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2023-02-06 可可诗词网-全文下册 https://www.kekeshici.com

时秦昭王与楚婚[1],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2]。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3]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4]。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5],睠顾楚国[6],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8]。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9]。王明,并受其福[10]。”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11]

【段意】 屈原为力谏怀王“武关之会”而遭“放流”,怀王受骗客死于秦,屈原愤懑抨击令尹子兰,被再迁江南。

字数:539

[1]指楚怀王二十四年“迎妇”于秦,秦楚成为姻亲之邦。
[2]不内:不接纳。内,通“纳”。
[3]据贾谊《新书·春秋》,楚怀王是在出逃途中被秦人追杀的。
[4]令尹:楚之国相。
[5]放流:即放逐。从此节文字及屈原《九章·抽思》推测,屈原此次放流当在汉北。由于传文叙述不详(恐有脱漏),前人对此处所述,是否指屈原曾被放逐汉北尚有争议。
[6]睠(juan)顾:反顾。睠,同“眷”。
[7]反覆:使倾危的局面回到正常。
[8]一篇:有研究者以为此指屈原所作《离骚》,恐不确。因为传文前已明叙《离骚》之作在被疏期间,此处当指屈原所作其他诗篇(疑是《抽思》或《天问》)。三致志:多次表达意愿。
[9]井泄:除去井中泥浊。可以汲:井水清净可以汲取饮用。
[10]并受其福:指明王能遵行臣下所进之正道,天下并受福善。
[11]迁:放逐。此指顷襄王又将屈原从汉北放逐到更荒僻的江南汨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