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歌精选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情怀由登临引起。登临有所见,是景。只是客观的景不能成诗;写诗,情是主,景是宾。写法可以灵活,或寓情于景,或触景生情。重要的是作者和读者都要有所感,或者说,都能因诗句而进入诗境。这首诗很有名,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力量。

诗题是传统惯用的一路。写这首诗,来由是登凤凰台,所写之事、之情,也是登凤凰台,所以就用“登金陵凤凰台”。金陵,用的是战国时的古名,如果不求古雅,本来是应该写江宁的。古为什么雅?因为时代远,希有,而且华年易去,逝者如斯,人总是难于忘怀过去的。这样说,诗题中用古地名也不妨算作优点。

律诗四联,第一联通常是扣紧题目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第一句写凤凰台的由来,那是传说,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有几只凤凰落在建康(宋都城,今南京)西南的小山上,为了纪念这希有的祥瑞,在山上筑台,并称台为凤凰台,山为凤台山。第一句等于重述传说,是写古。第二句可以顺承而下,仍写古。但沿袭不如变化,因为惟有变化,才能用有限的字写出更多的内容,才可以由景跳到情。于是转而写今,凤飞去,台上空无所有,只有长江,不管人事代谢,还在流。这第二句是寓情于景,所寓的情是伤逝。

依照律诗的习惯布局法,第二联要承上,进一步发挥,所以仍是写伤逝。还要照应题目的“登”字,伤逝就由所见写。三国吴(都建业,今南京)远去了,昔日的宫苑,小路上长满野草(“花草”重在草);东晋(都建康,今南京;西晋都城不在这里)的上层人物(着袍服加冠的人)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坟墓。到此,诗写了一半,所及景物,没有一种快意的,为什么?这是全诗的情怀决定的,诗必用的手法是,景物要为情怀服务。

但这也不宜于千篇一律,所以第三联又变。一种是意境变,由怅惘变为观赏;一种是章法变,由写时变为写地。两句都写地,但又有变化。前一句写远景,西南几十里外的三山(三峰并立)若隐若现(半落,即看不清);后一句写近景,城南的秦淮河分支,中间夹着白鹭洲。诗写登临,登临不能无所见,所以这一联也是照应题目写。

前三联准备完毕,于是第四联就可以正面并集中地写情怀。写情怀,两句有明暗二意。明是因为天上有浮云蔽日,光不够,想望见旧游之地长安(唐都城)而做不到。暗是浮云蔽日比喻小人蒙蔽君主,看不见长安暗指不能受重用,施展才能,实现治国的大志。当然,明是陪衬,暗是本意。这表现的是有大抱负的人的烦闷与愁苦。就章法说,这第四联是水到渠成的写法,因为登临望远,怀古思今,不能不想到身世,而想到的情况是,长安不见,壮志难酬,自然就不能不愁苦满怀了。这样的愁,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心是一类,其结果当然就会“长使英雄泪满襟”,读者也不能不陪着洒同情之泪了。总之,诗所写的愁苦情怀正大(不是儿女情长),能够使读者深有所感,所以我们说这首诗是唐诗中的佳作。

佳也有来由,传说他是学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诗。这大概不是无中生有。崔诗由黄鹤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白诗变为由凤凰起,也是往者已矣,一切成空,意境一样,连韵也是用十一尤(就平水韵说)。小异是白诗两句写了崔诗四句的内涵,可是章法较散,气势差一些。后四句几乎是照猫画虎,崔诗第三联也是写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诗连韵脚“洲”字也用了。第四联就更象了,崔诗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是看不见,因想而愁,白诗也是,而且连“使人愁”也照抄了。这样好不好?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表达工具是公有的,只要所表达的内容好,值得吟味,用什么形式,甚至用什么词句,究竟关系不大。

何况李白这首诗还不是始作俑者。据说崔颢的《黄鹤楼》诗是学沈佺期的《龙池篇》,沈诗前四句是:“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这种词语不避重复,格调高亢而一气呵成的写法,沈德潜《说诗晬语》称赞说:“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意思是,看似不循规蹈矩,反而更好。

不过李白这首诗还是当作严格的律诗写的。这表现在全诗八句都是律句(辨平仄)。但李白是惯于并长于写古风的,写律诗,或者由于不在意,有时就不免闯破格律。如这一首的第二联失粘(应仄起[第二字仄声],“吴宫”是平起);单就承接第二联说,第三联也失粘。他还有一首七律《别中都明府兄》,也是两次失粘,同这一首一样。作者生在近体诗格律已经形成的盛唐,写律诗而不很注意格律,要怎样解释?我想,这是因为他才气横溢,情意横溢,拿起笔,就如晁补之评论苏东坡词所说,曲子就缚不住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