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的发生,决非偶然,它是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独裁政策的必然结果。继在华北、苏北制造一系列摩擦之后......

  • 国共之间局部军事冲突日趋增多

    抗战爆发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但是由于两......

  •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作战

    1936年2月起,东北地区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军,反日联合军第四、五、六军,以及各反日游击队,抗日武......

  • 海南岛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抗战爆发以后,中共琼崖特委便在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下,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多次展开谈判,要求合......

  • 东江、珠江三角洲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东江地区包括东莞、惠阳、宝安、增城、博罗等县,广州至九龙的铁路纵贯其中。在中共广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东......

  • 新四军在华中敌后的战略展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

  • 百团大战

    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晋察冀军区部队、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所部共105个团,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以破......

  • 日军的“治安肃正”作战和八路军的反扫荡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方针开始发生转变。战争之初,日军凭恃其强大武力,采取了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

  •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1月,日本陆军部制订了《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提出准备在1941年夏秋时期,发挥综合战力,给中国军队......

  • 鄂北战役

    鄂北地区东以平汉路为界,西临汉水,南有大洪山,北以桐柏山系与豫南接壤,水陆交通发达,东进可断平汉路,南下可......

  • 中条山会战

    1937年秋冬日军侵入山西之后,基本占领了该省各主要交通枢纽点和路段,只是各主要山岳地带一直为中方所控制,......

  • 豫南会战

    豫南地区位于黄淮平原西部,南部紧邻大别山、桐柏山,西接关陕。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对于日本控制下的平汉铁......

  • 桂南战役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日军在中国战场愈陷愈深。为切断中国通往安南(越南)的国际补给线,同时在中国军队防守薄弱......

  • 第一次长沙会战

    长沙处于湖南省的北部,居湘江下游、洞庭湖以南,扼粤汉铁路与京滇国道之交,与赣、鄂、黔、川、桂、粤诸省相......

  • 枣宜会战

    随枣战役结束后,日军第十一军为清除武汉外围大洪山、桐柏山及豫皖边区一带中方第五战区主力部队的威胁,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