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

武官名。清朝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尊称军门。一般为一省的高级武官,官阶从一品。上受总督节制,下辖镇、协、营、汛四级。自顺治、康熙以来,除东三省外,各省均设提督;山东、山西、河南、江西等省提督,则由巡抚兼理。此外,还有广东、福建、浙江三省设有水...

清朝与尼泊尔之关系

尼泊尔处于中、印之间,和西藏及印度都有贸易关系。乾隆三十二年(1767)尼泊尔西部边境的廓尔喀族(在今克什米尔境内)侵入尼泊尔,其酋长布剌苏伊那拉自立为王。乾隆五十五年(1790)尼泊尔在西藏的亲尼分子的接应下,于三月武装侵入西藏。八月,清廷先后派孙士毅、福...

清朝与琉球之关系

琉球在东海中,大小岛屿共三十六个。早在隋朝即与我国有过联系。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接受明廷的封号,成为中国的朝贡国。清廷入关后,又封琉球国王为“琉球国中山王”。此后,琉球除按时向清廷派遣贡使外,还定期选送学生来中国读书。乾隆四年(1739),琉球使臣入...

巡抚

官名。清代的省级长官,又称中丞。抚军、抚台。会同总督总管一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又以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也叫抚院。遇事可直接上奏皇帝。...

总督

官名。清代最高地方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别称制军、制府、制台。清政府另有管河道及漕运的“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清代中叶茶叶出口之迅速发展

我国与外国通商,在鸦片战争前,茶为出口商品之大宗。当时欧洲及印度尚未种植茶树,欧洲人饮用之茶均属中国产品。乾隆六年(1741),出口茶叶共三万七千担,至乾隆十五年(1750),已激增至六万零八百担。其中,主要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经手。当时,出口之茶叶来源于福建、安...

乾隆时之黄河水患

黄河自青海发源,流经西北陕甘时,因地势高亢,水患不甚显著。东流进入河南后,地势低平,河流中又潴积上游冲积而来的大量泥沙,于是乃时常泛滥成灾。乾隆时,黄河在河南、江苏一带共决口二十次。其中,以乾隆四十三年(1778)七月,黄河在河南仪封十六堡决口之灾情最为...

大清新刑律

清代刑法典。清末宣统二年(1910)颁布。1906年清政府聘请日本法学博士冈田朝太郎帮助起草,1908年完成,1910年10 月25日公布。未及施行,清政权即告垮台。它是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德国刑法体例并杂揉中国封建旧律的内容编纂而成。分总则(十七章)、分则(三...

乾隆帝之奢侈挥霍

乾隆前期,秉承了顺治、康熙、雍正三代治理的成果,国势较强,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有了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增加,人口繁衍也较快。但是,由于连年用兵,军费开支相当惊人。综计乾隆一朝共用去军费约一万二千万两以上,而当时国库收入每年仅有三千余万两。乾隆...

大清律

清代法典的总称。清顺治三年(1646)颁行《大清律集解附例》,这是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历经康熙、雍正两朝的多次增订,乾隆时重修律例,于乾隆五年(1740)颁行《大清律例》,简称《大清律》。皇帝下令“刊布中外,永远遵行”。并规定对其中的“例”可以五年一小修,十...

英国使臣阿美士德交涉通商事务

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国又派阿美士德到北京再次交涉两国的通商事务。清廷责令英国使臣觐见嘉庆帝时要实行“跪叩”(跪在地上向皇帝磕头)的仪礼,阿美士德坚持不肯。清廷的接待官员便以冷淡的态度来对待,最后无结果而回。阿美士德此行本来想就税率和保证商人安全...

大理寺

官署名。清代中央审判机关,掌审核刑狱案件,同都察院和刑部合称三法司。置大理卿、少卿满、汉各一人。凡属重大司法案件,在京要会同刑部、都察院会审,地方要报请三法司会核。1906年改称大理院。...

箱工起义

陕西岐山林木茂盛,木商常募集木工在此伐木外运,当时称为“木箱”。嘉庆十八年(1813),岐山一带粮食歉收,木商借口粮价昂贵,停止伐木。被解雇之大批木工生活无着落,遂举行起义。木工万五率众三千余人攻占了伍家堡,并准备向四川进军。起义军组织严密,设立了元帅、...

都察院

官署名。清代最高的监察、弹劾机关,并参与司法,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设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左副都御史满汉各二人,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和京畿、河南等十五道监察御史。上述官员统称科道。右都御史及右副都御史分别是总督、巡抚的兼衔。...

六部

六部始建于隋、有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唐代改祠部为礼部,度支为户部,左户为工部,都官为刑部,五兵为兵部,统归尚书省管辖。宋代沿唐制。元代统归中书...

嘉庆年间吏风败坏之事件

雍正年间及乾隆初期,因屡次整饬官纪,官场劣迹有所收敛。乾隆后期,和珅专权,贪婪之风盛行,上下朋比为奸,吏风败坏,以致影响清廷之国势由盛转衰。嘉庆帝即位后,虽将和珅处死,但吏风败坏已形成积重难返之势。各地官吏贪赃手段之离奇也为历朝所罕见。嘉庆十一年(18...

军机处

军机处原本内阁的分局。清初沿袭明制,机务出纳归内阁,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时,谕旨命南书房翰林撰拟。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考虑值勤官员泄漏机密,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慎官员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

嘉庆时河工积弊

黄河之水患,为历代防治的重点工程。清代在治理黄河上也耗资甚多。乾隆以前,在治河工程中曾取得一定成效,但从乾隆中期和珅用事后,历任河督多出于和珅之门,河督视治河为侵蚀公款之良机,从而积弊丛生。虽经多次疏濬河道,防护堤决,但随治随决,收效甚微。从嘉庆二...

俄国军舰驶入黄博

雍正五年(1727)中俄两国签订《恰克图条约》后,清廷即奉行以广州对西洋诸国进行贸易,以恰克图对俄国进行贸易之政策。俄国对此不甚满意。嘉庆十年(1805),俄皇亚力山大一世派果罗夫金(Count Goloffkin)为使臣抵北京,要求清廷开放全部边界,以扩大通商范围,并请求...

议政大臣

清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这些人大半都是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即顺治·雍正)设立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并选各部官员、内阁侍读、中书舍人为僚属,名曰军机章京。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月二十四日下谕“自雍正年...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