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七卿

    明代六部尚书与都察院都御史合称七卿。六部尚书为重要行政官员。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废除中书省和中书省......

  • 都察院

    明朝监察总机构。由元代御史台演变而来。明太祖初袭元制,于吴元年(1367)设御史台,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等官......

  • 左右都御史

    明代最高监察长官。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置都察院。其设官有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二品),与六部尚书品级同,......

  • 十三道监察御史

    都察院基层官员。其十三道为浙江道、江西道、河南道、山东道、山西道、陕西道、四川道、云南道、贵州道、福......

  • 巡按

    巡按御史的简称。始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巡按的任务是了解民间疾苦,考查风俗,申明教化。以对蕃服大臣......

  • 巡抚

    官名。始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遣懿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开始分遣大臣为巡抚......

  • 总督

    官名。始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41)征麓川,以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当时以京官至地方总督军务,事毕即归,非常......

  • 总兵

    官名。明制,总兵官、副总兵无品级无定员,总镇一方的称镇守,独镇一路的为分守。上加提督、提调、巡视、备御......

  • 提督

    官名。明代京营设有提督,文臣、武臣与宦官并用。南京设提督操江一职,多以勋戚担任。文臣巡抚地方的或兼提督......

  • 上林苑监

    官署名。明代掌管苑囿、园池、牧畜、树种等事的机构。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始置。主官为左、右监正,左、右......

  • 行人司

    官署名。明代特设、专掌奉使出外、传宣诏命之事的机构。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始置。设司正,左、右司副各......

  • 僧道录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始置。在京城置僧录司、道录司,掌管全国各地僧道之徒,隶于礼部。在京城以外......

  • 传奉官

    明代由宦官奉皇帝之命传旨授予的官,即“中旨(或称内批)授官”。始于明宪宗(朱见深)时。明宪宗初即位,命中官......

  • 散官

    又名阶官,即只有官阶实无职事的官。明代散官中文官散阶四十二,如荣禄大夫、文林郎等。武官散阶三十,如骠骑......

  • 国子学

    也称国子监。明代教育管理机构和中央政府所设的最高学府。朱元璋为吴王时(时在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