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张先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这是一首运用拟人化手法写的咏物词,也可能是为写人而托为咏柳。它别无标题,创作本事亦不得而知。然而细玩词意,可以得其仿佛。
词的上片说:从外间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栽种在后院。从此它就脱离了横遭攀折飘零之苦。言下自以为作了件好事。杨柳垂条轻盈袅娜,所以常与美人纤腰在诗词中互为比喻。(如白居易“杨柳小蛮腰”即将人拟柳,“枝袅轻风似舞腰”则将柳似人。)这儿说“学舞宫腰”就将杨柳拟人化,开篇便宛然有一个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在。“学舞”云者,可见其年尚小,不待“二月青犹短”的形容而然。由于这样的拟人,移柳之事似乎暗示着这等情事:一个小小歌女脱离风尘,进了人家宅院,境遇大变,“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灞陵亦作霸陵,乃汉文帝陵寝所在,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无怪“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二句暗示歌女脱离为人随意作践的境地,有了一个好心的主人扶持,“不比”云云,分明是夸口。
下片词意忽生转折。“几叶小眉寒不展”,“寒不展”的叶儿,是颦眉的情态,表明心绪之恶。以杨柳嫩叶比美人之眉,仍是继续前面的拟人,连下句依然显现着那小小歌女的形象。“莫唱《阳关》”,四字暗示的离别情事,因为《阳关》(曲辞即王维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别曲也。与谁离别呢?看来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主人将外出,故伊人依依难舍。“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杨柳枝词》)可见“真个肠先断”的“肠”与“眉”一样是柳的借喻。末二句则是进一步点明断肠原因,兼寄词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题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名句。似乎那柳丝也不是柳丝,条条尽是离人怨苦之具象了。这使我们想到元人杂剧中的一些名句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单刀会》),其修辞手段恰与张先此词妙合。
“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张炎《词源》)此词将咏柳写人打成一片,若粘若脱,畅而不拘,收纵自如,结句点醒题意,尤贵于深有寄托。将柳叶、柳枝比作纤腰、美目或愁肠,都不是作者的发明。然而妙于运用,以此造成一个浑成完整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则是他的独创。词先写伊人在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但仍有不美满者。词人将此种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比兴境界中来表现,就特别含蓄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