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算学

    学校名。隶属于国子监,为唐“六学”之一,为数学专科学校。招纳八品以下和民家之子、年在十四至十九岁之内者......

  • 《五经定本》

    书名。自西汉以来,今文经与古文经,章句文字,分岐甚大,给科举考试带来麻烦。贞观四年(630)太宗命颜师古考订......

  • 律、令、格、式

    唐代法律,分律、令、格、式四种,均具同等效力。律:即刑法科条,是唐代法律的主体部分。其留传后世者即《唐律......

  • 律法

    武德七年(624年)李渊主持对隋律进行修订,颁布了新律令。唐太宗即位后,按照删繁就简,除酷从宽的原则对刑律继......

  • 八议

    法律名辞。是唐代法律上优待封建特权阶级的法规。八议又称八辟,载于周礼。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贤、......

  • 十恶

    法律名辞。“十恶”一辞,本为佛家语,如杀、盗、淫……等。贯以法律内容,则始于北齐,隋、唐因袭之。唐律载入......

  • 均田制

    土地分配制度。均田制的实行,开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一说在485年),隋代在北齐、北周均田制的......

  • 租庸调制

    唐朝实行均田制时期的赋税征收制度。租庸调是由三种税制组成。“租”是指田租,主要是按每个丁男每年要缴纳......

  • 输庸代役

    参见“租庸调制”条。......

  • 租调课役蠲免法

    唐朝蠲免租调课役的办法。①唐朝自王公以下,都有永业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服三月孝)以上亲、内......

  • 义仓

    唐朝时如遇凶荒之年,用社仓赈给贫民,不足则徙民就食各州。《新唐书·食货志一》:“尚书左丞戴胄建议:‘自王......

  • 借商钱

    唐肃宗李亨即位以后,由于财政困难,遣御史郑叔清等分赴江淮、蜀汉,根据豪商富户的家资及其所有财货畜产,十取......

  • 召人纳钱

    唐肃宗时,郑叔清与宰相裴冕建议,以天下用度不够,希诸道得召人纳钱,给以空名告身,授以官勋邑号;于是度道士僧......

  • 青苗钱

    唐代宗时,国家财政困难,急需用钱,因此不等秋收,在禾苗方青之际,即进行征税,称之为青苗钱。广德二年(公元764......

  • 职官俸料

    唐时职官除给月俸之外,还给食料,并准予折钱,谓之料钱。一品官月俸八千文,食料一千八百文,杂用一千二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