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兵
清代常备兵之一。在清廷统一全国过程中,参照明军旧制,把收编过来的明军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故称绿营兵。绿营兵是清王朝的主要武装力量之一,在咸丰以前约有六十万左右,多出八旗兵三至四倍。主要是步兵,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此外,还有马兵和水兵。其营制分为标、协、营、汛四种。标、协管辖一至五营不等,营以下分若干汛。每营人数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六七百人。京师设巡捕五营;在内地各直省,均有绿营兵驻守。绿营兵的军职,最高的军官是提督,可以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官。地方绿营兵的基本任务是“慎巡守,备征调”。此外,还担负差役、西北用兵、东南海防和边防、屯戍、河工、漕运、守陵等任务。在清代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乾隆历次用兵中,绿营兵都曾起过重要作用。后来,升平日久,营务废弛,日趋腐败,不堪一击。至清晚期,绿营兵已失去常备军作用,仅存空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