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正
《周易·师·彖辞》: “贞,正也。” 《文心雕龙》通行本误作“真”。
1. 正确、正常
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 《定势》)
按《书·洪范》: “凡厥正人。” 正,常也。
2. 雅正
诗列四始,礼正五经。( 《宗经》)
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谐隐》)
按《论语·为政》: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邢昺疏: “有人若不学正经
善道,而治乎异端之书,则为害之深也。” 正经,指儒家经典。《文心雕龙》之“正” 是指文章中合乎儒学经典的地方。虽然刘勰的用意是针砭当时的形式主义文弊,但是这么一来,也就产生了否定积极浪漫主义内容的错误倾向。
3. 正常 (指特定体裁的共同写作要领和风格)
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 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 《定势》)
四观奇正。( 《知音》)
按,见“奇” 条第2义。
4. 呆板
幽显同志,反对所以为优也; 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 《丽辞》)
按 《丽辞》云: “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 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理殊趣合”,是说用两种不同的事理,从不同的角度来合成一种意趣,字面相反而内容相成,取得有力的反衬。“事异义同” 是说所举的事例不同,但意义相同,意思重复。刘勰认为这样的“正对” 是呆板的,不足取的。
5. 纠正、确立
无所区正,而诋嫚媟弄。( 《谐隐》)
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 《指瑕》)
按《荀子·王制》: “正法则,选贤良。” 正,确立意。
6. 证
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 《祝盟》)
按《仪礼·士昏礼》: “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必有正焉,若衣若笄。” 正义: “以物为凭曰正。”
1. 正确、正常
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 《定势》)
按《书·洪范》: “凡厥正人。” 正,常也。
2. 雅正
诗列四始,礼正五经。( 《宗经》)
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谐隐》)
按《论语·为政》: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邢昺疏: “有人若不学正经
善道,而治乎异端之书,则为害之深也。” 正经,指儒家经典。《文心雕龙》之“正” 是指文章中合乎儒学经典的地方。虽然刘勰的用意是针砭当时的形式主义文弊,但是这么一来,也就产生了否定积极浪漫主义内容的错误倾向。
3. 正常 (指特定体裁的共同写作要领和风格)
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 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 《定势》)
四观奇正。( 《知音》)
按,见“奇” 条第2义。
4. 呆板
幽显同志,反对所以为优也; 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 《丽辞》)
按 《丽辞》云: “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 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理殊趣合”,是说用两种不同的事理,从不同的角度来合成一种意趣,字面相反而内容相成,取得有力的反衬。“事异义同” 是说所举的事例不同,但意义相同,意思重复。刘勰认为这样的“正对” 是呆板的,不足取的。
5. 纠正、确立
无所区正,而诋嫚媟弄。( 《谐隐》)
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 《指瑕》)
按《荀子·王制》: “正法则,选贤良。” 正,确立意。
6. 证
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 《祝盟》)
按《仪礼·士昏礼》: “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必有正焉,若衣若笄。” 正义: “以物为凭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