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国共合作
张国焘说:“初期的国共合作,确是鉴于大敌当前,为了共同目标,同甘苦共患难,携手向前奋斗,两党间的摩擦那时还......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举行。海内外代表总数为198人,实......
国民党改组筹备工作的开展
国民党改组与“联俄”有连带关系,“联俄”又与“容共”有连带关系,既已同意“联俄”、“容共”,则改进国民......
“联俄”与“容共”实际步伐的迈出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是从“联俄”开始的。孙中山是一位具有英、美教育背景的政治家,他从事革命的经费在很......
国民会议运动
善后会议面临的另一严峻挑战是当时蓬勃兴起的国民会议运动。 召开国民会议几乎是当时各派政治势力都曾提出......
善后会议面临的困境及最后结局
善后会议在直奉战后国内政治军事力量暂时出现“均势”的形势下召开,所标榜的目的为解决时局纠纷,谋求国内和......
联治派在善后会议中的活动
善后会议期间,联治运动在西南实力派的鼓动下再度兴起。如前所述,西南实力派曾对参加会议持犹豫态度,他们之......
善后会议正式召开及通过的主要议案
经紧张筹备,善后会议于1925年2月1日如期开幕。会场设在以前的总统府大礼堂。上午10时许,俄大使馆参赞伊凤阁......
善后会议的筹备工作
《善后会议条例》公布之后,段祺瑞特派与之有“金兰之交”的许世英办理筹备善后会议事宜 [1] 。许受命之后,......
国民党方面欲迎还拒的姿态
(一)孙中山应邀北上及其主张的变化 直奉战争开始不久,孙中山即起兵讨伐直系,开始了第二次北伐。这表明此时......
实力派的态度及社会各方的立场
《善后会议条例》公布后,很快遭到社会舆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善后会议“无一真正人民之代表议员,而为四种......
直奉战争“善后”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的失败、反直军事同盟的胜利而告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讲,直系并非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政......
外交与内政混一政治格局的形成
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成外交与内政交织甚至混一的特殊格局,外国势力的存在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变化重要的有时甚......
地方意识兴起与中国政治的区域化
清季以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家深感棘手的问题。清末实施立宪,地方成立咨议局议决地方事务,使乡土......
中国政治中文武关系的变化
在政治传统上,中国是一个重文轻武、标榜文治的国家,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丰富了这一传统的内涵与底蕴。清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