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诗】·谢廷谅见慰三首,各用来韵答之(三首选一)》
【原文】
草泽邅回讵不逢? 美人遥忆泪沾胸。才轻贾马堂难造,眷重求羊径有踪。生意数看塘上柳,繁云高翳谷中松。能游剩有东山屐,知在云林第几峰?
【鉴赏】
谢廷谅是汤显祖的好友,在万历六年(1578)为汤显祖编定过《问棘邮草》,并为这部诗集作过序文,声称这些诗作都是寄给他的,所以称为邮草。此诗也是这部诗集中的其中一首,写于万历五年(1577)秋,汤显祖落第归来,闲居临川之时。
诗人落第,谢氏寄诗抚慰,诗人便步韵写了三首答诗。一般来讲步韵诗受原韵的限制,不容易写出契合真情实感的佳作,但此诗例外。首联即点题,指明了诗人落第,徘徊草泽之间,幸而得到了美人(即谢氏)的关怀挂念,使诗人十分感怀,乃至落泪沾胸。两句意义虽简单,却写得摇曳生姿,由一个问句振起,紧接着是一个美人遥忆的清丽意象,化用了张衡《四愁诗》“……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之句,以美人赠我金错刀来比喻谢氏以诗相赠,自己答诗以报,不仅切题,且十分浑成雅致,不落窠臼。
颔联也是分写两人,诗人自谦文才不如贾谊和司马相如,难以登堂入室,而谢氏却像求仲、羊仲看重隐居不仕的蒋诩一样看重自己。据《群辅录》:“求仲、羊仲,不知何许人,皆治车为业,挫廉逃名。蒋元卿之去兖州,还杜陵,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二人从之游。时人谓之二仲。”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特别是“贾马”和“求羊”,二字同韵,音律协和,且以“马”对“羊”,细微处体现了诗人典故运用的纯熟与自然。
颈联更是化用前人诗句的浑成之作。池塘边的柳树让诗人感受到生机盎然,天上的繁云却遮住了谷中的松树。字面是写景,而细品则知此景并非自然之实景,而是诗人所造之虚景。“塘上柳”的意象化自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而“谷中松”则化自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两句虚景实情,蕴含着诗人的郁勃之气。谢灵运创作《登池上楼》时正值政敌排挤,退居永嘉,然而却能在逆境中自得其乐,“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登池上楼》)正是汤显祖“塘上柳”所暗含之自身期许。而左思因出身寒微而不得志,正符合汤显祖当时的处境。是科权臣张居正的次子张嗣修考中榜眼,汤显祖的好友沈懋学因与张氏交好而高中状元,汤显祖却因为拒绝了张氏的拉拢而落第,这种“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咏史》)的真实情状,正是“谷中松”一句所蕴含的真实意义。尾联则用谢安来比喻同姓的谢廷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谢氏高远情怀的推崇之心,也反映了二人的交谊深厚。
汤显祖熟读《文选》,特别喜爱六朝诗赋,“才情偏爱六朝诗”(《初入秣陵不见帅生,有怀太学时作》),在修辞用典、格律对仗上下过极大功夫,诗歌往往兼具绮丽精工与古逸清新,这一特点在本诗的典故选用、对仗安排、意境塑造上都有着鲜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