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幽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宋武帝刘裕去世后,长子刘义符即位,史称少帝,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谢灵运以批评时政引起执政大臣不满,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迁为永嘉太守,在政治上受到一次沉重打击。来永嘉的第一个冬天就病倒在床,明春始愈,登楼观景,写下这一名篇。
前八句发官场失意卧病永嘉的牢骚。诗以比兴开篇,潜龙与飞鸿在《易经》中分别用来象征隐栖与仕宦,皆属喻象。诗人被外放永嘉做官,心里充满怅恨,生了一场大病,所以自谓“徇禄(求官)反穷海(永嘉近海),卧疴对空林”;他的思想一度处在仕与隐的矛盾之中,心中得失交战着,感到进退两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他感到仰愧飞鸿,俯怍潜虬。他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中八句写病起看到的满园春色。“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登临”二句虽非写景,却是交待观景的特殊处境。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对于冬去春来的时序流逝几乎是无所知觉的,他是扶病强起,只想用活动调剂一下病榻的单调,所以下面写到的景色都是意想不到的发现。“初景(新春的太阳)革绪风(残冬的馀风),新阳(春)改故阴(冬)”,这是对时序变化总体的感受,“倾耳”、“举目”二句则写出心情的喜悦和感觉的新鲜。下面即进入具体景物的描写,“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是谢灵运的名句,还有什么比野草更能先得春意的呢,特别是池塘边的幽草,其生长之迅猛,其草色之滋润,有些不同寻常;同时变绿的还有近水的杨柳,由于枝叶渐渐茂密,也就召来了春鸟,要注意句中的“变”字所传达的新奇感,即陶渊明所谓“时鸟变声”即鸟儿变换了种类,总之是令人感到新奇的。这里的景色确实很平常,但也确实清新可喜,特别是在久病初愈的人闻见之中,真有说不完的生趣。两句自然生动,不假雕琢,为后人赞赏不置。元好问《论诗绝句》道:“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吴可《学诗诗》道:“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钟嵘《诗品》引《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是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说明这两句诗是怎样为人津津乐道。后世选家取此诗,皆是为了这两句的缘故,陆机所谓:“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也。
末六句写触情感怀,决计归隐。诗人眼看池边春草,耳听园中鸣禽,忽然间想起风骚名句,一是《豳风·七月》的“春日迟迟,采蘩祁祁”,一是《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古诗人描写春色的佳句不少,为什么忽然想起这两句诗来呢?原来按照如《毛诗序》等传统的说法,《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所作,而《招隐士》则是一首念及环境险恶,从而招唤隐士归来的诗。谢灵运想起这些诗句,当然是感于所遇的缘故。《礼记·檀弓》载“子夏曰‘吾离群索居,亦已久矣’”,“索居”二句即用其语,言“遁世无闷”(《周易》)的境界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唯古之有节操的君子能之,诗人自己也打定了这个主意,所以末二句云“持操岂独古,无闷征(证)在今”。就在大约半年之后,谢灵运终于称疾辞职,归隐于始宁的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