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学塾
清代中央和地方所设的官学,都是有名无实,只是科举的预备学校。真正读书受教的地方是学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塾。私塾的形式一般的说有三种:一是聘请教师在家教授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二是教师自己在家设馆授徒,称家塾;三是地方或家族聘请教师,多在寺庙、家祠这类公共场所设馆,主要学习对象是穷人家子弟,称义学或义塾。在私塾就学,不限年龄,不分班次,从五六岁到20岁左右不等,完全采用个别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读书、习字、作文三方面。读书主要是背记,先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生从跟读、熟读到背记这类启蒙课本后,再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春秋》等书,在熟记的基础上,教师开始讲书,主要是讲微言大义和伦理道德原则。在读书启蒙之时,就开始习字,先由教师把手教写,再学描红,然后是临帖练习。作文是作对子练起,通过教师讲范文,自己试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学进度因人而异。教学中尤重温故。学规极严,体罚是教育的主要手段。