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

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1839年3月10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禁烟,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紧密合作,整顿海防,惩治烟贩,向洋商与烟贩发布通令,限期三天,造具清册,交出全部积存鸦片,并具结保证以后不再带鸦片来中国,“...

对西藏的管理制度

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对西藏的管理章程: 一、镇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自噶布伦(领导西藏政务的高级官员)以下番目及管理喇嘛,分系属员,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主扎什伦布(寺名)诸务,亦俱一体廪知驻藏大臣办理,...

理藩院

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古、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置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均由满蒙人充任;另有额外侍郎一人,由蒙古贝勒、贝子中选任。1906年改为理藩部。...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为维护其鸦片贸易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的大量输入,白银的大量外流,不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威胁清政府的统治。1838年,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进行禁烟。次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严拿烟贩,限期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6月3日,...

乾隆时对外贸易之限制

清初,为了防范汉民的反抗和东南沿海一带以郑成功为领袖的抗清活动,实行了“海禁”政策,当时只有澳门一处口岸可对外通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定台湾后,清廷虽增设了漳州、宁波等榷关可与外国通商,但对之仍有种种限制。到了乾隆时,限制更加严格。 乾隆二十二...

清朝前期之禁烟

早在唐、宋时,史书即有有邪片之记载,当时仅视为药物补品,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还有鸦片之制法。明末以来才开始有人吸食。由于吸食鸦片成瘾后,身体精神都会受到严重损害,所以雍正七年(1729)清廷公布禁令:贩卖者枷杖,再犯者边远充军。乾隆时又重申禁令:贩卖者枷...

国泰亏空库银案

乾隆后期,任用佞臣和珅,官纪日趋败坏,贪婪聚敛之官吏层出不穷,而和珅又从中纵容包庇,虽屡兴大狱,但贪赃营私之风愈演愈烈。如乾隆三十五(1770)贵州巡抚良卿因贪赃被处死,乾隆四十五年(1780)云贵总督李侍尧因营私而获罪。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东巡抚国泰又因亏...

接见外国使节之礼仪

清初负责处理对外事务之机构为理藩院主客司。康、雍、乾三朝,因国势强盛,清廷对外国遂产生傲慢心理,对外国使臣来华,一概称为“朝贡”,并制订相应之礼仪。外国使节入境时,由边境大员发给邮符,并选派文武官员数人伴送入京。到京后,将使臣安排至宾馆,并清点人数...

修建雍和宫与八大庙

清廷为了笼络西藏、蒙古的上层分子,对喇嘛教十分尊崇,其表现之一就是广为修建金碧辉煌的喇嘛庙。雍正即位后,于雍正三年(1725)敕令将原来的府邸改建为雍和宫,并自称皈依喇嘛教。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厄尔德尼六世率众到北京为乾隆祝寿,因出痘死在北京,乾隆...

户口牌甲

这是清初对人丁户口的编制。顺治入关以后,曾下编置户口牌甲的命令。其法是,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每户发印牌一个,把这户的姓名丁口书写在上面。出外,注明去处;回来要查其从何而来。寺、观也发印牌,以便考查僧道的出入往来。客店每...

赋税

康熙初,鉴于明代苛捐杂税之重,特命户部右侍郎王弘祚将各省征税总收入,编纂成书,多加修正,特别是纠正万历以来的增税措施,审核各省征税情况,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官吏按章办事,不敢妄加苛税。对收税各种项目都有详细规定,删除田税尾数,先后在全国各省共免...

甘肃冒赈案

甘肃地处西北用兵必经之路,必须有充裕的粮食储存,而该省又土地贫瘠,本省产粮不敷应用。乾隆三十九年(1774)陕甘总督勒尔谨提出在当地可实行用粮食捐监生功名的措施,后经清廷同意执行。最初只收粮米实物,甘肃藩司王亶望不久又改为收银两。在粮、银折价上大肆舞...

两淮盐引案

清朝制度规定:食盐的销售主要采...

旗地

旗地是清朝初年分配给宗室勋戚的庄田。据吴振棫《养吉斋余录》记载。当时分拨给各旗的庄田:镶黄旗共地六百一十晌(六亩为一晌),正黄旗共地一千七百七十六晌,正白旗共地六百晌,正红旗共地二万七百三十六晌,镶白旗共地二万八千六百一十九晌,镶红旗共地四万三千八...

兵士待遇

八旗兵饷之制: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每月给银四两,骁骑、铜匠、弓匠,每月给银三两,皆岁支米四十八斛(一斛五斗);步军领催月给银二两,步军一两五钱,皆岁支米二十四斛;炮手月给银二两,岁支米三十六斛;教养兵月给银同步军,不给米。绿营兵饷之制:京师巡捕...

清朝与安南之关系

安南(今越南)在历史上很早就与我国有过交往,明初曾在当地设交趾布政司。清初,清军进入云南后,安南曾派遣使者慰劳中国军队。清廷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乾隆时,安南发生内乱,阮文惠控制了安南大部领土。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廷认为对黎氏有保护的义务,便派两广...

步军统领

武官名。清代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的简称。掌管京师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九门内外及近郊的守卫巡警等职,通称九门提督。以亲信满族大臣兼任。...

清朝与暹罗之关系

暹罗(今泰国)在缅甸东南,两国经常发生战争。清乾隆时,缅甸攻打暹罗,曾一度占领其国都,驱逐了暹罗国王。当时侨居在暹罗的中国人郑昭组织义兵,经过多年艰苦战斗,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终于击退了缅军,收复了国都,自立为王。 乾隆四十六年(1781)郑昭派使节到北京,...

清朝与缅甸之关系

远在宋朝时,中国和缅甸就有了友好往来。元朝时曾向中国纳供。明初还设立了宣慰司。乾隆十五年(1750),缅甸派使节来中国通好,愿意充当中国的“外藩”。 乾隆三十年(1765),缅甸国王孟驳派兵侵入我国云南边境的九龙江(在今普洱境内)一带,总督刘藻迎战,三路皆败。...

总兵

武官名。清代绿营兵高级武官。正二品,地位仅低于提督,直接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镇台、总镇。...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