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天门山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歌精选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西南的长江两岸,江南的称东梁山,江北的称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长江从中穿过,形如天门,故名。

开元十三年(725)夏秋之交,二十五岁的青年李白在游洞庭、穷苍梧之后,乘舟东下,初次过天门山,怀着天真喜悦的习情,写下了这首诗。

题中着一“望”字,可知诗中写的都是诗人“望”中的天门山胜景。四句诗虽无“望”字,却句句在写“望”,只是“望”的角度和立足点不同。

首句乃在上游远望天门山,因为离得远,所以望得广,东西梁山都能望见。在诗人的想象中,东西梁山原为一座山,阻挡着长江东流,由于长江汹涌水势的冲击,终于把山冲断,分为东西两截,使山中间开了一个天门,江水夺门而出。长江在当涂一带古属楚地,故称楚江。这句山水并写,从总体上概括地描绘了山水的雄伟气势。李白另有《天门山》诗(一说乃伪作):“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又有《天门铭》云:“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两崖错落,如鲸张鳞。”同时代稍后的吴筠有《过天门山怀友》诗:“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宋代王安石《寄曾子固》诗:“崔巍天门山,江水绕其下。”明代胡松《自巢湖泛舟过东西梁山登天门阁》诗:“两山对出开天险,一水中分殷地雷。”写的都是同样意思,但都没有李白此诗首句的气势雄伟。在李白笔下,长江具有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雄伟的天门山也抵挡不住,终于让出通道。这与诗人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描绘黄河使首阳山和华山让道是同样的写法:“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这种气势是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诗的一个特色。

次句乃近“望”。诗人的小舟已驶抵天门山附近,“至此”即点明到了天门山下。由于两山岩石突出江中,江水流过狭窄通道,受山岩阻遏而激起波涛回旋。因为靠得近,才能清楚地看到波涛回旋的情景。这句单写水。一本“至此回”作“直北回”,于是有人理解为东流的长江在这里转而直向北流。这样的解法对长江流向来说,也许是个正确的说明,但却完全没有诗意了,更无法显示天门的奇险气势。正如王琦注引毛奇龄所说:“既东又北,既北又回,已乖句调,兼失义理。”其实,“直北”二字当是刻本所误,不可取。这句诗意,与《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同一机杼。“盘涡毂转”就是“东流至此回”,都是写江河流水受到山岩阻遏时出现波涛翻卷回旋的景状。只是绝句尚含蓄,不能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罢了。

第三句乃舟行至天门山之间向左右“望”两岸。前人都赞叹“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写得好,却都未能明确指出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诗人站在岸上观望,只能看到两岸静止的山。现在诗人是站在正在行进的船上望天门山,而且小舟已驶进两山之间。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凡乘车船行进,有时不觉得舟车在行进,反而觉得周围的景物都在后退。这句正是写这种错觉。诗人在行进的船上左顾右盼,时而看东岸,时而看西岸,随着小舟的前进,觉得两岸层出不穷的山峰都在移步换形,于是使静态的山有了动态的感受。“相对出”逼真地写出了舟行两山间“望天门山”两岸特有的态势,而且反映了诗人初次领略这种景致时所特有的新鲜喜悦之感。这句单写山。

最后一句又写远“望”。但它与首句不同。首句是在上游远望天门山,而末句则是小舟已驶出天门山,江面宽阔无边,诗人从天门山遥望前方,只见一片孤帆,在晴丽的水天相接的日边迎面驶来。这句诗巧妙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远方,蕴含着无穷的余味。

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在这幅壮丽的山水画中,山显得多么灵秀,水显得多么矫健,帆又显得多么潇洒。在这景的背后,反映了诗人的气宇、感情和风貌。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的情绪是愉快的,充满青春活力,对前途无限向往,青年李白此时还不知人间有不如意之事呢!在表现手法上,全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的“望”字,每句都是“望”中所得,有远望、近望、左右望、再向远望,这样才把“望”字写足。但四名诗中都不落“望”字,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诗人的高妙之处还在于四句都不点舟在行进,而让读者从四句诗中体会舟在行进,诗人的“望”并不是在同一个立足点上固定静止的“望”,而是在舟行中的动态的“望”,所以才能用四个特写镜头写出“望天门山”的全貌。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