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君子于役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古代诗歌精选 https://www.kekeshici.com

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大约在二千余年前,日暮时分,在一抹残阳夕照的逆光里,佇立着一位贫苦无依的妇人。庭院里鸡禽归窝;原野外,羊啊,牛啊,一群群地归圈夜息了。她却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一声深沉的叹息: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这是《诗经·君子于役》这首诗为我们提供的一幅速描写意画卷,或说是一张艺术摄影,或说是一组蒙太奇。而这声深沉的叹息,就有如电影序幕在画面尚未推出之前而发出的深沉的,带有淡淡哀伤的画外音:夫君在外服役,也不知要多久,他——何时归来呢?

在那淡淡哀伤的女低音的画外音里,一幅带有原始意味的写意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的面前:“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埘,鸡埘,凿墙而成的鸡窠。“羊牛下来”,指“羊牛从牧地归来”(《郑笺》)。这是富于家庭生活气息的画面,从画面中,你会感受到一种安静、愉悦的情调:夕阳西下,鸡在凿墙而成的鸡窠中栖息了,漫山遍野的牛羊也一群群地归入了圈中。然而,在这安谧、愉悦的情调下面,却压抑着、翻滚着痛苦的哀思:自然界的万物在劳作一天之后,都要成双成对地享受静夜的幸福了,更何况富有情感的人类呢?兽、禽类的幸福,触发了妇人的心事,也反衬了她的痛苦。

王夫之曾评《诗经·小雅、采薇》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薑斋诗话》)。其实,此处的描写也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此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痛苦的形象,而诗人的笔墨却没有在痛苦中下功夫,反而描绘了幸福的、宁静的日暮之景,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此诗的产生,本是由景生情,是由那夕阳残照下的牧归之景而感发出怨妇对夫君的思念,诗人却有意打乱这个次序,先抒情而后写景,再以思妇叹息式的自白:“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接续作结,动人以情、象之以景,首尾呼应,自然圆润。

《诗经》是和音乐关系密切的歌词,因此,结构形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此诗也不例外,第二段也只是稍加变化而已,但在情感的表现上,也略有发展。第一句的“不日不月”比“不知其期”;“曷其有佸”(佸huo,相会之意)比“曷至哉”,似乎更深沉、更无望。结句“苟无饥渴”比之“如之何勿思”,意思上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它由思念夫归,转到希望丈夫在外无灾无难,吃饱穿暖,由盼归到祝福,似乎不再强调其归,但却更深刻地透露了其恩爱情感,反写了其思归无望的痛苦内心。

此诗在字数上由不整齐的杂言形式构成。三、四、五字都有。在句顿上,是由二个三句和一个二句句式组成,有奇有偶,双奇成偶,显得自由却又富于节奏,十分符合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抒情特点;此诗在艺术方式上,有情有景,情由景发,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近似后来美学中的“意象”,体现了我国古人在诗歌的儿童阶段对形象的重视;从全诗的主旨看,此诗自然是一首思念之作,但也从侧面描写了带有原始意味的田园风光,从中也可窥到我国二千多年前农村生活的场景,可看作我国田园诗歌的滥觞吧!

下面,把这首远古之作试译一下,以助于理解:

夫君服役,归期遥遥,何时相聚?

鸡,要休憩了,夕阳,也要归去了,更兼有牛羊归自牧地。

夫君服役,怎不使我愁思万缕!

夫君服役,遥遥无期,怎能相聚?

鸡,要休憩了,夕阳,也要归去,更兼有牛羊归自牧地。

夫君服役,可曾渴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