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
[十五·四十]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鉴赏〕 所谓“道不同”,是指信仰不同,理想不同,志向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保持独立的人格,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孔子这句箴言可能首先是主张对统治者应当采取的态度,这是孔子所代表的士,即知识分子阶层所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古代社会,君主或权臣掌握着臣下的生死予夺之大权: 获得他们的欢心,就可以受到重用,得到荣华富贵,能够荣宗耀祖;违背了他们的意志,冒犯了他们的威严,就会受到无情的压制,甚至残酷的打击。在这种制度下,臣下对长上一味阿谀奉承,以博得统治者的赏识为能事,谄媚逢迎,无所不用其极。由此会把政治原则、伦理道德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完全弃而不顾。孔子对这种风气极其反感,他在《季氏》第四章中对这类“便辟”、“善柔”、“便佞”之人表达了他的厌恶和鄙夷。
春秋时代诸侯国的当政者大多骄奢淫逸,昏聩无能,又凶残贪鄙,孔子从心底里看不起他们。他曾经应弟子子贡的要求评价当时上层社会四类人的品质,他把执政者贬为最低下的等次,轻蔑地称他们为“斗筲之人”,即卑贱之人,说他们“何足算也”,就是说他们算得了什么呢!(见《子路》)对于这种人控制下的官位,孔子视为敝屣,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对于无道君主一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所以他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孔子自己正是这样做的。他曾在鲁国朝廷内任职,但是当他看到鲁国统治者接受齐国赠送的几十名美女,沉迷于歌舞,不理朝政,认定他们只知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感到不值得为之效力,毅然离开故国,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的历程。此后每到一国,一旦发现统治者不足与之共谋,就毫不犹豫地离去,另外寻找能实行自己理想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和行为显示了知识分子的崇高的气节。
“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是交友之道的基本原则。世间总是会有一些众人仰慕的人,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有才,世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千方百计与之结交,以同他们认识为荣幸。这种显达之人,如若是正人君子,那么有机会与之接近,自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发现这种人心术不正,志趣粗鄙,人格卑下,行事奸险,则应当对其保持警惕,或与之决裂,而不能被其身上的耀眼光芒所迷惑。不然很可能受其所害,或受其连累。
即使对于一般的朋友,友谊也应以志同道合为基础。如果发现朋友人生的方向不正,追求的目标低下,也应好意相劝,如若反复劝告不听,也应当与之保持距离。即使是小时密友,患难之交,然而时过境迁,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思想感情、人生价值取向都有了根本的改变,那么人们也不能为过去的友情所束缚,被旧友错误的倾向所支配,仍然需要遵循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
这样做难免被人讥为清高,然而君子处世应当显示出脱俗的超逸之风,只要清高不会变成孤高、孤傲、孤僻和孤行就可以了。对此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表述,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又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这些绝妙好辞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君子是不会孤立的,但是在人生的某些境遇中可能会产生孤独的感觉,然而这种孤独是与丑恶的分离,是超越平庸和流俗。有时为了挣脱歪风的控制和时尚的束缚,为了追求美好的精神价值和卓越的人格,人们不得不付出感受孤独的代价。
-
道不同,不相为谋
[2018-11-28]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8-11-28]
-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18-11-28]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18-11-28]
-
杀身以成仁
[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