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

2023-01-12 可可诗词网-历代诗词精品 https://www.kekeshici.com

        

张鸣善

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课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刚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在散曲作家中,张鸣善是颇善讽刺艺术的一位。此曲题为“讥时”,通过辛辣的笔调,对腐朽、寄生而虚伪的元代上层社会和封建王朝的用人制度作了无情的揭露,备极冷嘲热骂之致。
        “铺眉苫眼”即展眉扇眼,装模作样,目空一切。这里指不学无术而惯于装腔作势的人,他们居然位至“三公”(此泛指朝廷最显赫的官职)。“课袖揎拳”乃俗语,指捋起袖子,磨拳擦掌,蛮横无礼的人,他们竟享受着最多的俸禄。而“胡言乱语”,欺世盗名者,竟能在社会上层畅行无阻,得售其奸。开篇三句就用大笔勾勒的手法,画出了元代上层统治者的鬼脸。所谓“堂堂大元,奸佞专权”(无名氏《醉太平》)是也。换句话说便是:善良、老实、正直的人是没有立身之地的。这种豪辣的语言正是散曲本色,不同于诗词的注重含蓄。这还不算,作者紧接又总结一句:“大刚来都是哄”——总而言之都是胡闹。说得更直截了当。这又使人想到鲁迅说的:“自称小人的无须防,得其反是好人;自称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是盗贼。”以下,作者便对这种奸贤不辨,是非颠倒的黑暗现实作进一步的嘲讽。
        “说英雄谁是英雄?”以反诘语气提唱,那含意是:“听话听反话,不会当傻瓜。”以下三句便以答语作阐发,指斥当世所谓“英雄”的可笑可鄙。《国语》说周朝将兴时有凤鸣于歧山,故“歧山鸣凤”喻指兴世的贤才,如周公之流;“南阳卧龙”是徐庶对诸葛亮的称呼,见《三国志》;《史记》载文王出猎占卜,辞曰:“所获非熊非螭,非熊非罴,所获霸王之辅”,遂遇吕尚于渭水,故“渭水飞(“非”之谐音)熊”乃指吕尚。这些人当然都是盖代的英雄。然而元时俗话所谓“五(乌)眼鸡”、“两头蛇”、“三脚猫”等,都是些什么呢?它们分别指的是好勇斗狠者,心肠毒辣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者。末三句极有风趣,以鸡、蛇、猫对凤、龙,熊,每一对动物都是似是而非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真是欺世之极。而鸡称“五眼”、蛇具“两头”、猫仅“三脚”,可谓怪物,又不仅凡庸而已!可见这组鼎足对的意味实则是很幽默,很丰富的。则国之三公沐猴而冠,可知矣。这样的碌碌无为,有害无益之辈,竟被捧为当世之周公、吕尚、诸葛亮,委以高官、享以厚禄,实在可悲可叹!
        漫画化的笔触,形成此曲第一个特点。一开始,作者用“铺眉苫眼”、“课袖揎拳”,“胡言乱语”等形容语将对象作了丑化,进而又将他们变形,使之幻化成似凤非凤的“五眼鸡”、似龙非龙的“两头蛇”、似熊非熊的“三脚猫”。使读者对其丑恶本质一望而知,真是鱼目混珠,莫此为甚!
        鼎足对的前后两用,形成此曲第二个特点。鼎足对的运用,本是元人散曲有别于诗词的新创。这种兼对偶与排比而有之的修辞,容易收到联珠炮似的效果,对此曲内容特别合宜。作者在运用上又有独到之处。一是妙嵌数字,工稳尖新。前三句的“三公”、“万钟”、“时(谐“十”音)用”运用了借对的手法;后三句的“五眼鸡”、“两头蛇”、“三脚猫”对仗更工,其实“五眼鸡”即“乌眼鸡”之音转,手法暗通。
        全曲八句恰分两段,前段则行出三句排比,继以“大刚来”总收一句;后段则先以“说英雄谁是英雄”一句提唱,继以三句排比。在结构上是由放而收,由收而放,呈对称形式,读起来节奏感极强,兼有错综与整饬之致,饶有抑扬抗坠之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