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一说是宋末区适子编撰。明、清时陆续有所补充,计1140字。它是我国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著名的一种,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三字经》全用三言,三字一句,或三字倍数成一句。结构严谨,押韵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因之书中许多名言警句,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字经》内容极为丰富,从论述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接着讲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十义、六谷六畜七情,介绍四书六经及五部重要子书;再后仅用300字概括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重要史事;最后列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何刻苦学习,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激励学童,“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三字经》有谓“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被誉为“千古一奇书”、“袖里通鉴纲目”。后世有不少增改新编的《三字经》,还有摹仿这种形式而作的如《历史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等。《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为“三、百、千”,自然形成相辅相成的整套启蒙教材,旧时儿童启蒙皆习之。清末,《三字经》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编成蒙汉、满汉对照本,如《蒙汉三字经》、《满汉三字经》等。
《三字经》有谓“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被誉为“千古一奇书”、“袖里通鉴纲目”。后世有不少增改新编的《三字经》,还有摹仿这种形式而作的如《历史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等。《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统称为“三、百、千”,自然形成相辅相成的整套启蒙教材,旧时儿童启蒙皆习之。清末,《三字经》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编成蒙汉、满汉对照本,如《蒙汉三字经》、《满汉三字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