每天天不亮就把立交桥打扫清爽,让城市天天有个新面孔; 每天傍晚,将报纸送给每一位订户。这是他的工作,他要对得起这份工钱。听房东、居民区主任王大妈说,扫地和送报,都是传播精神文明,尽管啥叫 “精神文明” 刘超一知半解,但对他来说,像王大妈这样的离休干部,就是最有 “精神文明” 的。
门 “吱呀” 一声开了,进来的正是王大妈,这位慈祥的老人右手提着暖水瓶,左手腰间夹着一条红花被。
“大妈! ”刘超擦了一下面颊的泪痕,站起身来深情地拍打着大妈衣服上的雪花。
“天冷了,我给你送一条被子来,” 大妈边说边把被子放在床上,“这是我儿子盖过的,如今他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打工,也像你一样,很苦,常遭别人的白眼。我想,不管是哪里,只要好好干,都会有出息的!”
就像一股早春的暖风拂过心灵,刘超的鼻子一阵阵发酸。这个八岁死了亲娘的孩子好久未尝到母爱温暖的滋味了,他多想喊一声 “娘” 呀!
窗外,雪下得更大,贺年的爆竹更响了……
这篇作文,时间限定在除夕,开头写除夕将至,爆竹声声,后半部分写门开了,都是除夕发生的事。但时空作了延伸; 从除夕延伸到一年来的经历,还想象到开春; 从西子湖畔延伸到安徽大别山区。延伸的手段是心理描写。作者选取“除夕”这一特定时刻,设置了离乡背井这一特定环境,在人间冷暖交融的气氛里,记录了主人公刘超的一段心灵历程,反映了社会的一个侧面。
E. 除夕夜
下面是阎洁同学的作文《除夕夜》,构思方法与《除夕》不同,采用时间散点构思法(平行记事法)。
夜幕刚刚降临,天空中就显出了除夕之夜的热闹气象。远处不时发出亮闪闪的光,近处持续着脆生生的响,那是贺年的爆竹。
我家的餐桌上,菜肴好丰盛哟。不必说那现代风味的火锅,也不必说那传统的鸡、鸭、鱼、肉,单说那几道“别具一格”的辣椒白菜条、酸甜萝卜丝、白糖拌黄瓜,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了。而此时的我,听着奶奶絮絮的唠叨,也不禁在心里暗暗责怪起哥哥来: “真傻,明明不是自己的班,却去替别人,真傻。”
“妈,去就去吧,人都到矿上了,说还有啥用。看,菜都凉了……”爸爸话音未落,憋了一肚子气的奶奶便数落上了: “你咋不早说?早说我不让他去。我是老了,可是再老,也不会糊涂到让自家的孩子大年夜去上班啊。”爸爸还要解释,看见我妈在一旁使眼色,到嘴边的话又咽回了肚里。“妈,您别生气了,小峰在不在,还不都一样。妈,别生气了。”还是妈妈有办法,几句话,奶奶的气就消了一半。
“唉,峰他妈,不是说他傻,可这是过年啊! ”
电视里一阵爽朗的笑声,把奶奶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妈,您看,电视台的人,也不能回家过年呀。他们还得为大家欢欢喜喜过年忙活呢! ” 妈妈一边把板凳挪过去,一边还在做“思想工作”。
这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风尘仆仆但神采奕奕的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在某边防部队向全体官兵拜年的画面。接着,江泽民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热情洋溢地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这下,爸爸得意了: “妈,您看,江总书记、李鹏总理都没回家过年呢。咱小峰是党员,也应该带头啊! ”
“你少说两句吧! 咱妈啥不懂得? ” 妈妈假装“训” 爸爸。
“唉,菜都凉了,我热热去。” 奶奶开始 “多云转晴” 了。“妈,您坐着看电视,这是我的事。”妈妈一边笑着,一边站起热菜去了。
酒菜摆好了,爸爸高兴地摆上酒杯,先为奶奶斟满一杯红葡萄酒,我赶紧给奶奶递上筷子。这时,爸爸可来劲了,忙不迭地致祝酒辞: “妈,祝您新年愉快,健康幸福,万事如意。干杯! ”
奶奶喜滋滋地眯缝着眼睛,端起酒杯。看,四只酒杯痛快地碰在了一起。
此时,屏幕上的康巴丝石英钟正悄悄指向零点,还有10秒、9秒、8秒…… “冬——冬——”新年的钟声撞响了。随着洪亮的钟声,我们全家人又一次自豪地举起了酒杯……
时间散点构思法与时间聚点构思法相对而言。聚点构思法凝集于某一点、某一事,往往集中在同一地域;散点构思法,即平行记事构思法,是把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叙述清楚的方法。本文时间限定在除夕夜,从夜幕刚降临到新年钟声响,写了发生了不同地点的四件事: “我”和奶奶、爸爸妈妈在家庆贺,哥哥在矿上值班,电视台的人为大家在忙活,江泽民总书记等在某边防部队拜年,较广阔地反映出除夕夜喜庆风貌。
F. 打工的一天
这类文题是记叙一天的劳动,一天的社会实践。下面是倪琛同学的作文《打工的一天》。
夜幕降临,我缓缓地将自行车推出菲利浦公司的大门。微风吹来,暑气已经消散,我的心情也终于恢复平静。望着身边那些欢笑着的女工,我的思绪又飞回到早晨踏入这座现代化工厂的情景。
带着父亲的一纸介绍,我,一名中学生怯怯地站到了公司人事部门前,并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天的体验式的打工生活。
我被安排到插件车间。穿上湖蓝色的工作服,我像所有女工一样,默默地在生产线前坐下。作为实习插件生,我只负责将4个元件以最快速度插上电视机底板。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流水线以固定的速度运行,绝不会顾及你是否能跟得上。刚插了十几块板子,我的手便开始发抖,大滴大滴的汗珠从我的额上滚下,双臂更像灌了铅一般,怎么也举不起来。
也许是心理作用吧,双手越不听使唤,那流水线的速度似乎就越快。无奈,我只好手忙脚乱地把元件乱插一气,心中暗自埋怨父亲出的馊主意,呆在家里岂不悠哉? 暑假嘛,本来就该休息。我的心中开始烦躁不安,根本跟不上正常的工作速度。
忽然,一双手截住了从我面前漏过的空板,我一抬头,对面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正摇着头帮我补插,她手脚的敏捷程度令我目瞪口呆。“像你这种速度,”她略抬头瞟了我一眼,“如果是一般的工人,早被辞退了。”我哑口无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惭愧之余,我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很正确,一直以为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把书读好就行了,其他嘛,一概不用考虑。可是,一旦踏上社会,就像今天,我的能力是否能保证生存? 这确实值得怀疑。
我再次抬头望了一眼我身边的这些女工,她们大都还很年轻,刚从学校毕业的她们,已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们收起心中的幻想,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她们那如飞的双手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她们正为自己的生活拼搏! 那令人惊叹的速度难道不是汗水的结晶吗? 那看似轻松的动作难道不凝聚着她们滴滴心血吗?
取件,插件; 取件,插件……我终于从这简单机械的动作中悟到了些什么。生活与我想象的还相差太远,它需要自己去体验。在生活的洪流中稍有懈怠,它就将毫不留情地向你宣告:你是弱者,你将被淘汰。然而,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遇到困难只会怨天尤人的学生来说,这种生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们终究要去面对。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枯燥单一的取件、插件中流过,当我脱下这身工作服时,天色已近黄昏。疲劳几乎把我击垮,可我心中的充实感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我感到自己似乎成熟了许多。
这类题目,一般聚焦于自己的体验、感受、教益、启迪等。本文通过一天打工的记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新的体验: 人生要经受磨炼,承受压力,要有责任感,准备接受挑战。
G. 星期天
——1994年山东省初中毕业考试题。
本题只限定时间,可用第一人称写“我”或“我们” 的星期天,也可写“他”或“他们”的星期天。下面这份优秀答卷是写“我家” 的星期天,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如实记叙得清楚明白,是记叙的基本功。
我喜欢星期天。因为这一天可以使忙碌了一周的人们得到休息和调节。一家人围在桌旁,谈谈一周的见闻,说说心里话,彼此交流交流感情,靠在沙发上看几集电视连续剧或欣赏几段歌舞小品,那是多么令人惬意和快乐的事啊!
朋友,下面请你走进我的家,和我们一家人一起过个星期天吧! 不必拘谨,我们是很热情好客的。
“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早起床洗刷完毕后,我们便开始跑步、做操,“舒络舒络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吃罢早饭,我就钻进自己的房间里开始和X.Y.Z打交道,哥哥姐姐们则履行打扫卫生的职责,奶奶、爸爸、妈妈也“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歌声、笑声、说话声不时传到我的耳旁。经不住他们的诱惑,学累了,我便也出去凑热闹。拿起抹布擦擦桌子、抹抹椅子,和姐姐开几句玩笑,别提有多快乐啦!
吃罢午饭,一家人睡上一会儿午觉,再看会儿电视。爸爸去买菜,哥哥学厨,厨房里便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等我们看完 《正大综艺》 时,一顿丰盛的晚餐已端上了饭桌。随着香味我“溜进”厨房,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到嘴里,“啊! 好香。”一家人各自在座位上坐定后,“座谈会”便开始了。奶奶、爸爸和妈妈边饮酒边聊天,哥哥和姐姐说着他们单位上的事,我和二姐则相互通报各自学校的趣闻。不过,最后一家人谈论的话题还是我,大家都希望我今年能考上一个好的中专学校。话语中鼓励的不少,批评的也有,最多的还是帮我分析原因,教给我一些学习的方法。奶奶虽不懂学习上的事,但话也没少说,问饥问寒,生怕 “后勤” 工作有漏洞。就凭这些,我能不好好学习吗? 如果您是我,能不受感动吗?
晚餐结束后,走出去溜达溜达,回到房间里再整理一下书包,一天的工作就做完了。然后便进入梦乡,准备以更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的一周。
朋友,羡慕我家的星期天吗? 羡慕我吗? 欢迎有机会再来我家做客。
但是,有的同学的星期天并不那么快乐,如实写出,也有意义。请看另一份优秀答卷。
星期天又来到了。同学们高兴地又唱又跳,商议着怎样度过这个星期天。“我们去公园! ” “没意思。” “还是去看场电影吧。”“不行,不行! ”“逛逛商场怎么样? ”……听着同学们热烈的话语,我却悄悄地离开了,心灰意懒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真想大哭一场。老天为什么这么狠心,就在我准备升学考试时,让爸爸病倒了。妈妈也只得停止工作来照料爸爸。生活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
就在上一个星期天,我和在外地打工的哥哥都回到了家。本想多干些家务活,让妈妈休息休息。可一大早二叔就来叫我们,说他要抹墙,叫我们哥俩过去帮忙。来到二叔家一看,连个匠工也没有,就我们三个人干。这要干到什么时候呀! 我和哥哥拼命地干,一直干到下午丑点,也没干完。二叔对我们说: “你们回去吧,帮你妈做些活。”我和哥哥拖着疲惫的身子就回了家。
可是,我们的脚还没迈进爸爸妈妈的房间,二叔已随后跟来了。一进院门,就冲我们嚷道: “我放在桌子上的100元钱谁拿去了? ”我和哥哥一愣。哥哥忙说:“二叔,别冤枉我们啊! ”“冤枉,借我的100元钱都一个多月了,啥时还我? ”说完,二叔气冲冲地走了。
哥哥气得喘不上气来,我哭了。哥哥马上到邻居家借来了100元钱,叫来许多乡亲,一起来到二叔家。哥哥说: “还你的钱,要账明着要,何必说我们偷你的呢。”把钱当着乡亲们的面,点给了二叔。乡亲们也七嘴八舌地批评着我二叔,二叔一头跑进屋里,没再出来。
我们哥俩算是尝到了欠人家钱的滋味。回家后我们都偷偷地哭了。全家人就靠我哥哥一人挣钱,爸爸还要看病,我又要升学,亲人却这样对待我们,怎能不使我们伤心呢?
那天晚上,妈妈做完饭,哥哥扶起爸爸,我便开始给爸爸喂饭。爸爸的病怕生气,我和哥哥都强装笑脸,不让爸爸觉察,但是却没有说一句话。那个星期天过得昏昏沉沉,真闷。
我真怕星期天,怕回家。回到家,又要看到爸爸那面黄肌瘦的病态,妈妈那双红肿的眼睛,哥哥愁眉不展的面孔。
星期天,多么让人烦恼的星期天啊!
这份答卷的特点是真切自然,情真意切。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一个星期天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很不正常的人际关系,道出了一个青少年的内心的忧伤。
H. 考试前后
这题应瞻前顾后,由前及后,或由后溯前,“前”、“后”两者缺一不可。下面是李晨阳同学的作文《考试前后》。
下星期日就要段考了。李校长在会上宣布,这次考试后,全年级在一起排名次,前30名还要发奖呢! 我暗暗祈祷自己,考出好成绩,抱回个大奖状,以便在弟弟面前大大炫耀一番。
“小丽,明天考啥? ” “上午理化,下午语文与政治。” 唉,政治,政治,这几天背得头昏脑胀,后边的刚刚背过来,前边的又忘记了。为了考试得分,我毫无办法,只得重新背,不理解,死记硬背,难呀! 记忆细胞发挥作用太小,我恨呀! 明天考试的科目中,“化学”还差不多,待考试前再复习,也能应付个一二,拿起物理细心复习,因为这可是个当头炮,如若考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下几科的胜败。语文明天也要考,无奈今晚只好 “开夜车” 了。
时钟已指向12点。“《藤野先生》选自哪里? 作者是谁? ”“选自 《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自问自答。禁不住眼皮的挑战,我得撤军。睡一会吧,实在是支持不住了,明早四点起来再背。
梦真美啊! 我梦见得第一了。一声钟响,打断了我走向领奖台的豪迈劲儿。——妈呀,五点半了。我慌慌张张起来,匆匆忙忙吃饭。
吃罢早饭,忙拿起《化学》: “这儿可能不是重点,不必细看。”我边想着,边哗哗地掀着书页。直到预备钟响,我才把《化学》 “走马观花” 地看完了一遍。
两天时间,七门课程考试完毕。这两天,我不知道是咋过的。我得奖的希望如同肥皂泡般地破灭了。
我想哭,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完全都是 “平时不努力,考试大突击” 造成的。我真悔呀! 考场上,由于心慌,我本来已经掌握的问题,也写不出来。这又能怨谁呢?我得好好地总结一下。
本文围绕考试,扣住“前后”,“前”详“后”略,两天考试一句带过,紧扣题意。
本文采用经纬构思法,以考试前后时序为经,以心态为纬:开始,下决心; 临考,心焦急; 熬夜,做美梦; 考完,想痛哭;过后,作分析。
I. 考试以后
本题与前题不同,只写 “以后”。下面是叶海若的作文。
卷子一收上去,教室立马开了锅。
“嗨! 第四题最后一道小题你得多少? ” “最后一道题你怎么做的? ”“判断题是不是只有一个‘√’ ? ”班里的“对题运动” 是单循环式的,每一个人都被问了不止十次。只有班里学习可以算是最好的同学——陈雪莹——捂着耳朵大叫着:“不对题! 不对题! ”其余的同学都是“来者不拒”,有的还去问别人。
陈老师一进班门,讲台周围立刻就水泄不通,而教室其他地方却一下子空荡起来。“陈老师,数学最后一道题得多少? 为什么? 怎么做的? ” 同学们其实就只想问前边这一句。陈老师不慌不忙地登上讲台,说: “最后一道题,得 ‘1’。”“啊? 为什么? ” “设x为1,不就得1嘛! ” 立刻,整个教室就被失望的叹气声、悲哀的神情淹没了。陆飞蔫儿不叽地坐在位子上,眼泪啪嗒啪嗒地流了一脸;冯高阳把头伸进投影幕绳子圈儿里,大嚷着不想活了; 王海东扫地,东一扫帚西一扫帚,扫得满教室尘土飞扬……
楼道里,只有在九班、十班 (实验班) 那一块儿才能听到好多这样的对话: “最后一道题得多少? ”“得1。你呢? ”“我也得1。特简单,对吧? ”“没错。”听了这些话,我心里直痒痒。
其实,已经考完了。是好,是坏,卷子也已经交上去了,只能这样了,后悔管什么用呢?
本文采用时间点面构思法,实际上是写 “考试以后” 的一个场面,在特定时间人们的活动,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首句入题快,开门见山,写考试以后教室里开了锅,热闹地“对题”。学习一般或较差的同学忙于对题,是面; 学习好的同学“不对题”,是点。老师的介入,是为开了的锅添柴助火。这时的“点”,却是考得不好的3位同学,神态生动,富于情趣。
J. 课后
——199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下面是优秀答卷。构思不俗,记叙有起伏。先写自己的担心,尽力想躲开“这类差事”; 实在躲不开,勉强从事; 结果出乎意料,同学们热烈响应,“我”被感动……情真意切,引人入胜地展现了 “爱心” 这一主题。
“还有十分钟”,“还有五分钟……”今天这节政治课上,我已不下十次在看手表,这倒并非我贪玩,希望早点下课,相反倒是希望那熟悉的铃声晚点响起,因为下课以后我就得做一件我自认为挺难办的事——募捐。
募捐,本也并非什么难事,但现在各种名目的募捐实在太多了,捐得我们这些 “无产阶级”都怨声载道,一个月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几乎都 “交公” 了。每当我从同学们手中接过勉强交付的钱时,心中总有点 “讨债鬼” 似的感觉,所以每遇到这类差使,我都尽力躲开。偏是哪壶水不开提哪壶,昨天在走廊上遇见教导主任,他一把拉住我,郑重其事地说: “顾莺,你们是先进班,帮助失学儿童的募捐,该在全校带个头啰! ” ——美差又来了!
下课铃终究是要响的,我只得硬着头皮走上讲台,低着头,不敢看同学们的眼神,生怕自己准备好的 “台词” 被卡住。我稍稍镇静了一下,终于开口了: “同学们,请让我说几句话。今天我们幸福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但是大家是否想到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成千上万的儿童却陷于失学的困境。同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却不能茁壮成长。同学们,人人献出一份爱心,人人伸出援助的手,帮一帮我们的同龄人吧……” 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竟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而且越说越激昂。教室里静极了,听不到一点声响。我正感到有些迷惑不解,突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惊异中我抬起头,接触到的是无数赞许的目光,听到的是一个个热情的声音—— “我捐五元”,“我也捐五元”,“我捐十元”……同学们争先恐后把钱塞到我手里,瞬间,讲台上出现了一大堆人民币。我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笑着向大家点头,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作为一个学生,我经历了无数个课后十分钟,但今天的这一刻真叫我难忘。
K. 放学后
1997年湖南省中考作文试题。题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从题意分析,宜写成记叙文。答卷一般是写放学后碰到的给人启发的,或者令人感动的,或者发人深思的,或者叫人内疚的事或人。
下面是初一刘煜的获奖作文《放学后》(曾获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放学了。班主任王老师用平时那种温和的语调对全班同学说: “从明天起就开始放假了,希望你们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同学们再见! ” 同学们都站起来和老师道别,往外走去。只有我还默默地坐着,看着自己熟悉的教室,恋恋不舍。因为我心里明白过完暑假再开学时,我就要转到景山学校去上学了。我抚摸着自己用过的桌子,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五年来,我用它做过多少道题,写过多少词语呀,这每道题,每个词都凝结着王老师的心血呀! 想到这,我决定再为老师最后打扫一次办公室。
我走进办公室,王老师出去送同学还没回来,我从书包里掏出抹布开始擦桌椅。从桌面到桌腿我都仔仔细细地擦了又擦,好像再付出多少劳动也表达不尽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记得去年,爸爸突然因病去逝了。这沉重的打击使妈妈整日精神不振,幼小的我也成天默默地流泪,上不了学。王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几次到家里来看望妈妈,还接我上学。我的功课没有落下,妈妈的心情也渐渐好转。我是多么感激我的老师呀。
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和我闹矛盾,竟当着同学们说: “你没有爸爸,你是孤儿了。”我伤心极了,伏在桌上哭起来。王老师知道了,批评了那个同学,还对全班同学说: “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手足兄弟,刘煜的痛苦也是我们大家的不幸,我们要更关心爱护她才对。”从那以后,同学们对我倍加关心,放学都陪我一起走。我一个人在一处的时候,就马上跑过来找我玩。我过11岁生日的时候,老师还带头让全班同学为我买了一块大蛋糕。我在这个集体里感到了温暖和安慰。
我想着,大滴的眼泪夺眶而出。门外传来了王老师缓慢的脚步声,我赶紧拭干了眼泪。王老师走过来看见我手中的抹布说:“又在给老师擦桌子? 快不要干了,时间不早了,回家晚了,妈妈又要着急了。”说着又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大厚本对我说:“我本来是要寄给你的,今天你在这,就带回去吧,本子里还有一封信,不过,你先不要看,回到家里再打开。”
和王老师依依道别后,我回到家里,打开了王老师写给我的信。老师在信中说,我在写作上很有发展,希望我能用这个本子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当我看到最后几行字时,我惊呆了:“我得了骨癌,我一直想把你们这届学生送走了之后再去治疗,但这个愿望却不能实现了,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今天晚上,我就要动身到南方去治疗,我一定会好的,等我回来! ”
“老师——”我呼喊着,举着信的双手不住地颤抖,泪如泉涌……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自己却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病痛! 我举着信就要往外跑,妈妈拉住我说:“不,孩子,老师还有许多的事要准备,不要再打扰她了。你要努力学习,将来如果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我双手捧起老师送我的厚厚的笔记本,心里默默地祈祷着:老师,您一定要快些治好病,回来听我的好成绩呀!
作者运用时间延伸法,使文章的包容量大。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集中与发散: 把要叙的事,要抒的情集中在“放学后”这一特定时间里,从“我”在放学后为老师最后一次擦桌子引发,时间向往昔延伸,想起了几次令人感动的往事,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而放学回家后的看信,作者真情的抒发终于达到了高潮。
L. 雨中
以 《雨中》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①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况。②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
——199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作文试题。
《雨中》,下雨的时候,也是以时间限定写作范围,也可用“时间聚点构思法”或“时间延伸构思法”。下面的优秀答卷用的是时间聚点构思法。“雨”很自然地与“伞”联在一起,聚点于送伞,聚点于后妈。
差一刻就放学了,天老爷却毫不客气地下起雨来。天地间刹时灰蒙蒙的一片,轰隆隆的雷声从天边跑过来。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望着窗外,等待着家人来接。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自从妈妈去世后,爸爸无暇照顾我,虽说又有了一位妈妈,可我从没把她当作妈妈,她似乎也不关心我。“唉,老天爷,快别下了吧! 我求求你。” 我的心在默念。
哪知,雨却越下越大了,同学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我孤零零地呆在教室里。我趴在窗台上,呆呆地望着窗外,泪很快流下来。
忽然,我似曾熟悉的身影进入眼帘。哦,是她——我的后妈。不,不可能是她。我完全迷糊了。近了,她撑着那把最大最笨重的伞,裤脚挽得高高的,向我走来了。“来,咱们回家吧! ”她笑着,挽起我的手臂,撑开伞走进雨里。我倔强地挣脱她的手,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她紧走几步,挨紧了我,柔声地说:“我知道,我不能代替你的妈妈。可我愿意付出努力,成为你的朋友,关心你,爱护你……你失去了母爱,我理解你,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也没了妈妈……” 我的心一沉,不敢看她的脸,任她挽着我。我的心温暖极了,又像回到了妈妈身边。哦,可怜她,比我更不幸: 童年丧母,中年丧夫。我的泪又来了,只听得雨哗哗地下着,隐隐约约地雷声在遥远的地方响着。
我紧紧地依偎着她,心里念着: “妈妈! 妈妈! ”我俩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雾中……
试题《雨中》,提供了特定的情境,只要生活在“雨中”的人或在“雨中”发生的事,都可以写。这份答卷,从下雨到融入“雨雾中”,清晰、细腻、真切地抒写出自己在“雨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本文虽然是按自然时序质朴的写来,但跌宕起伏。作者从自身感受的角度,写得脉络清晰:雨中盼接——独自孤零零的呆望——后妈来接。写出了“似曾熟悉的身影”与“不可能是她”时的内心冲突; “近了,更近了”的急切与“真是她”的喜悦——不让挽手。写出了“挣脱手”的逆反与后妈“挨紧”——后妈吐露真心,写出了“我”“不敢看她的脸”的自责——任其挽手,写出“我的心温暖极了”,后妈与“妈妈”合一——最后水到渠成,依偎后妈。
下面是安宁同学的作文《雨中》,用的是时间延伸构思法。
清晨,推开窗,几颗水滴打在脸上,我一惊,下雨了。地面湿漉漉的,我深深吸了口气,一阵浓郁的泥土气息带着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
为了观赏这场雨,我早早走出家门,漫步在细雨蒙蒙中。路旁,几株月季亭亭玉立,静静地吮吸着甘甜的雨水; 枝头,新叶青翠舒展,晶莹的水滴从叶上轻轻滑落。向前望去,隐约中几把花伞像大蘑菇一般在雨中晃动。一切都充满了诗的色彩,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小事。
同样的一个雨中的早晨。那天,我没有带伞,慢悠悠地走在小路上。忽然,一把花伞撑在头顶,回过头,一个清秀的女孩正冲我微笑。她的头发高高盘在头顶,淡眉细眼,浅浅的酒窝显出她的妩媚,看样子年纪和我相仿。“没带伞吗? 会淋病的,咱俩一同走吧! ” 她轻声对我说,这时我才注意到自己的头发和衣服已经被打湿了。她的话让我十分感动,一时竟连“谢谢”也忘记了说。雨中,一把花伞,两个女孩。初识的我们,就这样挽着手,一路说笑着。想不到,这次巧遇居然让我们成了好朋友,至今我们还在通着信,我也常常为这雨中的缘分而庆幸……
雨依旧下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学校,思绪被打断,我痴痴地望着雨,竟不愿走进教室。
放学后,雨仍断断续续地下着,我独自撑着伞往家走。人们在雨的朦胧中穿梭,伞与伞相撞,人与人擦肩。人流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打一把粉红色的小伞,紧紧地抓着母亲的衣襟。我不禁又陷入了童年的回忆。
也是这样一个雨天。那时我还很小,与母亲一同外出,因为调皮,和母亲走散,又迷了路。我撑着一把蓝花小伞,站在生疏的街头,在渐渐黑下来的雨中黄昏,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行人,一种恐惧感袭上心头,我被吓哭了。这时一位和蔼的阿姨走过来,她抚着我的头,把我轻轻地搂到了她的大伞底下。我好像顿时有了依靠,也是这样,紧紧地抓着她的衣襟,辨认着回家的路。至今她的模样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她打着的那把大伞是鲜红鲜红的……
雨依旧下着,路已变得有些泥泞,而我却觉得这雨好美好美……
此文以 “雨中” 为线索,用了近乎意识流的写法,时间往后作了两次延伸流动:清晨(今)——同样的一个雨中早晨(昔)——雨依旧下着……到了学校,放学后(今)——也是这样一个雨天(昔)——雨依旧下着(今)。这样将雨中的现在与雨中的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写了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友爱、真挚的感情,赞美了纯朴、善良的心灵。
M. 日食发生的时候
下面是初一徐莹的作文《日食发生的时候》。
“24日上午有日偏食。”这消息像长了腿一样,传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虽然有的地区能观测到日全食,而我们却只能看到日偏食,但我们也心满意足了。日食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就有了神秘感与挑战性,使我们倍加感到了它的珍贵,于是它便成为我们叨念不止的话题。
也怪我没福气,遇到这么难得的机会,竟忘了带观日食最基本的东西——墨镜,这使我懊恼不已。唉,谁让我那么大惊小怪,一高兴就什么都忘了呢?
历史课,同学们的心情早已按捺不住,难得历史老师大发善心: “此乃罕见现象,同学们要抓紧时间看。” 哄! 全班同学为之轰动,争先恐后挤出门外,戴上自己的“武器”,仰望天空,欢呼雀跃着自己所看到的奇景。可怜我什么也没带,只好 “望阳兴叹”,一人呆在教室里。
室内,空空如也; 室外,人头攒动。在这里寻求一分宁静,又何乐而不为呢? 心里暗暗自慰,可又难以平静。窗外同学们似发现新大陆的声音,犹如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已经缺了一角了! ”“好美啊! ”之类的赞叹之声不绝于耳。我只好捂住耳朵,蒙住眼睛,可也难抵那千军万马之势。
一位同学走进教室拿笔记本,偶然发现在一角寻求 “心理平衡”的我,走过来,轻问: “没带墨镜? ”我点头。于是她拉住我,走出空荡荡的教室,拿出她自己的墨镜,给我戴上,让我仔细看。我觉得过意不去,连忙脱下给她。她平静地说: “我已经看过了,你看吧! ” 说着又给我戴上。
我抬头望天空,顿时觉得黑云压城,只有天空正中的太阳显得那么白,那么亮,犹如缺了一角的月亮,穿梭在云层中。
这时,别的同学也知道我没带墨镜,他们纷纷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墨镜轮流借我看。我每换上一副墨镜,就有一种与前次截然不同的感觉。有大的、有小的、有深黑的、也有淡黑的。就这样,我几乎戴遍了全班的墨镜,一边不停地道谢,一边不停地望着那奇妙的天空。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今天,我不仅第一次看到了日食,也看到了同学们那一颗颗美丽的心。
本文题目是“日食发生的时候”,与“看日食的时候”略有不同。本文写了 “盼” 与 “看”,重点是看。写看日食的时候,聚焦于同学之间的情谊,“我几乎戴遍了全班的墨镜”,体现了“一颗颗美丽的心”。写看日食,是手段,赞扬同学们的美好心灵是目的。第4段写 “听” 看日食,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N. 在期盼自由的日子里
下面是初二沈晔的习作《在期盼自由的日子里》,构思很有特色。
我是一只有一张黄色小嘴,两条红红的小腿,头上还有一点白色绒毛的小麻雀。
那天,我在空中飞来飞去,浏览人间美丽景色,不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屋子,我马上叽叽地呼救。也许是屋子的主人听见我的叫声,从屋里走了出来。呀! 这是一个留着齐耳短发,椭圆的脸上有几粒细小的雀斑,还戴着一副眼镜的小女孩。咦,她的眼睛怎么失去了光彩,好像很累? 可她一见到我,立刻欣喜若狂,眼睛似乎又增添了几分光彩。她悄悄蹲下来,想抓我,我一跳,她没抓到。就那么一抓一跳,折腾了好久,直到我精疲力尽,只好“投降”。她轻轻用线把我的脚绑在窗上,又拿来一只盒子,里面垫了棉花,再把我放进去。“放我出来! 你干吗绑着我! ” 我用仅剩一点的力气喊道。可是小女孩听不懂我的话,还以为我饿了,便拿来一把米喂我。我不理睬她,趴在盒子的角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 “放我出来! 还我自由! ”
第二天早晨,小女孩又拿米喂我,我还是不理睬她,准备“绝食”。小女孩用充满失望的目光望着我,说: “吃点吧,不吃会饿的。” 我很气愤,心里想: “哼! 假惺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小女孩又拿来一根细牙签,上面粘着米,喂我吃,就像母亲喂孩子一样。望着她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我只好吃了一点,可我吃完后,还是拼命地喊: “放我出来,还我自由! ”
第三天早晨,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像前一天早晨一样,小女孩还是来喂米给我吃,可她的眼睛失去了光芒,还带有血丝。“喂,你怎么了,垂头丧气地,好像有心事? ”
第四天早晨,小女孩来喂米给我吃时,一直看着我,目光中带有同情。“喂,你到底怎么了,有什么心事? ”这次小女孩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她对我说,“唉,小麻雀呀小麻雀,你知道吗? 虽然放暑假了,可爸爸妈妈天天逼我学琴棋书画,补习语文、数学、外语,也不允许我出去玩,我只能趴在窗上看小朋友玩。后来,我捉了你,是希望你能和我作个伴,给我解解闷。其实,我知道,被剥夺自由是很难过的,因为自由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这几天,你一定很想家,所以,我决定马上放了你。”说着,她帮我把绳子解开,抱我到阳台上,往空中一抛。“再见! ”小女孩目送着我,眼中充满了期盼,也许她在想……我向空中飞去,心里不禁一阵阵难过。
本文的题材并不新鲜,但构思新奇。作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 一只被捉住的小麻雀,一个被困在屋内不让出去玩的小女孩。一人一物,同病相怜,很有表现力。这是构思新鲜的地方。作者不是以小女孩的眼光去看小麻雀期盼自由,而是以一只期盼自由的小麻雀的眼光,“感受”小女孩因学业负担过重而渴望“自由” 的心情,这是构思奇特的地方。
今日更新
-
我的一次发现
[2019-06-01]
-
我成长中的二三事
[2019-06-01]
-
今日家事
[2019-06-01]
-
喜事一件接一件
[2019-06-01]
-
这件事在我的记忆深处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