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大子夜歌》,南朝乐府《吴声歌曲》名,是产生于长江下游的民歌,是《子夜歌》 的变曲,内容为赞美 《子夜歌》。
开头二句,“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中的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唐朝诗人杜牧诗《云》:“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两首诗中的“可怜”均是“可爱”的意思。《大子夜歌》中的前两句是说,在几百种歌谣当中,《子夜歌》算是最可爱最值得称赞的了。作者运用了一个程度副词 “最”,便突出了《子夜歌》在所有歌谣中的最高地位。那么为什么在几百种歌谣中,《子夜歌》最为人们所喜爱呢?三、四句便具体回答了这个问题。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慷慨,感情激动。清音,清新响亮的声调。明转,明晰宛转的表达方式。天然,自然。这两句诗从抒发感情,声调,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道出了 《子夜歌》之所以 “最可怜”的原因。评论者认为《子夜歌》中的民歌,都是 “辞以情发”,是作者在 “感于哀乐”的情况下,为抒发激动的感情而写出来的,是“为情而造文”,所以《子夜歌》所抒发的喜怒哀乐之情都是真实的。抒发真情实感,也是优秀民歌的共同特点,所谓“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明冯梦龙《序山歌》)。《子夜歌》具备了抒发真情实感的特点,所以它“最可怜”。其次,《子夜歌》是可唱的,它的声调又是清新响亮的。“清新”是指当时流行于民间的曲调,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响亮”则是指曲调明朗,唱起来声音悠扬嘹亮。清新响亮的曲调最能唱出激动真实的感情,《子夜歌》的词曲风格是协调的。最后一句则道出了《子夜歌》的表达方式,是明晰而又是宛转的,这两点是辩证的统一。《子夜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兴及双关语,婉转附物,曲折抒情,富有含蓄蕴藉之美,但运用这些抒情手段又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读 《子夜歌》,虽然会碰上诸如隐喻、双关等修辞现象,但却绝无隐晦难测之感,而是感到清晰可解。《子夜歌》之所以在达情方式上有 “明转”的特点,是由于作者运用的是自然,质朴的语言,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不是 “逐异”,“追新”。总之,《子夜歌》之所以 “最可怜”,是由于它的作者是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宛转而又明白地抒发真实感情而作诗,再配上清新响亮的曲调来演唱,于是便格外受到了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