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在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与《归去来兮辞》一样,它们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生的颂歌。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居闲、农事、访旧、夜饮几个侧面描绘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合起来是整体,分开来则相对独立性。
第一首写辞官归来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诗一起即从少年时代养成个性说起,前二句即《辞》序中“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意思。紧接说迫于生计出仕是一大失误,注家多谓渊明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到作诗时正好十三年,所以“三十”应作“十三”。然而渊明归田时年为四十一,从少年时代算起,至此彻悟人生之时,举其成数称“三十年”也自有道理。总之诗人这样写,读者照此读可也。以下用“羁鸟”、“池鱼”设喻,妙在“羁”、“池”两个定语,都是“樊笼”的意思。唯其是羁鸟,才深知恋旧林的滋味;唯其是池鱼,才深知离故渊的苦恼。一旦开笼放鸟,其乐当如何也?以下宕笔写归田后的生活,“守拙”是一个关键词。官场中人性异化,离不开机巧与权术,谈不上持守(坚持某种生活理想,生活信念)。复返自然,以达到人性的回归,就要心志淡泊、安贫乐道,此之谓“守拙”。
然后诗人用疏淡的笔墨画出一幅和平的村居图,传达出初归田园的愉悦感和新鲜感——居所虽多草屋,宅地倒也宽敞;榆柳在檐后构成绿荫,而桃李在堂前织成绚烂,要多舒适有多舒适,要多美有多美;村落相隔较远,人口密度不大,远看邻近的村庄,竹树掩映着几许田舍,天空中袅袅着几缕炊烟;鸡犬之声相闻,象征着和平与安静——这里信手拈来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点化入“桑”、“巷”二字,即成田园风光。“户庭”二句,诗人暗暗将农村和城市对比,“尘杂”的另一说法即“嚣尘”,是官场和闹市的象征(嵇康说“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陆机说“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虚室”就是静室,也是净室,村居是多么简朴清爽啊。诗人将田园写得那么宁静、那么干净、那么美好,和官场的争斗、污浊、丑恶相对照,是饱含主观感情色彩的笔墨。
“从出世后归田,与烟霞泉石人不同。譬如潜渊脱网,无二鱼也,其游泳闲促,自露惊喜。”(蒋薰)末二句如获得开释,真觉快乐。“返自然”既指复返农村生活环境、回到大自然怀抱,又指恢复了自然的即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
诗人生在动乱时乱,对现实政治不抱任何幻想。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悲观、也不疯狂,魏晋几代人中,只有他从与社会对立的自然,与城市对立的农村,与破坏对立的生产中看到希望,只有他奇迹般创造了一个桃花源,教人们无须绝望。他固然不是诗圣,没有杜甫那种悲天悯人的写实;然而他是诗哲,他教人在事不可为时怎样自我完善和维持心理平衡。他用冲淡的五言诗,以平和从容的语调,叙述着他的愉悦和发现,他的诗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使人向真向善向美。我以为《归园田居》的价值就在这里。方东树谓其“衣被后来,各大家无不受其孕育,当与《三百篇》同为经。岂徒诗人云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