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牕,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 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 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古诗十九首》中,有若干从题旨、造语和形式等方面均类似的诗歌。本篇就与《今日良宴会》相似,都属于“游子歌”。两篇虽然都写的是“闻歌心感”的情状,造语措辞也有相类之处,但在反映社会内容和深刻程度略有不同:《今日良宴会》只是抒发“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情怀,是首感慨自讽的诗;而《西北有高楼》,却是通过“感叹知音难遇”而进一步写出黑暗社会给被损害者的苦闷与悲哀,并怀有“欲摆脱”的愿望。它所反映的社会精神面貌,比前者更为深远。
全诗十六句,含有三层意思,即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歌者地点(1-4句);
第二章:悲凉歌声(5-12句);
第三章:闻者感慨(13-16句)。
这里,就按照这个分章进行具体讲解。
此诗比之于《庭中有奇树》,不仅篇幅大了一倍,而且文字也略为难懂一些,因为其中藏匿不少典实与难词。因此,对这首诗的讲解,就采取“边释边串”方法,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下边,先看第一章:
开篇四句是: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牕,阿阁三重阶。
前二句指出,高楼的坐落方向和此楼的高度。这高楼啊,地处西北,是座高耸入云,可望不可即的“摩天之楼”。有人说,“西北,乾位,君之居也。”
后二句描写高楼的装饰与特征。那高楼四面窗子(牕,即“窗”的异体字)都是制造精致、玲珑华美的,即所谓“交疏结绮”,十分逗看。交疏,交错镂刻。疏,即刻也。绮,原指有花纹之绫罗,这里引申为“花纹”。“交疏结绮”连用,即是说,花格子窗有如绫罗的花纹那样工细华丽。而且此楼并非寻常之楼,而是四面有檐有廊的所谓“四阿之楼”。阁,即楼;阿,是“四阿”的略文。因阁有四阿,故称“阿阁”。这是古代最讲究的宫殿式建筑。《周书》云:“明堂咸有四阿。”据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三)所说,“屋之四隅曲而翻起为阿,檐宇屈曲谓之阿阁。”这阿阁,也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三重阶”的高台上再建楼阁。三重阶,原指“宫殿前三阶也”,此指“阶梯有三重”,言楼建在高台上。这说明,即然并非帝居,也该是王侯府第。
这段文字,点明了地点和环境,便于了解下文歌者的身分与处境,以及对“纟玄歌声”的理解。下为另一章:
这章占篇幅最大,有八句,先看前四句——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弦歌,指琴、瑟、琵琶一类乐器伴奏的歌曲或歌唱。这“弦歌声”来自何方?来自“上”,就是从那耸霄高楼上飘下来的。说明弦歌者,也在那高楼之中,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正如那“高楼”一样,也是“可想而不可即”的。那么,这弹唱的歌声,是哀抑是乐呢?诗人直告曰:“音响一何悲”! 点明了歌声的感情性质:悲歌。悲得引得行人驻足谛听。听着听着,不禁使听歌者也惊叹:“一何悲”! 这是说,楼上“弦歌者”的歌声,是何等之悲哀呀,真是悲极了!
接着,听者不免发出疑问——自问自答地说:“谁能唱出如此哀怨之歌呢?莫不是‘杞梁妻’吗?”在这里,作者引进了一个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春秋时代,齐国大夫杞梁(名殖)死于莒国城下(有说战死)。而他的妻子就枕着丈夫尸体恸哭了十天,其哀怨不但动人,而且“感物”,连城墙也为之哭塌,然后即投水自溺而亡。这个传佈极久极广的故事,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下》,后见于《列女传》,又后录入宋编《乐府诗集》中的《琴曲》。其内有《杞梁妻叹》的记载,说是杞梁妻所作,其调悲凉。作者插入这个悲剧性传说,是否暗示人们:这样之哀曲,莫不是像杞梁妻那样的寡妇所作?否则,怎会凄怆如此呢?这里的无乃,犹言大概、大约,不是完全肯定,而是一种揣测语气。杞梁妻,有的版本注说,是指歌曲。看来,还是指其人为是。但它仅引用其典事而已,并非实指。
再看后四句——描写歌曲本身,兼写其人: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清商,古乐曲名,现仅存南北朝的《清商曲》。据记载,此乐调起源甚早,大概在汉代就已成为最流行的乐调。这个乐调的声音清婉悠扬。《管子·地员篇》说:“凡听商,如离群羊。”足见它最长于表现愁郁幽思的哀怨情调。这是说,从高楼上随风飘荡于空中的“弦歌声”,是地地道道的哀歌怨曲。
这里从“随风发”到“正徘徊”,再到“一弹三叹”,正好描述了“弦歌声”本身的全过程。即:“清商曲”从“随风发”开始,“正徘徊”是曲之中,而“三叹”即为曲之终(即末尾)。刚才已说到“商音”本来是一个“哀响”,加上“徘徊”,又“三叹”,自然是“慷慨有余哀”了。
此处所说之徘徊,是借人之行动不前,来形容曲调的往复萦回。一弹,是指奏完一曲之歌;再三叹,是说歌辞里的复沓曲句和乐调的和声。《礼记·乐记》中有言:“一倡(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也即上句的“徘徊”之意。慷慨,《说文》云:“壮土不得志于心也。”此指“不得志”之悽怆情怀。余哀,指乐曲的悲哀情绪对于人的感染,不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
以上八句,集中地描绘了“弦歌声”弹奏的情状及其对“听歌者”的感染。下边就是本诗之最后一章。
歌曲的“徘徊”和“慷慨悲歌”,正表现了歌者本身心头上的“徘徊”和“慷慨”悲情,同时,也影响着楼下谛听者的脚下徘徊和思绪的起伏。于是,诗人就很自然地引出诗篇的最后章节——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先说前二句:歌者苦,曲调的哀怨缠绵,其“苦情”,对于谛听者,是不难料及的。上边那种“慷慨”之苦,即怨女不得志之苦,不仅听得清楚,而且自然使听者深感怜惜。但诗中却说“不惜”,是何意呢?我想此有两层意思:
第一、为了深刻地表达宫禁中“怨女”的苦难,而有意设下的曲笔。因为大家知道,长期禁闭深宫而不得志的怨女,其苦闷是不堪言说的。但更苦的却是有苦无处诉,诉诸自己的歌曲,可又无人知其音,懂其心。所以,“知音稀”,才是真正的苦,是苦中之苦! “不惜”、“但伤”,是否即为此意。
第二、在写法上采取了一种比较经济用法,“不惜”与“但伤”,不仅仅在语言形式上显得整饬与对称,而且在“诗意”上,也有进一层的含义。诗歌常用这种写法,比散文化写法经济得多。
最后两句,前句的第一个词“愿”,究竟指的是谁?值得首先搞清楚,因为弄清了它,就知道诗歌的主人公是谁?是歌者为主人公呢,还是听者?
我们从全诗的语气和叙事、抒情的角度来看,本诗的主人公是听者,而不是歌者。你看,言“不惜”的是他,说“但伤”的也是他,这个“愿”,自然也是他。所以,将此诗归于“游子歌”,不作“思妇辞”。至于“双鸿鹄”的双,那就是指歌者与听者两人了。鸿鹄,指善于飞翔的大鸟。古乐府和古诗中,常有“双飞鸟”的比喻,指的是“男女相悦”的一对。这里,也以“双鸿鹄”来表示楼下听歌者给予楼上弹歌者的深切同情和鼓励。鸿与鹄,原是两种不同的“嘉鸟”,这里连用,是单指鹄,是一个偏义复词,偏于“鹄”,取“高飞”之意(此本清文字学家朱骏声之说)。奋翅,即奋翼、奋飞。《楚辞》有云:“将奋翼兮高飞。”高,《广雅》云:“高,远也。”也就是如今还在说的“远走高飞”。但是,在那时这个被禁锢在“高楼”中的女子,是难以“奋翅高飞”的。当然,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只用以表达“听者”的“惜”和“伤”的深切程度而已。如果,那“怨女”得知尚有如此深刻理解她的“知音”者,当会感激涕零,聊得安慰的吧。
这也是一首很具特色的五言古诗。它的最大特色是:“空中送情”。这是此诗如此引人的奥秘所在。明人陆时雍曾经说过,此诗“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我们读了它,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细读了此诗全篇,一个鲜明的概念显在眼前:以“知音难遇”,诉封建社会被压抑者的哀怨与痛苦,并表达某种企图冲破黑暗的朦胧愿望。简言之,为不得志致哀。
它的深刻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
首先,为宫禁侯门之妇女代言。此诗所反映的问题,不是要反映古代一般妇女的痛苦,而是要反映宫禁侯门中妇女的无穷哀怨。也就是说,它所要诉说的妇女的苦难,不是物质生活贫乏之苦,而是要表现她们的精神创伤之悲。如果讲物质享受,王侯门第中的婢妾之类的妇女,琼楼阿阁,锦衣玉食,生活可谓优厚矣!但是,她们却像养在金丝笼中的黄鹂与画眉,专门供人赏玩而已。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旨意与感情,正是揭示她们潜藏在欢笑声中的悲哀。
其次,揭示“怨女”不得志的本质原由。它不仅要通过“知音不遇”来表现古代妇女,特别是宫禁中的“怨女”不得志的情怀。同时,诗人还要人们窥知隐藏在这个现象后面更重要的东西,以至揭示某种带本质性的重大问题。即:从“弦歌者”的哀怨联想到“听歌者”的怨愁;由“知音不遇”之叹,引出“贤士不遇”的感慨;并且还促使人们懂得从自己的苦闷和不幸,进一步联想到人们的共同痛苦,从而使诗歌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确认本诗的主人公是“听歌者”,而不是“弦歌者”,是别具意义的。
再次,诗尾“高飞”。它的深刻表现,不仅如此,还要深刻理解本诗结尾的用意:它不只是一般地表现歌者与听者的感情“共振”,听者表示了莫大同情,而且要求冲出牢笼,飞向自由。这个愿望,在当时条件下不一定能实现,但终究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反抗性,是积极的,值得肯定。这是同“十九首”中其他类似诗歌不同之处,也是本诗题旨开掘得特别深刻的一种表现。
诗歌的深刻主题和“空中送情”的特色,并非游离于“言外”,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让它从意境、感情、语言和写法等一系列的乖巧建构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深深感染了人们。请看:
第一、在诗的意境上,既缥缈空灵,又真实可掬
诗的形象,若隐若现;诗的声音,飘忽不定;而人物似乎难以捉摸,眼鼻也不清晰,那“弦歌人”和“弦歌声”,以至听歌者,都不是很确定的,而且时显时隐,若有若无。它不像后来魏晋时那些拟作(如曹植的《七哀诗》等),把主人公明确托出,也不似《今日良宴会》那样,有比较确定的环境、对象和形象,而是留下较大空白,让人们去发挥联想,驰骋想象。正因为如此,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人物形象和感情,就可以自“弦歌声”中显现出来,而且甚为鲜明而深沉;形象的性别、地位和身世,而给你的印象又那么确定和深刻。作者这种构思,就能收到诗人要告诉读者的东西,比他所能说出来的将会更多、更多。
第二、在诗的感情上,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巧妙结合
诗中的“弦歌声”飘自重门深院的楼阁,“一何悲”的音响,只是重锁于禁宫侯门中怨女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任凭它在空中飘荡,并非向谁申诉,正所谓“空中送情”。因为她不曾去想会有什么人来听他的“弦歌”。至于路人驻足听歌,也非事前约定的行为。他根本不晓得“弦歌者”是谁,连性别也不辨。那么,为什么他却自听而思,由思到叹,并又从感叹同情到最后愿意“奋翅双飞”的呢?这只是由于感情上的共鸣,正义感的驱使。若干现象,乍看似乎并无关联,而其实却息息相关,浑然一体。这种感情的流露,表面上似乎是偶然的,突发性的,但表现得却十分自然,甚至达到了必然的程度。此处有个基本原因,就在于歌者与听者之间有一只“共鸣箱”,即共同的生活遭遇。这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感情能够在互不相识的条件下交流的基础。
第三、在诗的笔法上,既从空际着笔,又于实处写真
诗人丰富而深挚的感情,都通过“提纯”手段,把现实中的一切皆压缩在想象之中,避实就虚地进行描写。比如,诗中所引的“杞梁妻哭城”的故事,正是诗人驰骋想象的结果,是虚拟而非实写。又如,诗尾的“鸿鹄双飞”,虽然它似乎是汉乐府和古代歌谣中常用的“套语”,但它确是此诗的一个重要构思;虽然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无疑是一个闪烁光辉的诱人的理想。的的确确,它曾经为封建时代千千万万男女青年所热烈追求。
这首诗的具体写法,多用暗示、衬托和渲染等“侧写”的手法,使其与诗篇的建构和整体的诗情、诗意相协调,做到形式内容的统一。这种“侧写法”在本诗的运用是很纯熟的,也是成功的。
至于,什么叫“侧写”?清人刘熙载曾经说过:“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就是说,诗人要写某些事物,用正写法难以尽表,就可借取一种人们已知或常见的客体之物,同自己所要表达之主体之物相关联,通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来完成主体人物的表现。这一点,可从本诗中找到若干具体做法。
第一、环境的设置。它以人霄高楼、宅第方向和宫殿式阿阁等等,来烘托和渲染故事产生的背景、人物的地位和环境。使人们感到此地非寻常之处,“侯门深似海”,但它并未明说。
第二、人物形象的刻划。却是“曲终不见人”;楼,是可望而不可即;人,是可想而不可见。总之,它只写声音,不绘人物,而人物自现。
第三、曲调的选用。此诗更见用心的,即以“清商曲”为本诗的基调。谁都知道,“清商”,是清越哀怨的调子,也是“秋愁”的象征。诗中又在音响上暗示“弦歌者”的性别和身份,及其处境,加上听者的“一何悲”的感慨,使乐音、乐情托出诗意、诗情。
第四、造语手法高妙。比如:
“慷慨”、“馀哀”等语,既表现了感情的浓度,又暗示了悲哀的属性,在太息中透出不平;又如:
“不惜”与“但伤”对用,使思想的表达更加深沉,感情的渲泄更加淋漓、浓郁;又如:
“交绮窗”、“阿阁楼”,用建筑的华丽富贵来衬托歌者的精神上的痛楚、思想上的深沉,同时也以此暗示其身份和处境;又如:
“西北”这个方向词,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往往是指帝居或侯门的方向。
第五、诗头诗尾的经营。这也是煞费苦心的一种“侧写法”。你看诗之开首的“高楼”,劈空而起,是写活生生实际感受;诗尾的“高飞”,腾空而去,是在暗示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包括自己以外的人们的理想。
如此这般的种种侧写,都从各个不同视角和不同程度地深化着诗歌的题旨,浓化了诗歌的感情,强化了诗中的人物形象,使诗歌的艺术感染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交疏结绮牕,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 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 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古诗十九首》中,有若干从题旨、造语和形式等方面均类似的诗歌。本篇就与《今日良宴会》相似,都属于“游子歌”。两篇虽然都写的是“闻歌心感”的情状,造语措辞也有相类之处,但在反映社会内容和深刻程度略有不同:《今日良宴会》只是抒发“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情怀,是首感慨自讽的诗;而《西北有高楼》,却是通过“感叹知音难遇”而进一步写出黑暗社会给被损害者的苦闷与悲哀,并怀有“欲摆脱”的愿望。它所反映的社会精神面貌,比前者更为深远。
全诗十六句,含有三层意思,即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歌者地点(1-4句);
第二章:悲凉歌声(5-12句);
第三章:闻者感慨(13-16句)。
这里,就按照这个分章进行具体讲解。
* * * *
此诗比之于《庭中有奇树》,不仅篇幅大了一倍,而且文字也略为难懂一些,因为其中藏匿不少典实与难词。因此,对这首诗的讲解,就采取“边释边串”方法,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下边,先看第一章:
第一章:歌声地点
开篇四句是: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牕,阿阁三重阶。
前二句指出,高楼的坐落方向和此楼的高度。这高楼啊,地处西北,是座高耸入云,可望不可即的“摩天之楼”。有人说,“西北,乾位,君之居也。”
后二句描写高楼的装饰与特征。那高楼四面窗子(牕,即“窗”的异体字)都是制造精致、玲珑华美的,即所谓“交疏结绮”,十分逗看。交疏,交错镂刻。疏,即刻也。绮,原指有花纹之绫罗,这里引申为“花纹”。“交疏结绮”连用,即是说,花格子窗有如绫罗的花纹那样工细华丽。而且此楼并非寻常之楼,而是四面有檐有廊的所谓“四阿之楼”。阁,即楼;阿,是“四阿”的略文。因阁有四阿,故称“阿阁”。这是古代最讲究的宫殿式建筑。《周书》云:“明堂咸有四阿。”据金鹗《求古录礼说》(卷三)所说,“屋之四隅曲而翻起为阿,檐宇屈曲谓之阿阁。”这阿阁,也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三重阶”的高台上再建楼阁。三重阶,原指“宫殿前三阶也”,此指“阶梯有三重”,言楼建在高台上。这说明,即然并非帝居,也该是王侯府第。
这段文字,点明了地点和环境,便于了解下文歌者的身分与处境,以及对“纟玄歌声”的理解。下为另一章:
第二章:悲凉歌声
这章占篇幅最大,有八句,先看前四句——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弦歌,指琴、瑟、琵琶一类乐器伴奏的歌曲或歌唱。这“弦歌声”来自何方?来自“上”,就是从那耸霄高楼上飘下来的。说明弦歌者,也在那高楼之中,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正如那“高楼”一样,也是“可想而不可即”的。那么,这弹唱的歌声,是哀抑是乐呢?诗人直告曰:“音响一何悲”! 点明了歌声的感情性质:悲歌。悲得引得行人驻足谛听。听着听着,不禁使听歌者也惊叹:“一何悲”! 这是说,楼上“弦歌者”的歌声,是何等之悲哀呀,真是悲极了!
接着,听者不免发出疑问——自问自答地说:“谁能唱出如此哀怨之歌呢?莫不是‘杞梁妻’吗?”在这里,作者引进了一个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春秋时代,齐国大夫杞梁(名殖)死于莒国城下(有说战死)。而他的妻子就枕着丈夫尸体恸哭了十天,其哀怨不但动人,而且“感物”,连城墙也为之哭塌,然后即投水自溺而亡。这个传佈极久极广的故事,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下》,后见于《列女传》,又后录入宋编《乐府诗集》中的《琴曲》。其内有《杞梁妻叹》的记载,说是杞梁妻所作,其调悲凉。作者插入这个悲剧性传说,是否暗示人们:这样之哀曲,莫不是像杞梁妻那样的寡妇所作?否则,怎会凄怆如此呢?这里的无乃,犹言大概、大约,不是完全肯定,而是一种揣测语气。杞梁妻,有的版本注说,是指歌曲。看来,还是指其人为是。但它仅引用其典事而已,并非实指。
再看后四句——描写歌曲本身,兼写其人: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清商,古乐曲名,现仅存南北朝的《清商曲》。据记载,此乐调起源甚早,大概在汉代就已成为最流行的乐调。这个乐调的声音清婉悠扬。《管子·地员篇》说:“凡听商,如离群羊。”足见它最长于表现愁郁幽思的哀怨情调。这是说,从高楼上随风飘荡于空中的“弦歌声”,是地地道道的哀歌怨曲。
这里从“随风发”到“正徘徊”,再到“一弹三叹”,正好描述了“弦歌声”本身的全过程。即:“清商曲”从“随风发”开始,“正徘徊”是曲之中,而“三叹”即为曲之终(即末尾)。刚才已说到“商音”本来是一个“哀响”,加上“徘徊”,又“三叹”,自然是“慷慨有余哀”了。
此处所说之徘徊,是借人之行动不前,来形容曲调的往复萦回。一弹,是指奏完一曲之歌;再三叹,是说歌辞里的复沓曲句和乐调的和声。《礼记·乐记》中有言:“一倡(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也即上句的“徘徊”之意。慷慨,《说文》云:“壮土不得志于心也。”此指“不得志”之悽怆情怀。余哀,指乐曲的悲哀情绪对于人的感染,不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
以上八句,集中地描绘了“弦歌声”弹奏的情状及其对“听歌者”的感染。下边就是本诗之最后一章。
第三章:闻者感叹
歌曲的“徘徊”和“慷慨悲歌”,正表现了歌者本身心头上的“徘徊”和“慷慨”悲情,同时,也影响着楼下谛听者的脚下徘徊和思绪的起伏。于是,诗人就很自然地引出诗篇的最后章节——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先说前二句:歌者苦,曲调的哀怨缠绵,其“苦情”,对于谛听者,是不难料及的。上边那种“慷慨”之苦,即怨女不得志之苦,不仅听得清楚,而且自然使听者深感怜惜。但诗中却说“不惜”,是何意呢?我想此有两层意思:
第一、为了深刻地表达宫禁中“怨女”的苦难,而有意设下的曲笔。因为大家知道,长期禁闭深宫而不得志的怨女,其苦闷是不堪言说的。但更苦的却是有苦无处诉,诉诸自己的歌曲,可又无人知其音,懂其心。所以,“知音稀”,才是真正的苦,是苦中之苦! “不惜”、“但伤”,是否即为此意。
第二、在写法上采取了一种比较经济用法,“不惜”与“但伤”,不仅仅在语言形式上显得整饬与对称,而且在“诗意”上,也有进一层的含义。诗歌常用这种写法,比散文化写法经济得多。
最后两句,前句的第一个词“愿”,究竟指的是谁?值得首先搞清楚,因为弄清了它,就知道诗歌的主人公是谁?是歌者为主人公呢,还是听者?
我们从全诗的语气和叙事、抒情的角度来看,本诗的主人公是听者,而不是歌者。你看,言“不惜”的是他,说“但伤”的也是他,这个“愿”,自然也是他。所以,将此诗归于“游子歌”,不作“思妇辞”。至于“双鸿鹄”的双,那就是指歌者与听者两人了。鸿鹄,指善于飞翔的大鸟。古乐府和古诗中,常有“双飞鸟”的比喻,指的是“男女相悦”的一对。这里,也以“双鸿鹄”来表示楼下听歌者给予楼上弹歌者的深切同情和鼓励。鸿与鹄,原是两种不同的“嘉鸟”,这里连用,是单指鹄,是一个偏义复词,偏于“鹄”,取“高飞”之意(此本清文字学家朱骏声之说)。奋翅,即奋翼、奋飞。《楚辞》有云:“将奋翼兮高飞。”高,《广雅》云:“高,远也。”也就是如今还在说的“远走高飞”。但是,在那时这个被禁锢在“高楼”中的女子,是难以“奋翅高飞”的。当然,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只用以表达“听者”的“惜”和“伤”的深切程度而已。如果,那“怨女”得知尚有如此深刻理解她的“知音”者,当会感激涕零,聊得安慰的吧。
* * * *
这也是一首很具特色的五言古诗。它的最大特色是:“空中送情”。这是此诗如此引人的奥秘所在。明人陆时雍曾经说过,此诗“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我们读了它,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一、诗旨深邃
细读了此诗全篇,一个鲜明的概念显在眼前:以“知音难遇”,诉封建社会被压抑者的哀怨与痛苦,并表达某种企图冲破黑暗的朦胧愿望。简言之,为不得志致哀。
它的深刻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
首先,为宫禁侯门之妇女代言。此诗所反映的问题,不是要反映古代一般妇女的痛苦,而是要反映宫禁侯门中妇女的无穷哀怨。也就是说,它所要诉说的妇女的苦难,不是物质生活贫乏之苦,而是要表现她们的精神创伤之悲。如果讲物质享受,王侯门第中的婢妾之类的妇女,琼楼阿阁,锦衣玉食,生活可谓优厚矣!但是,她们却像养在金丝笼中的黄鹂与画眉,专门供人赏玩而已。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旨意与感情,正是揭示她们潜藏在欢笑声中的悲哀。
其次,揭示“怨女”不得志的本质原由。它不仅要通过“知音不遇”来表现古代妇女,特别是宫禁中的“怨女”不得志的情怀。同时,诗人还要人们窥知隐藏在这个现象后面更重要的东西,以至揭示某种带本质性的重大问题。即:从“弦歌者”的哀怨联想到“听歌者”的怨愁;由“知音不遇”之叹,引出“贤士不遇”的感慨;并且还促使人们懂得从自己的苦闷和不幸,进一步联想到人们的共同痛苦,从而使诗歌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确认本诗的主人公是“听歌者”,而不是“弦歌者”,是别具意义的。
再次,诗尾“高飞”。它的深刻表现,不仅如此,还要深刻理解本诗结尾的用意:它不只是一般地表现歌者与听者的感情“共振”,听者表示了莫大同情,而且要求冲出牢笼,飞向自由。这个愿望,在当时条件下不一定能实现,但终究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反抗性,是积极的,值得肯定。这是同“十九首”中其他类似诗歌不同之处,也是本诗题旨开掘得特别深刻的一种表现。
二、建构乖巧
诗歌的深刻主题和“空中送情”的特色,并非游离于“言外”,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让它从意境、感情、语言和写法等一系列的乖巧建构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深深感染了人们。请看:
第一、在诗的意境上,既缥缈空灵,又真实可掬
诗的形象,若隐若现;诗的声音,飘忽不定;而人物似乎难以捉摸,眼鼻也不清晰,那“弦歌人”和“弦歌声”,以至听歌者,都不是很确定的,而且时显时隐,若有若无。它不像后来魏晋时那些拟作(如曹植的《七哀诗》等),把主人公明确托出,也不似《今日良宴会》那样,有比较确定的环境、对象和形象,而是留下较大空白,让人们去发挥联想,驰骋想象。正因为如此,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人物形象和感情,就可以自“弦歌声”中显现出来,而且甚为鲜明而深沉;形象的性别、地位和身世,而给你的印象又那么确定和深刻。作者这种构思,就能收到诗人要告诉读者的东西,比他所能说出来的将会更多、更多。
第二、在诗的感情上,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巧妙结合
诗中的“弦歌声”飘自重门深院的楼阁,“一何悲”的音响,只是重锁于禁宫侯门中怨女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任凭它在空中飘荡,并非向谁申诉,正所谓“空中送情”。因为她不曾去想会有什么人来听他的“弦歌”。至于路人驻足听歌,也非事前约定的行为。他根本不晓得“弦歌者”是谁,连性别也不辨。那么,为什么他却自听而思,由思到叹,并又从感叹同情到最后愿意“奋翅双飞”的呢?这只是由于感情上的共鸣,正义感的驱使。若干现象,乍看似乎并无关联,而其实却息息相关,浑然一体。这种感情的流露,表面上似乎是偶然的,突发性的,但表现得却十分自然,甚至达到了必然的程度。此处有个基本原因,就在于歌者与听者之间有一只“共鸣箱”,即共同的生活遭遇。这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感情能够在互不相识的条件下交流的基础。
第三、在诗的笔法上,既从空际着笔,又于实处写真
诗人丰富而深挚的感情,都通过“提纯”手段,把现实中的一切皆压缩在想象之中,避实就虚地进行描写。比如,诗中所引的“杞梁妻哭城”的故事,正是诗人驰骋想象的结果,是虚拟而非实写。又如,诗尾的“鸿鹄双飞”,虽然它似乎是汉乐府和古代歌谣中常用的“套语”,但它确是此诗的一个重要构思;虽然不一定能够实现,但无疑是一个闪烁光辉的诱人的理想。的的确确,它曾经为封建时代千千万万男女青年所热烈追求。
三、成功的侧写
这首诗的具体写法,多用暗示、衬托和渲染等“侧写”的手法,使其与诗篇的建构和整体的诗情、诗意相协调,做到形式内容的统一。这种“侧写法”在本诗的运用是很纯熟的,也是成功的。
至于,什么叫“侧写”?清人刘熙载曾经说过:“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就是说,诗人要写某些事物,用正写法难以尽表,就可借取一种人们已知或常见的客体之物,同自己所要表达之主体之物相关联,通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来完成主体人物的表现。这一点,可从本诗中找到若干具体做法。
第一、环境的设置。它以人霄高楼、宅第方向和宫殿式阿阁等等,来烘托和渲染故事产生的背景、人物的地位和环境。使人们感到此地非寻常之处,“侯门深似海”,但它并未明说。
第二、人物形象的刻划。却是“曲终不见人”;楼,是可望而不可即;人,是可想而不可见。总之,它只写声音,不绘人物,而人物自现。
第三、曲调的选用。此诗更见用心的,即以“清商曲”为本诗的基调。谁都知道,“清商”,是清越哀怨的调子,也是“秋愁”的象征。诗中又在音响上暗示“弦歌者”的性别和身份,及其处境,加上听者的“一何悲”的感慨,使乐音、乐情托出诗意、诗情。
第四、造语手法高妙。比如:
“慷慨”、“馀哀”等语,既表现了感情的浓度,又暗示了悲哀的属性,在太息中透出不平;又如:
“不惜”与“但伤”对用,使思想的表达更加深沉,感情的渲泄更加淋漓、浓郁;又如:
“交绮窗”、“阿阁楼”,用建筑的华丽富贵来衬托歌者的精神上的痛楚、思想上的深沉,同时也以此暗示其身份和处境;又如:
“西北”这个方向词,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往往是指帝居或侯门的方向。
第五、诗头诗尾的经营。这也是煞费苦心的一种“侧写法”。你看诗之开首的“高楼”,劈空而起,是写活生生实际感受;诗尾的“高飞”,腾空而去,是在暗示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包括自己以外的人们的理想。
如此这般的种种侧写,都从各个不同视角和不同程度地深化着诗歌的题旨,浓化了诗歌的感情,强化了诗中的人物形象,使诗歌的艺术感染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今日更新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019-06-14]
-
岁暮杂感(十首选一)
[2019-06-14]
-
哀旅顺
[2019-06-14]
-
西郊落花歌
[2019-06-14]
-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五)
[2019-06-1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