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洲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神宗万历年间,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利用其早期的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牛录”(规定300人为一牛录),将分散的女真人组织起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
“租”即田租,按亩征税;“调”即户调、户税,按户征税。204年,东汉政府正式公布租调制,规定每亩田每年征收田租4升;每户每年纳调,绢两匹、绵2斤。...
清王朝管理蒙古、西藏、新疆等地方各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下设六司,分别掌管部界、封爵、设官、户口、耕牧、赋税、兵刑、交通、会盟、朝贡、贸易和宗教等项事宜。入关前原为“蒙古衙门”,清崇德三年(1638年)改为理藩院,专管“外藩”事务。清顺治十八年(16...
“榷”专买专卖、专利的意思,即官府专利卖酒。公元前98年,汉政府下令,禁止民间酿酒、卖酒,酿酒、卖酒收归官府,由地方官管理酿造、出售,从中得利。公元前81年,取消专卖,准许民间自行酿造,但须纳酒税,每升四钱。王莽时再行专卖,但不久废除。...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之一。班,梵语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禅,藏语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清顺治二年(1645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人物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中央政府册封班...
汉初,盐、铁生产和贩卖,都由私人经营,官府收税,造成盐、铁商财累万金。武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于公元前119年实行盐、铁官营,设盐、铁官管理,募人煮盐制铁,由国家收购、发售,从中获利(参见“先秦时期的赋役·盐铁税”)。...
公元前117年,汉政府颁布告缗令,鼓励人们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财物者。此令一下,告缗遍天下,中产以上者大都遇告,国家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从而使官府得到大量的财物和大批的奴婢。...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之一。达赖,蒙语,意为大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哲蚌寺住持镇南嘉措应明封顺义王土默特俺答汗邀请,到青海仰华寺相会,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尊以“瓦齐尔达赖喇嘛”称号(即达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的)。明...
向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征收的财产税。“缗”是穿钱的绳子,指成串的钱。公元前119年汉政府颁布算缗令,令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囤积货物者如实向官府报告自己的资产财物,每值两千钱,纳税一算,手工业者出卖产品,四千钱纳一算;商人用的小车一辆纳两算,...
明代的地方军事机构。在不设府、州、县地区也兼理民事,具有行政职能,为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组成部分。都司为都指挥使司的简称,俗称行司。明初在全国共设有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都司掌管一省或一方的军政,统辖所属卫所;行都司为与...
明代内廷的侦察机构。厂卫作为明代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专门进行特务统治的工具。厂,指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其头目多由宦官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充任,如恶贯满盈的魏忠贤就曾一直兼管东厂。卫,指锦衣卫,锦衣卫的长官指挥使多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东、西厂和内行厂,...
汉朝时期在本郡的兵卒。规定23~56岁男子,一生之中必须有一年在本郡服兵役,其余时间为本郡的预备兵,有随时被调遣或延长服役时间的可能。戍卒和卫士也称为“正卒”。...
汉朝时期轮番屯戍的兵卒。23~56岁的男子,一生之中到边境屯戍一年,称戍卒;拱卫京师的兵卒称“卫士”。此外,每年还要戍边3日,不愿去者,纳钱300,由官府给愿去者代戍。...
职掌规谏朝政缺失的中央机关。谏者,是直言规劝,使其改正错误的意思。宋初沿唐制,门下...
汉朝时期轮番服役的兵卒。23~56岁的男子,每年要在地方或京师服役一个月。亲自去服役,叫“践更”。自己不愿去服役,可纳钱2000,由政府雇人代役,叫“过更”,这实际是赋税的一种。...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关。元初始置总制院,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为总制院所统辖藏族地区军民财赋事关重要,据唐代在宣政殿接待吐蕃来使的先例,改总制院名为宣政院。由帝师兼领,设院使、同知、副使等官,下辖藏族地区各宣慰司、招...
秦汉时期所征的一种以钱代役(力役和兵役)的赋税。“更”是轮番服役的意思。规定23~56岁的男子,每人每年轮流在地方或京师服役1个月、戍边3日、一生到边境屯戍1年。不愿去服役、戍边、屯戍者可纳钱代役。(参见“更卒”、“戍卒”)...
日本派遣至中国的使节。日本史书亦称“西海使”或“入唐使”。据文字记载,中日两国在两千年前已有友好往来。隋唐时期,交往鼎盛。630—894年间,日本共派遣唐使19次,到达者13次。每次使船二舶,200余人,后增至四舶,最多达651人。使团人员包括通晓经史、文艺或到...
西汉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征收对象是15岁~56岁的男女,税额初无定额。公元前196年定为63钱,文帝时定为40钱。武帝时增至120钱,即一算,直至汉亡。商人和有奴婢者,每人每年纳两算。女子15~30岁不嫁者分为五等,每等加一算,到30岁不嫁者,加至五算。...
中国古代朝廷掌管礼宾事务的官。秦时称典客,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称大鸿胪。秦汉时,大鸿胪的职责范围包括: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因其有罪而被削夺封地和爵位;诸侯进京朝见皇帝的礼仪安排;为各少数民族首领接受朝廷封号或朝见皇帝以及外国使臣来朝贡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