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世间之爱,惟有父母的无私是出乎天性的吧?所以有“痴心父母古来多”、“爱子爱女,情在理中”之说。儿女长大,将远离膝下,父母总是一面放心不下,一面又恨不得其远走高飞,万千心思,总在无灾无病一路顺风的祝福中。但逢游子远道归省,固有一番欢喜。当其复离,又不免思及别易会难,倍增感怆!而诗中写的是一位卧病在床,白发苍苍的老母,面对掀开帐帷和她道别的儿子,想到他就要在这个风雪之夜重上河梁,一颗昏黄的老泪便从紧闭的眼角淌下来,其心情之惨苦又将如何啊。
世人谁不为儿为女?“有子不如无”,是说不过去的。但诗人用“此时”加以限制,道“此时有子不如无”,则成为警策之语。也确有这样的情况,比方说生子难以养活,如乱世之饥民;生子不肖,堕落为挽歌郎与乞食者,如荥阳公郑某人;生子附逆,置家国利益于不顾,如吴三桂父……,都会有“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沉痛吧。不过,这些都是从父母方面的着想,此诗则不然。
诗中冬夜卧床的老母,牵肠挂肚的全是生离死别也割舍不掉的亲子之爱,她哪会想到“此时有子不如无”呢?这应是出于人子之心的深刻反省:对于老母,自己不能厮守赡养(这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反而增添此番离别的痛苦,那未,母亲生我养我究有何用!“此时有子不如无”,乃自我谴责,言出由衷,非由慈母之心也,如此转觉沉痛深至。
世间有老亲卧病而天各一方不能亲侍汤药而赡养之者,读此诗最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