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弘文馆

    学术、教育机构。东汉以后,历代均设,名称不一。唐高祖武德四年(621)设修文馆;武德九年(626)改称弘文馆;中宗......

  • 史馆

    官署名。或称国史馆。唐以前虽无完备的设馆修史制度,但自夏商周起,历代均有记言、记行的左、右史官,并有太......

  • 崇文馆

    学术、教育机构。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置崇贤馆,是为太子学馆,隶属于东宫。高宗上元二年(675)改称崇文馆。......

  • 集贤殿书院

    学术机构。唐玄宗开元五年(717)于乾元殿设乾元院使、刊正官、押院中使、知书官等各号若干人,使抄录经、史、......

  • 科举制

    古代选举制度。科举制创行于隋,完善于唐。隋废九品官人法,于开皇十八年(598)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举报......

  • 进士科

    科举制的科目名。进士科始创于隋,完善于唐,清末废除。在常举诸科目中,进士科最为重要。《新唐书·选举志》:......

  • 明经科

    唐代科举制的科目名。唐以后废除。明经科是仅次于进士科的科目。较进士科的要求低、中举率高。明经科出身者......

  • 曲江宴与雁塔题名

    唐之科举设科甚多,其主要为明经、进士二科。明经考贴经,只需死记,无需才学;进士考诗赋,要有真才实学方能得......

  • 行试官之制

    武则天为安排自举、被荐之人,创试官之制,天授二年(691),她召见被荐举者,并委以见习官,经试用合格者,再任命......

  • 国子学

    唐代学校名。为国子监所属的“六学”之首。招纳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和国公的子孙、文武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为国......

  • 太学

    学校名。始建于汉。南北分裂后,儒衰佛盛。唯前秦苻坚兴建太学。隋朝废国子学、存太学。唐代太学隶属于国子......

  • 四门学

    学校名。隶属于国子监,位次太学之后,为唐代“六学”之一。招收文武官七品以上和侯、伯、子、男四爵之子五百......

  • 四门博士

    官名。唐代国子监下辖之四门学,设四门博士三人,正七品上。职掌教授四门学生徒经学。设助教三人,从八品上。......

  • 律学

    学校名。隶属于国子监,为唐代“六学”之一,是法律专科学校。招收八品官员以下及民家子、十八至二十五岁者为......

  • 书学

    学校名。隶属于国子监,为唐代“六学”之一,是学习书法的专门学校。招收八品官员以下及民家之子、年在十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